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4 作者: 人大重阳
中国与拉美,不再沉默!3天时间,近500篇报道,数十篇犀利的外媒报道评论,齐齐发声的中国媒体,频频出现的10万+阅读量……中国在巴西举办的这场活动 ,爆了!当地时间2024年9月10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成功举办。
编者按:中国与拉美,不再沉默!3天时间,近500篇报道,数十篇犀利的外媒报道评论,齐齐发声的中国媒体,频频出现的10万+阅读量……中国在巴西举办的这场活动 ,爆了!当地时间2024年9月10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成功举办。这是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首次开展的人权领域机制性交流研讨活动。17个国家人权领域的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截至9月12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日报 、中国新闻社 、北京周报 、科技日报 、工人日报 、农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妇女报 、牛弹琴 、侠客岛 、东西问 、玉渊谭天、Revista Forum 、Brasil de Fato 、Carta Capital 、巴西劳动者电视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等60余家中外媒体超500余篇报道。报道语言涵盖汉语、英语、葡语、西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泰语、匈牙利等13个语种,报道发布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新闻客户端、媒体官网、X、Facebook、Youtube等近20个国内外平台,并被美联社、雅虎财经、StreetInsider、福克斯电视、NBC在内的多个国外媒体转载,全网传播量超1亿。
这场“爆发”,早有根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国家对“人权”有着自身独特的阐释。随着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国家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中拉向世界讲述“自己的人权故事”的愿望愈发迫切。今年是中拉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中拉论坛10周年,也是中巴建交50周年。天时地利,只待人和,在西方塑造的单一人权概念盛行多时后,中拉终于有机会发出自己的人权呼声。
▲外媒报道汇总
巴西知名媒体Revista Forum 在报道此次论坛时直呼“中国和拉丁美洲将全球南方置于人权辩论的中心”“为南半球国家创造了人权历史”,另一拥有巨大影响力、在全网有超过100万关注者的媒体Carta Capital 则直言“中国和拉丁美洲正寻求在全球人权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Brasil de Fato(真实巴西) 在对此次活动进行分析时表示:“世界在转动,中国的自转继续着它的环球旅行,带着曾经是一个被侵略、被撕碎、被域外化的国家的记忆,在它的行李中装载着它永远不会再成为无人区的坚定信念。”巴中通讯社 则认为这一论坛代表着“南方国家之间的人权辩论正挑战西方单边主义”。
政治分析网站O Cafezinho 则表示“西方从来没有真正、具体地捍卫人权,特别是从国际角度来看。相反,人权话语长期以来被西方‘军事化’,在政治上用来攻击那些违背美国及其附庸国主要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指导方针的政府和国家。鉴于这种情况,今天(9月10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讨论中国和拉丁美洲人权的活动为这个被错误叙述窒息的世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参会嘉宾玛丽亚·德尔皮拉尔·阿尔瓦雷斯 、马豪恩 等接连在X、bluesky等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参会照片并盛赞会议。Revista Forum专栏作家Iara Vidal 表示“从同事和朋友处都听到了的对会议的反馈,并且都十分积极,会继续撰写相关文章”。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自行转发相关报道并点赞。
中国媒体以最强阵容“出击”。新华社以图、文、视频全媒体形式对论坛做了完整报道,其评论文章中阐明“中拉人权治理理念相近路径相通”,直言“反对将人权作为单边主义和霸权行为的工具,支持联合国人权机构公正客观履职”。此外,新华社还就如何打破西方叙事“垄断” 采访了参会拉美专家。此外,新华社英语、德语、韩语、日语、泰语等平台联合报道相关内容。
人民日报在其中文、英语、西语、葡语、法语等5大语种平台全力发布论坛相关信息,并于9月12日在《人民日报》刊登论坛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在客户端发布多篇文章报道会议内容,9月1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专题报道会议内容。CGTN在其英语和西班牙语频道全力发声报道,包括大屏、网站及国外的重点社交平台发布论坛实况与嘉宾发言。
▲9月1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会议内容。点击查看视频
