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8 作者: 达尼洛·图尔克
在CGTN《对话思想者》最新一期节目中,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在回答中国模式是否在重塑国际政治传统的问题时认为,中国日渐西化是绝不可能发生的。西方国家如果能吸收和借鉴中国智慧,将大有裨益。对于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他认为疫情之下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以及其双循环的发展理念使得该规划格外引人关注 。
王冠:让我们来谈谈中国模式。中国这些年来的各项工作为人称道,包括让数亿人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另外,如果您细想的话,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是相对一贯的。
首先我想问,您认为存在中国模式吗?如果存在,您是否认为中国模式或许正在重塑国际政治传统?
达尼洛•图尔克:我相信肯定存在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能简单地从其他地方引进发展模式,中国要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同时保持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往来,吸收借鉴有益于中国的经验。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40多年前,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对世界都有积极影响的事件。
有人认为中国实际上会西化,在我看来,这不可能发生,中国国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怎么可能完全西化?中国就将是中国,但肯定也会汲取很多西方智慧。我想如果西方国家也能吸收借鉴中国智慧,对其必将大有裨益。
这对政治学等学科的传统会不会有影响?当然有。因为人们会开始研究中国模式的重要性。我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是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个教授写的,作者名叫丹尼尔•马汀利。此书内容是关于中国的治理。
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将不同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书中还介绍了美国的经验,美国近代不同时期的某些治理模式,与中国曾采取过的治理模式非常相似,这表明发展模式确实会相互影响或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没人会劝美国放弃自身的发展模式,那也不应该去劝中国放弃其发展模式。
王冠:今年三月 全国人大将正式批准“十四五”规划,站在您的角度,您是否能解释一下五年规划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的意义?
达尼洛•图尔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中国五年规划的妙处在于世界各国都将五年规划视为具有全球意义的发展规划。
大约15年前 我在联合国工作。我还记得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一个全球发展框架也就是后来的“千年发展目标”,当我们谈到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时,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和其五年规划就成了影响我们构思“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
我陪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每年赴中国进行访问。每年科菲•安南都会与中国领导人谈论五年规划,仿佛联合国已经将其内化为全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这是全球正逐渐采取的看待五年规划的方式。
今年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将格外有看点,首先是因为规划出台恰逢疫情肆虐之际,在疫后复苏阶段 大家都会把目光投向中国,毕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这是一个看点。
另一个看点在于“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双循环”发展理念。这个概念很有新意,因为它要求中国协调好其国内发展和市场增长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关系。那么在中国市场准入方面,这对于西方商品和服务提供商而言意味着哪些机会?他们如何将医疗服务纳入其中?
我知道在上海进博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加大这些领域的开放程度。《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正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即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对于全球而言是一大良机。因为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中国对于全球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将开始认识到中国的又一重要作用,即实现国内发展与国外合作伙伴需求之间的对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