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9-11-18 作者: 人大重阳 

人大重阳作为中国和南太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多次前往南太地区实地调研,并受相关部委委托牵头负责国家级重大课题,积极推动二轨与民间合作。11月14日,人大重阳发布研究报告《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以下为报告简版。

编者按:人大重阳作为中国和南太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多次前往南太地区实地调研,并受相关部委委托牵头负责国家级重大课题,积极推动二轨与民间合作。11月14日,人大重阳发布研究报告《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以下为报告简版。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南太平洋(简称“南太”)岛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习近平主席2014年11月22日访问斐济后,将中国与南太地区的合作推到了新的高度。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共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也成为重点建设三条蓝色经济通道之一。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建交岛国领导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会晤,宣布将双方关系提升为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新阶段。今年10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举行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并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点击获取完整报告


过去五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简称“人大重阳”)作为中国和南太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多次前往南太地区实地调研,并受相关部委委托牵头负责国家级课题,积极推动二轨与民间合作。值此习主席访问斐济五周年之际,人大重阳特此发布研究报告《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为契机,齐聚各方高质量思想,继续为中国与南太合作精准导航。此外,该主题系列成果先后刊发于《区域与全球发展》《南海学刊》《国际关系研究》等。


一、合作背景:缘起与现状


1.“小岛屿、大海洋”


本报告研究的南太平洋地区包括14个南太岛国,它们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帕劳、瑙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密联邦)、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图瓦卢、汤加、萨摩亚、纽埃和库克群岛。它们虽是陆地小国,却是“海洋大国”,其海域广大,岛国和岛屿领地的专属经济区(EEZ)总和大约2800万平方公里,比其陆地面积大50倍左右。




2.“拒边缘、求发展”


由于小而遥远、人口少、自然资源有限、经济结构单一、远离世界市场以及易受市场波动的冲击等原因,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远进程缓慢、滞后,且高度依赖外援。但是,西方主导的外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太发展不足的困境。而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合作,给这个地区带来了新的选择。


3.“老伙伴、新篇章”


上世纪60-80年代,南太岛屿逐渐建国,中国开始与这些南太岛国建立官方关系,并逐渐成为该地区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近十年来,中太之间的交往显著深化,中方希望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同各岛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二、合作机遇:重点与价值


1.南太岛国的发展优势


在地理位置方面,南太诸国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通航的“十字路口”和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拥有发展海空运输的天然优势;在资源价值方面,南太岛国具有岛屿国家“海洋国土”广袤的独特优势,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总量与开发潜力;在经济结构方面,南太岛国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自然基础与市场潜力。此外,南太的自然资源十分适合发展依托热带海岛和海岸的特色热带旅游产业。


2.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


“百年变局”中的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太平洋世纪”正在到来。在这个背景下,南太平洋越来越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地域。在全球治理层面,地区发展与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太岛国以“气候外交”重地成为全球治理的“南太票仓”。因此,与太平洋岛国开展全球治理协调合作成为了当前我国的重要课题。


此外,在大国竞争层面,南太平洋地区是大国角力的中心地带与博弈舞台。随着中国与南太的政治和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的投资与援助力度加大,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提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域外大国不时以防范和竞争的心态看待中国对南太岛国的外交战略,并力图牵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同时,南太地区还是两岸关系博弈的“新前沿”。台湾借助“南岛民族”概念重构“南岛认同”,妄图在南太地区实现“去中国化”。不过,台湾当局在南太的外交行动不得人心,南太岛国已经纷纷倒向北京。


3.对外开放的创新领域


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有助于推动建设“绿色经济”创新领域的新平台。随着中太关系的发展,双方人文交流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其中,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太人文交流、民心相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学界与智库界的交流也愈发密切,充分发挥了智库“二轨外交”的作用。


三、合作挑战:痛点与瓶颈


1.经济发展领域


“基础设施瓶颈”体现为:过于碎片化的岛屿分布提高了建设互联互通网络的难度与成本。“制度建构瓶颈”体现为:南太平洋区域制度规划重叠分散,增加了区域内的治理成本,降低了合作与发展效率。


2.生态环境领域


“生态环境瓶颈”可分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两个方面: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南太岛国位于太平洋腹地,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是一些太平洋岛国最大的国家安全威胁。在社会生态环境方面,随着当地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南太岛国在国家法制建设、社会管理和居民教育均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环境发展停滞乃至倒退的难题。


3.文化认知领域


“认知误区瓶颈”体现为“中国印象”的认知误区。由于南太国家与原宗主国的“联系纽带”和受到西方“软性抵制”的思想,使得部分南太人对中国的崛起存在疑虑,在与中国合作时也采取谨慎保留态度,担心“重蹈覆辙”丧失发展的自主性。


四、合作前景:建议与结论

本报告认为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关键是如何把“小岛屿”的劣势转化为“大海洋”的优势,从而利用“五通”克服“五大瓶颈”。


1.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


在“设施联通”方面,应积极践行《亚太互联互通蓝图》,推进海运便利化与跨海信息联通,以促进岛国间的沟通合作形成规模经济。


在“贸易畅通”方面,积极扩大中国从太平洋岛国的进口是一个重要抓手。这不仅给了太平洋岛国岛屿发展经济的机遇,还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整体布局蓝色海洋经济。


2.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资金融通”方面,可以用创新思维,将绿色发展与蓝色海洋结合起来,利用南太平洋地区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通过种植培育红树林等海岸植物,开发“蓝色碳汇”,创造“海洋绿色金融”。


3.治理多边化发展之路


在“政策沟通”方面,广泛利用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建立完善以伙伴关系网络为核心的常态化合作对话与区域论坛机制。


在“民心相通”方面,我国需强化公共外交、“二轨外交”,多层次联动配合推进。要高度重视南太华人华侨的媒介桥梁作用;要对南太孔子学院业已取得的成果与经验进行总结提炼;要进一步发挥智库作用,为中太智库交流创造平台。


注:

本报告作者陈晓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副研究员。本报告系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担任课题负责人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专项课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路径研究》等重大课题完成后另行撰写的后续成果。系列成果发表于:陈晓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新发展:地区机制与影响评估》,《国际关系研究》2019年第3期,第79-106页;陈晓晨:《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成因、过程与影响》,《区域与全球发展》2019年第4期,第5-22页;陈晓晨、吕桂霞、池颖:《援建南太,中国何以遭“抹黑”?》,载《环球时报》,2018年1月16日;陈晓晨:《南太岛国商机遍地,风险不小》,载《环球时报》,2018年3月7日。感谢陈德正、郭春梅等学者以及匿名审稿人对报告初稿提出的建议,文中错误由作者负责。(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