发布时间:2020-12-21 作者: 贾晋京
明年中国经济要怎么干?会有哪些新变化?今天中国新闻社在京举办国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析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在会上发言,中央传达的一个信号是要完善数字使用规则和数字收集管理。
参会学者贾晋京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本文刊于12月19日国是直通车。
国是论坛现场图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2021年中国经济工作蓝图浮现。
明年中国经济要怎么干?会有哪些新变化?今天中国新闻社在京举办国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析明年经济工作重点。
如何讲好新的中国经济故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关键的开局之年。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讲好了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故事。
“因此,我觉得无论是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是中华复兴的战略全局,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尊重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的基本逻辑。”张燕生直言,未来30年,我相信我们能讲好三个新的故事,一个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故事,一个是企业合规的故事,还有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能够提升到高端与全球对接的故事。未来30年,我相信我们会一步一步实现我们的第二个百年目标。
他还认为,明年开始有“三大攻坚战”。第一个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包括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让市场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二个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第三个是科技创新的体制环境改革,怎么让科学家真正静下心来做科学,让工程师真正做发明,让企业做科技成果的转化10年、20年、30年不受干扰。
财政货币政策有何新变化?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贾康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特殊时期采取特殊举措,今年中国将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明年,没有必要再次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但在赤字率的问题上不能“急转弯”。
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要注重机制创新。贾康认为,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应该继续向前推。中国必须用守正创新支持发展,常规发展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的问题,PPP以少量的政府资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发展新基建、改善基础公共设施,可以大有可为。PPP的优点是阳光化,可以尽最大限度消除基建过程中的弊病和腐败,把建设项目做得更快、更好,更能经得住检验。
对于货币政策,贾康表示,要继续讲灵活适度,要“稳一稳”。货币政策在“去杠杆”之后变成“稳杠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不能偏废。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 周景彤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则认为,全球经济明年可能由负转正,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速或将较高,这此背景下,财政政策将回归正常化,赤字率适当降低。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将会减少甚至取消。此外,将会继续推进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
他还表示,货币政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降杠杆或稳杠杆将是2021年双支柱政策的重要考量。货币政策的方向不变,力度边际收紧,与此相对应的社融、M2增速回落。此外,结构性政策工具仍是首选,重点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可得性问题。资本流入可能会持续,人民币汇率易升难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货币政策提出目标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原来是稳健基础上的“灵活适度”,现在又加了四个字。明年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空间,这个空间央行强调的是明年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
“现在我们的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270%,保证宏观杠杆率稳定要做到明年M2和社融增速与GDP基本相匹配。如果预计明年GDP增速10%的话,M2和社融增长则是10%左右,下降两个百分点。”温彬说。
此外,他还提到,现在整体要让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首先要降低银行体系的资金成本,同时使银行的资金长期化。所以降准还是有空间,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至少从明年上半年来看,若通胀没有明显回升,央行的“麻辣粉”(MLF,即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大概率会保持不变,但不排除银行进一步主动让利。这是他对明年利率的判断。
促进消费要怎么做?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通过制度安排解决消费领域存在的“伪需求”和“被需求”对促进消费至关重要。
她表示,今后应深度挖掘消费潜力,特别是要坚持公平竞争,守正创新。从消费内容来说,创新型产品、绿色产品以及服务消费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从渠道来说,线上渠道消费潜力还有更大提升空间。
赵萍进一步称,应保障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特别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积极促进农村收入增长,将成为今后推动农村消费、创造全国消费新亮点的抓手。还应重视老年消费,随着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医疗保健、养老等方面有强烈的消费意愿,对交通通讯类器材也有需求,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释放老年消费潜力。
碳达峰行动会带来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 李俊峰
“在这个达峰的过程中间,要推动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大幅度地改善能源结构,大幅度地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这也是‘十四五’的重点工作。”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如是说。
他指出,在能源这个领域中,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是一个方向,全球都是如此,都是逐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它的基本逻辑就是从一个资源依赖的发展模式,走到技术依赖的发展模式。
在李俊峰看来,2021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期待着‘十四五’的第一年,能够很好地开局,为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低碳转型,就是为达峰、稳中有降和最终实现碳中和这么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开一个好局。”
在此过程中,李俊峰也强调,“能源转型不是明天早上就改变了,它是缓慢的改变历程。”在提倡化石能源不断退出的时候,必须维护能源安全,解决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能源的基本需要。
金融创新未来怎么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并特别提到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 贾晋京
“中央传达的一个信号是要完善数字使用规则和数字收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如是说。
他进一步称,从2021年工作布局来说,健全数字使用规则是加快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必须在完善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推进金融创新,这件事情做不好就会产生金融风险。与此同时,数字化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核心变化,其中就包括数据资源化。
2019年中国就推动了要素市场化改革。在贾晋京看来,“十四五”规划是围绕要素市场化改革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当中一个核心点就是数据要素作为资源。传统的要素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这些都具有有稀缺性的,但数据本质上不是稀缺的。“所以‘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健全数字的规则以及相应的金融创新监管,如果你不先建立好规则,就会把整个市场的方向带偏。”
为何如此强调反垄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 黄晋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黄晋直言,反垄断法律体系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反垄断是保护平台经济领域公平竞争秩序的重要抓手,反垄断是防止资本无序行为的有效制约。
黄晋特别指出,作为重要的反垄断执法力量,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必将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出台规范平台领域反垄断合规和执法的相关制度,促进行业动态竞争,推动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工作,强化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进而保护好我国超大规模线上市场内的网络消费者,从而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资本无序扩张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价值理念塑造的消极影响将受到制约,其在平台经济领域的行为将更为理性,依法依规的企业建设将更为常态化。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使商业模式进一步发展改变,关于平台行为、商业伦理和道德等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监管规则进一步发展和演进。
“随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强化监管已经成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会议也指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黄晋说。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