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2 作者: 张成思
9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教授做客人大重阳,分享了他对“大国金融化的逻辑”的最新思考。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深度认识中国”系列直播活动第十二讲。该直播实录如下:
本文文字整理崔一喆,刊于9月21日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9月11日张成思直播讲座摘要
1、金融化的概念和界说。从不同视角切入,各界对金融化的定义存在一些差异。从宏观视角看,金融化实际上就是指金融的发展,以及大金融行业泛金融行业的扩张和膨胀。
2、宏观:泛金融业的金融化。泛金融行业的金融化不只限于金融部门的膨胀,完全批判的这种对泛金融行业的金融化是有问题的,或者至少是有偏颇的。
3、微观:微观企业金融化。企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参与金融交易或者金融活动?原因在于,金融的发展对实体企业的运营过程当中的行为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4、中观:商品金融化。从中观层面看普通商品金融化是针对中国的研究提出的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
5、多重逻辑的分歧与一致。整个金融化逻辑是多层面的,这里有三个层面:宏观大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微观实体企业的利润积累更多的来源于金融渠道,中观商品交易机制当中,金融的特质越来越强化,导致最后看到商品价格决定机制脱离了真实交易中的供求关系。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直播
引言
说到大国金融化的逻辑,在这个主题里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大国,第二个是金融化,最后一个是逻辑。大国金融化的逻辑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是我个人在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还有金融体系相关领域的研究的一些思考,最近关于金融化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非常多,业界和决策层对于金融化的问题非常关注。但金融化的概念和范畴在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过程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不仅没有更清楚,反而表现为越来越有分歧的这样一个结果。
对金融化趋势价值观判断,不同学派学界人士对金融化趋势或者价值观的判断是不同的,金融化的第一层次的含义就是指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的规模,在整个经济体中占比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对金融化第一个层次的界定。随着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其他非金融行业也出现了快速或者说向金融交易靠近,以及出现了在生产行业,出现了生产行业企业投入进入金融行业进行交易,以及非金融企业的投资,也就是投资组合当中金融投资占比越来越高,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范畴。所以,今天讲金融化的逻辑,实际上包含这两个层次的逻辑,当然还有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消费领域,消费领域主要是指普通商品也有金融化的趋势。
一、金融化的界说
一
从不同视角切入,各界对金融化的定义存在一些差异。
第一个视角,从宏观视角看,金融化实际上就是指金融的发展,以及大金融行业泛金融行业的扩张和膨胀。泛金融行业,在学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缩写,叫做“fire”行业,它是把的银行证券作为传统金融行业,再加上保险和房地产,被并称为泛金融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卷入的金融交易也非常多,基于房地产的产品也非常多,所以,整个泛金融行业的膨胀不仅仅是指传统意识中对银行证券这些传统金融行业的扩张的概括,还包含了包括保险与房地产行业。但房地产行业在中国表现实际上和西方所说的房地产行业并称为泛金融行业,它的概念还不完全一样,因为基于房地产而衍生的标准化金融产品或者标准的衍生产品并不是很多,刚刚起步,发展的不是特别快。所以,整个从中国的背景来看房地产行业可以这样理解,卷入的信贷资金,与信贷市场联系非常紧密。从发达市场来看,它是基于房地产标的衍生出的金融产品发展比较快。所以,综合来看,泛金融行业的扩张是包括了这样一个领域的扩张。所以,大家对金融化的界定,从总体上来看宏观视角就是指整个金融行业的大发展,这个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表现,比如金融的规模。大家经常用金融总规模除以名义GDP来度量整个金融的相对规模,可以看到金融的规模占比越来越大,有一种看法是认为金融发展太快了,金融扩张太快了。目前我们不对这些价值观判断做出分析,接下来会对这些价值观判断做出一个综合的阐释。
第二个视角看金融化的问题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现在从学术界来看主要是指非金融企业,也就是常说的实业部门。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又包含两个层面,比较直观的一个层面是微观企业,本来是生产电视机外壳或者笔记本电脑的,这些生产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很多和金融相关的活动,比如可以把资金用来投资,或者是把融来的资金到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购买产品。还有一些企业如果容易获得信贷资金,很可能会成为现在叫做影子银行的一个角色,也就是说它可以发放委托贷款,甚至可以进行委托理财,所以即使它不是金融企业,它也可能而且在现实中也会表现为很多实体企业参与了金融的活动,所以,从微观视角,大家也非常关注微观企业的金融化问题。
