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8 作者: 黄海洲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美国经济不仅没有“硬着陆”,而且最新统计表明,美国2023年GDP增长2.5%,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相当健康的数字。
编者按:2024年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抓住一切时机,主动担当作为”第四届(2024年)人大重阳迎春论坛在京顺利召开。近40位来自人大重阳的专职、部分兼职与校内部分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新时代下的新作为、新担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海洲以《2024年全球经济有望软着陆》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海洲(资料图)
对全球经济而言,2023年市场较为担心美国经济会“硬着陆”。回顾2020年,新冠疫情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财政刺激方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达到惊人的6万亿美元,接近GDP的30%。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国的年新增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当年GDP的3%这一阈值。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新增财政赤字都超过了3%的阈值,美国新增财政赤字更是一度接近其GDP的30%。当然美国的M2增长也很快,2020年4月份以后M2增长超过20%,最高时达到25%。
这里有一个重要背景。2020年3月份,美国股市四次“熔断”。当时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可能会重现类似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也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和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会重现类似于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国内也有很多讨论和类似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货币刺激和财政刺激是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萧条。
到了2022年,美国通胀快速抬升,美联储在16个月内加息500个基点。根据历史经验,如果美联储加息如此之快、力度如此之大,美国经济无一例外会陷入衰退,这就是2023年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美国经济不仅没有“硬着陆”,而且最新统计表明,美国2023年GDP增长2.5%,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相当健康的数字。同时,2023年美国控制通胀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效果,通胀降至3.4%。即使是在美联储控通胀的同时,美国的财政政策还是非常宽松的,如果以赤字占GDP的比例来算,比中国2023年的财政政策还要更加宽松。
回过头看,美联储、美国财政部的这些政策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呢?
▶第一,一定意义上来讲高通胀是与此有关的。同时,导致高通胀的另外原因是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这是由于疫情叠加地缘政治等问题造成了产业链的重新布局。美国国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高通胀的角度出发,美国的政策有点用力过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2019年之前,市场的判断是美国有可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通缩陷阱。
具体来看,1990年日本资本市场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历了失去的10年、失去的20年、失去的30年,这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讲一个指标,1945年之后,日本GDP一直在试图赶超美国,直到1994、1995年的时候,日本的人均GDP达到了美国人均GDP的150%,日本是唯一一个在1945年之后赶上和超过美国人均GDP的大国;其他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人均GDP都没有能够赶上美国,而一些小国如挪威、瑞士等,则是因为面临的情况不太一样。
如果换算成美元,2023年日本人均GDP可能不到美国的50%。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换句话说,日本在失去的30年里掉了100个百分点,当然不是因为美国在涨而是因为日本在停滞,这个冲击是很大的。
日本衰退的标志简单概括为三个零:零利率、零通胀、零增长,这三个因素是关联的。美国有可能比日本要略好一点,是三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实际上,2012年以后,部分欧元区国家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有些国家已经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零增长或者衰退。
这对美国来说是非常大的问题。2020年新冠疫情以后,美国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由抗长期通缩的病变成了抗通胀的病。相对而言,通胀病比通缩病好治一点。
如何看待2024年?
根据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由1.5%提高到2.1%,中国GDP增速则由之前预测的4.2%提升到了4.6%。所以,全球增长的源泉依然来自于中美两个大国。美国GDP的体量是全球最大的,如果美国维持在2%以上的增长,对全球GDP的增长,尤其是发达国家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则是发展中国家里最大的经济体。
从全球增长的角度出发,2024年全球经济并不会大幅衰退,将在“软着陆”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对中国而言,市场期待从财政政策到货币政策都将有更大的力度支持经济增长,这也将为全球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