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行,中拉合作被誉为全球南方合作典范》 (Global Times: First China-LAC roundtable on human rights held in Brazil, hailed as cooperation model for Global South)被美联社、雅虎财经、StreetInsider、福克斯电视、NBC等媒体转载,截至9月12日累计带来257篇次外媒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首届!在巴西》 重点报道会议内容,文中重点提到,中拉人权发展合作是“南南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未来前景。在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深化中巴学术交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签署学术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协议旨在通过增进学术交流,推动两院在文明互鉴等领域的合作研究。凝聚共识,携手前行中国人民大学将以丰沃的学术土壤和高质量的智库资源为依托积极推动教育交流大力加强对话合作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中国新闻社及“东西问”栏目的8篇深度专访 ,形成规模效应,传递了中国与拉美专家对人权概念的深度阐释。其中,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翠文表示,人权从被困于西方意识形态的地域化概念和实践中解放出来,经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洗礼,成为全球共识。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肖君拥表示,中国与拉美国家可通过科技合作推进人权事业发展。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朝琦表示,中国与拉美远隔万里,在人权实现路径选择上有相似、共通之处也存在诸多差异,中国和拉美人权对话逢时逢势。
除此之外,中国新闻社的相关海外报道,引发巴西《南美侨报》、《智利之窗》、匈牙利《联合报》、巴西南美侨报网、今日拉美APP、厄瓜多尔厄华侨报脸书、南美侨报葡语X平台、南美侨报“斑猫与熊猫”西语X平台、委内瑞拉委国侨报脸书、墨西哥华文时报脸书、法国欧洲时报网、墨西哥华文时报网、意大利欧洲华人网、匈牙利新导报网等14家外媒争相转发。
“牛弹琴”公众号发布的评论文章《9月10日,中国和拉美干了一件大事》 ,对会议亮点悉数点评,并慷慨陈词:“在人权这个敏感领域,中国和拉美,完全可以携手,而且也应该携手,为自己大声辩护,为朋友勇敢发声,更为世界和平与正义而战。这才是众望所归,人间正道。”文章一经发布,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
“侠客岛”公众号则发文“解局”,从“时”与“势”两个角度阐释这场论坛为何“生逢其时”。 文章提到,许多拉美学者高度评价此次圆桌会,认为这是拉美和中国关系的“重要时刻”。在他们看来,圆桌会强调了基于相互尊重和主权的合作模式,人权不应该是一个抽象概念,应该让所有人都能触及和享受,其中发展扮演着重要作用——这正是中拉双方对人权事业的贡献所在。评论区网友纷纷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点赞。
“大白话讲新闻”另辟蹊径,选择通过实地探访巴西贫民窟来阐述中拉携手推动人权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视频显示,西方那套拿人权说事,到处干涉别国内政的把戏,正在被世界人民唾弃。“拉美自己开会都未必能聚齐17个国家,但是这件事因为中国办成了。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开放和自信。”视频目前已获得超2000点赞。
9月13日中国青年报整版刊发会议内容,评论文章《携手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指出,中国和拉美国家在人权保障的理念上具有高度共识。作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中拉双方携手合作,不仅是共同应对全球人权事务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全球人权事业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前进的重要担当,凸显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结构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光明日报、北京周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全平台上线,通过视频、图文等形式海内外同时持续发声。光明日报 刊发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并将直接改善人权状况。北京周报 采用汉语、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报道会议内容。科技日报 指出,中拉科技合作赋能人权事业。农民日报 各新媒体平台发布格林纳达前外长的演讲视频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政策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际人权事业提供了绝佳基础。中国妇女报 认为,实现人权的道路是丰富多样的,中拉双方都认同发展权是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认同各国应走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作为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在人权领域的一次罕见群体发声,此次中拉人权圆桌会的传播效果,反映出中拉人民在人权建设上理念相同、愿望相同。展望未来,此次中拉人权圆桌会点燃的星星之火,或许正是中拉文明互鉴开启新阶段的契机。未来,值得期待。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