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6 作者: 刘志勤
2022年1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组织的“全球变局下中国如何应变?”暨人大重阳迎春论坛2022在京圆满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出席“迎春研讨一:2022 年,中国与全球经济前景如何”环节并作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
进入2022年,中国面临巨大的考验,我想用一首毛主席的诗词来开启我这次的发言: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诗准确地展现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既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的压力。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国际方面,国际形势并不太平,中美在过去的“拔河”和“掰腕子”的比赛当中不分胜负,双方压力越来越大,那么今后中国应该如何发展?我们的发展计划和政策制定需以中美关系为主要参考点,要做最坏的打算,同时做最好的准备。当然,市场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乐观情绪,认为美国不可能跟中国完全脱钩,但至少美国的政治家们是在努力做到跟中国全面脱钩。
大家可以想想,上千家中国企业被列入美国的实体经济名单,受到各种制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产业?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这确确实实需要大智慧,需要大勇气,需要大措施,甚至是需要大的行动。
我现在谈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想为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提几点具体的建议。
1,中国要有序推动和激活房地产产业。中国的房地产产业在过去的十年当中经过宏观调整和微观调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步地走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在最近的中央会议上提出来房地产产业要有序发展和健康发展,并且要有稳健的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予以支持。有关专业部门特别强调,房地产产业是支柱性产业。
过去几年里,房地产产业面临哪些情况呢?实际上有三大压力。也就是我们说的“三高”,高价格、高空置率和高负债率。这“三高”经过这几年的调整已逐步走向健康趋势。在当前面临国际市场压力下,房地产需求转弱,预期不明,如果继续给房地产产业施压,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联动发展。我们一再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当中,改善住房条件是最核心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几年前我曾经提议过,我们不妨可以放开第三套房的购买,以增加市场需求。
2,我今天要提出一个新的方案,就是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房地产上给各家有购房能力,符合购房条件的增加购买一套周转房配额。为什么提周转房的需求呢?这是市场需求。每个家庭现在有一套住房,现在的孩子还都小,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必须独立出来,或者独立一个房间,这样发展的结果是什么?房子不够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庭就出现了内部的周转房需求。
比如说,疫情期间,如果有一个人生病了,如何能够做到很好的隔离?周转房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这样做实际上可以激活市场的一部分需求,同时能够满足老百姓对于改善住房条件的基本需求。在过去几年中,很多人对于住房条件的改善是十分迫切的,实际上很多家庭目前都有房住,但是就是缺少一个周转房,周转房定义是家庭内部使用,而不是用来在市场上炒作。所以,这就没有违背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原则。但是却可以大量的释放市场需求。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考虑有关的政策是否应该考虑调整。也就是在房地产市场上我们进一步激活放宽条件,资金也能够有序活动,这样可以激活整个市场中各个连带产业和行业的需求。因为房地产业是“死猪”,谁都可以批,前几年批得很厉害。但是,我今天要说,房地产业这个“死猪”也怕开水烫,它有很多附加值,如果真的被开水烫透,可能会从根本上影响和拖累整个经济发展。所以,在房地产业政策上,我们应该做到更加灵活、有序、科学、符合实际的一些政策调整。
我们今年面临的三大压力,我们所有政策都要为解决这三大压力,我刚才这一条建议就是为了解决房地产供需问题,供需矛盾中,我认为我们的政策要体现如何刺激需求侧改革,现在需求不是不旺吗?需求侧要想让它提升和变旺,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供给侧上做文章。说白了就是在供给侧某些领域,某些产品上稍微收紧一点,不是大水漫灌,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人们的购买预期会受到很大影响。当人们在市场上发现某些商品的供应出现一定程度可接受的信号时,这相反会刺激需求。