第三个视角,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这个视角主要是指大宗商品的金融化,实际上是大宗商品的证券化,但从发展中国家,如果更具体来讲,就是从中国的角度看,会看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曾经我写了一本专著,就是讲普通商品金融化。回溯到中国更早的历史,历朝历代都可以找到普通商品金融化的影子,我们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方东北曾经出现过的君子兰热,君子兰这个花卉被炒作形成了普通商品的金融化。在最近十年来,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一些普通的农产品,最典型的就是曾经有一段时间葱姜蒜价格的大起大落,我们观察到葱姜蒜大宗商品背后有民间资本的影子,和资本结合起来,造成了这些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在我国因为对商品价格管理非常高效,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普通商品金融化的过程,用学者的话讲是相对不稳定的,它属于一种比较低层级的金融行为。从这个角度讲,也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一个金融化问题。所以,中观视角的语义相对更模糊一些,宏观和微观视角的语义更明确。
总结来说,金融化的界说从宏观层面看就是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相对比例的上升;从微观视角看就是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占比,金融活动特别是金融投资占比占到总投资的,非金融企业大类看,一方面可以进行金融投资,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经营型投资,典型的当然是固定资产投资,所以,整个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占比如果快速上升表现为微观企业的金融化。微观企业除了金融投资占比上升是一种金融化行为,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从它的结果来看,也就是微观企业的收入当中、利润当中,从金融渠道的获利占比在不断上升,这种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化现象。
二、宏观-泛金融业的金融化
一
展开讲宏观层面很有意思,对于金融化同样的问题,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同的流派对金融化的称呼和对金融化的价值观判断存在迥异的结论。
1. 新古典经济学派,它也是讲金融化,但它的术语是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的表述出现的。虽然它没有明确的使用金融化的概念,但是如果仔细品读相关资料,实际上会发现它和今天所讲的金融化联系的非常紧密。今天用金融化来表述,它的语义多少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射,今天来强调金融化,很多价值观判断是指金融过度膨胀。
事实上,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金融化,对金融的大发展,对金融的扩张或膨胀要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金融的发展对国家在全世界从全球角度来看,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意义的。这个意义在于如果不把自己的国内经济单独拿出来看,把整个中国放在全球这样一个视角看,整个中国不管是金融的规模,还是金融的结构,或者是微观企业参与金融活动的规模从战略层面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金融化这个词在很多材料里都是讲金融行业的过度膨胀,金融行业的利润率太高这个问题,但今天所强调的内容实际上是讲金融的发展对国家至关重要。所以,如果从整个学界的理论发展来看,金融化实际上是沿袭新古典经济学派对金融发展论和金融深化论的判断。
从金融发展来看,如果从学界研究成果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促进是正向的,现在大家提到金融化有另外一个看法,金融部门如果过度发展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比较大的或者发展过度的金融部门是会引起金融发展的摩擦,这时候各界,包括普通公众、包括学术界和决策层对金融化的问题都会有一个担忧。
2. 第二个学派对金融化的判断就非常明确了,就是负面的。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流派对金融化的判断是负面的,它的研究泛式是意识形态特色非常明显,所以可以将学术界、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激进政治经济学、左翼政治经济学这些学术流派都归到一个大类,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不同,他们频繁地使用金融化这一表述,但它是强调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态,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有这样的表述,它把金融化、全球化新自由主义三者联系起来。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主流观点都认为,金融化、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联系起来一唱一和,构成了全球资本主义新框架,在全球范围内都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这是这个派别总体对金融化的判断。
如果看美国有研究,在过去十几年,对美国金融化研究,宏观层面的金融化研究有很多,但非常有意思很多研究都是经济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归纳来看就是美国的经济重心转向泛金融行业,刚才我提到就是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行业被称之为泛金融部门。美国金融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在五十六十年代是3%,八十年代是5%,2006年计算结果是8%以上,但传统生产行业在GDP中占比不断的下滑,所以,学界对泛金融行业的金融化首先看到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现象。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的现象,泛金融行业的金融化,包括了上市公司和一部分非上市公司,我们把它的数据加总以后的时序数据的表现。现在看到的比较粗的黑色的线条是泛金融行业的利润占比在整个所有行业中的利润占比,从2004年15%到2018年超过60%,这条蓝色的虚线是第二产业从原来的70%左右,2018年占到了30%以下,所以金融行业的金融化在中国表现的幅度比发达市场还要明显。从这个现象来看并不是要判断泛金融行业的扩张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最后的结论是认为泛金融行业的扩张从全局角度看是有正面的意义的,当然泛金融行业的金融化还表现在它在生产和就业结构中的地位提升,中国大金融行业的发展从对GDP的贡献率和吸纳就业的情况都要比美国表现的幅度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