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我们居民的实际收入和可供给的收入实际上增加并不大,仅仅是我们的GDP有所增加,但是对于很多家庭来讲,还远远不能满足他所有的消费需求,这是我们消费侧为什么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们也出现了一种消费疲劳的现象,像审美疲劳一样,当不停的消费就会出现一种疲劳感,而最近我们特别谨慎一种不良倾向,就是当我们的直播销售形态出现后,它直接冲击了我们的实体经济,也就是从实体经济当中吸走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注入到了这种新形态的销售当中去,这个我觉得可能很难持久,很难满足市场需要,也很难调整供应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这一点上,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上应该可以加以调整。
在产业上,我认为在教育产业上要放开。今年和未来的十年是中国教育产业面临巨大挑战的时间,教育产业潜力很大,附加值很高。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为此,我想呼吁我们的有关部门考虑增加十二年义务教育,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国其实一直在讨论,1986年中国正式通过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中国的GDP是多少?是一万亿元,人均不到一千元,现在中国的GDP已经110万亿元,人均GDP已经到达1.2万亿元,我们没有理由不提出十二年义务教育,这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应该抓紧做,为什么?因为十二年义务教育以后,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整体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请大家注意,1986年的时候,美国、日本和欧洲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过程,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过于谨慎了,我们现在的GDP跟1986年相比提高了100多倍。我们没有理由再拖延这个政策的落实。因为这样可以激活很多年轻人的学习劲头,未来的中国和美国之争就在人才,我们不能把中国长期限制在初中毕业的水平,而应该提升到普遍高中的水平,当人们教育水平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和科技竞争力就会得到无形的提高。所以,这是我想提的第二项重点政策建议。
第三个问题,我希望今年在解决中小企业问题上能够有实际的政策和操作。我们提了要给中小企业减负,但是为什么减不下来?为什么很多企业说越减越重?有两大问题,第一,中小企业很多办公室租金不降,这个租金实际上是很多企业无法承担的一个重要费用,税是重要的,但是没有这个压力大。我们应该对市场了解一下,我接触了很多企业,场地租金是很多企业无法承担的一个重要压力,这一点在政策上应该给予关照,国家可以拿钱进行补贴。第二,在六七年前我也提过,对长期无力还债的中小企业,我们能否搞一次特赦,要免债特赦。我们过去的战犯都特赦了,我们有一些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还被俘着不少的债务,这些债务已经变成死债、呆账,我们不妨考虑对这些特殊企业的债务颁布特赦令,某个时间段以前所有债务可以免除,这样可以激活这些企业重新投入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忘本”,不能“丢本”,不能“毁本”。
我们的“本”是什么?就是“农业”。“农业”是我们的生存,发展,壮大之本。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不管未来科技出现多少“黑”科技,农业这个“本”决不能丢,决不能“毁”掉。我们可以一个月没有电视,可以一个月不看手机,却不能一天没有粮食和水。中国文明五千年联袂不断,就是得益于“农业”这条命根子,命脉始终在我们自己手里。
我们要重视农业发展。中国不能离开农业,农民要掌握农耕技术,让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农业发展了,我们就解决一切问题了。现在人们在谈人口问题,说人口下降很紧张,其实不是。960万平方公里,18亿亩耕地,究竟我们应该养活多少人为好?应该有个方案。农村是我们极其重要的一个领域,切忌不可丢失。
现在中国农民还有多少懂得种田,种田的时令与技巧?而这是保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有的专家认为,苏联期间的农业大搞机械化,农民只是按照各自任务完成类似生产线的生产,不会其它。结果在苏联解体之后,农村人员长期无所适从,不能融入市场经济,造成后来的俄罗斯农业一蹶不振,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这个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引以为戒。让农民不离土,不离农业耕作基本,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说到农业,我想用元代汪元亨写的一首诗《沉醉东风·归田》中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讲话:“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牧歌樵唱。老瓦盆边醉几场,不撞入天罗地网。”
这几句诗或许是我们特别向往的境界,特别是最后不入“天罗地网”,似乎预计到今天的人情世故和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的约束 !
我今天说这些,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