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1 作者: 何亚非
2022年1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全球变局下中国如何应变’人大重阳▪迎春论坛2022”在京召开。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作主旨演讲。以下为何亚非演讲实录:
何亚非,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重阳新春论坛提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命题。点题、解题、破局,中国新型高端智库任重而道远。
全球变局百年之未有,正在加速发展: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世界经济持续下行,新冠疫情反反复复,网络安全风险倍增,气候变化愈演愈烈,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世界面貌深刻改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回顾前瞻,“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答案也许会有端倪。新的一年全球变局的“黑洞”旋涡越来越深、速度越来越快。中国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正处于从全球大国向强国过渡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历史的壮丽画卷缓缓展开。因此,全球变局的方方面面都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机遇与挑战都前所未有。
不妨从四个方面来观察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
一是新冠疫情挥之不去,形势持续严峻,持续阻碍国际人员、货物流动性,人们的思维、生活、生产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此轮奥米克隆变异病毒更是来势汹汹,短短二个月确诊人数已占新冠爆发以来1/4,一些发达国家确诊占比超人口的5%。持续二年多的防控防疫拉锯战拐点究竟在哪里?即便新冠疫情得以控制、消弭,新的病毒或迟或早还会来袭,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如果兵临城下还会再次崩溃吗?各国应该从全球应对新冠疫情中汲取什么经验教训呢? 面对病毒流行与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粮食危机、地缘政治等林林种种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风险叠加、危机四伏的世界“新常态”,我们准备好了吗?
二是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风险显现,推动全球生产链、供应链、金融链深入调整,各国经济摩擦、金融动荡、通货膨胀加剧。同时,经济“创造性破坏”持续发力,智能制造和技术革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动力,将决定新世纪全球经济的兴衰,是各国经济合作竞争的核心。
受地缘政治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全球供应链断链、重组、更新。各国重新思考其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在全球经济分工(即供应链)中位置。许多国家重新定义国家安全,把相关产品供应链掌控起来。这一趋势将加强,推动供应链向地方化、区域化、国别化转变,与各国熟悉的全球化可能渐行渐远。这对出口比重较大、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中国来说,考验严峻。
据统计,2021年全球通货膨胀处于近二三十年最高位。美联储今年三月加息,然后缩表已成定局,以遏制通货膨胀。全球资金开始回流美国,美元指数上升,发展中国家资金压力和债务负担骤增,再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今明两年几率增加。
世界经济复苏出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智能制造为目标的技术革命。5G、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等都是表现形式,数据产业化和产业数据化来势凶猛。主要经济体都在提前布局,投入巨大,以期引领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历史潮流。
三是地缘政治矛盾不断升温,地区冲突愈演愈烈。美国“单极世界”情结难解,打压新兴大国冲动强烈,推动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战略竞争,试图维护全球霸权地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维护和平力量也在上升,世界力量平衡继续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地缘政治矛盾涉及美俄冲突、俄欧关系、欧洲安全等,然而中美对世界未来和国际秩序重塑影响力较大,先集中谈谈中美关系。中美进入合作竞争并存的调整磨合期,微妙敏感,美国对华政策在“接触派”与“脱钩派”之间来回摇摆,呈胶着状态。拜登表示不寻求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不与中国进行冷战。但是,随着美国进入中期选举,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将进一步外溢至美国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致使后者风急浪高,少数人顽固坚持冷战思维,认定中国是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
突出表现是,美国在国际上组建同盟,从美英澳AUKUS、美日印澳四国联盟,到加强北约、召集“民主国家峰会”,并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一再触碰底线,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火药味浓厚,但并未像米尔斯海默所说已经进入“冷战”。因两国体量大、影响大,发生冲突对抗的后果难以想象,中美更多是“muddle through”(走一步看一步),或者“摸着石头过河”。今后中美是合作大于竞争,还是竞争绑架合作,要看双方能否按照元首对话精神进行良性互动,建立信任,减少分歧,加强合作。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问题上中美已有一定合作,其他问题上可以借鉴。分歧不能解决的,可以搁置,唯有合作于中美和世界都有利。
四是这几十年给世界经济带来腾飞的全球化遭受逆全球化冲击,全球化内涵外延在世界多极化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推动下,发生深刻蜕变,进入2.0新阶段。其原因错综复杂:
一是全球贫富差距、不平等现象持续发酵,全球化成为“替罪羊”,在发达经济体产生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民粹主义和身份政治泛滥,社会严重分裂;在发展中国家加深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鸿沟,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困难。
二是全球化2.0阶段意味着美国垄断全球化的时代接近尾声。以传播领域为例,奈飞公司2021年90国最受欢迎的连续剧不是美剧,而是韩剧“Squid Game”,有1/4美国人在看。过去谈创新“言必称硅谷”,现在新加坡、中国深圳和上海都已蜚声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一带一路”开创非西方主导、通过南南合作,把亚非两大洲基础设施连接起来的先例。
三是再全球化代替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全球化方向发生变化。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是“西方”驱动,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21世纪全球化迈入“双轮驱动”阶段,由“东西方”共同驱动,然而双方路径并非完全重合。这不是西方学者哀叹的“全球化终结”,只是“再全球化”拉开帷幕。
对“世界怎么了”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需要回答“我们怎么办”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坚定信心,继续稳步前行。世界形势确实严峻、全球挑战确实尖锐,但是历史发展大趋势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没有逆转。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依然处于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期。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开放创新,再多、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一定能实现。
其次,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弘扬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真正多边主义,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塑全球治理体系、重塑国际秩序创造条件,与世界各国一起,更加有效的应对接踵而来的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与危机。中国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中凸显的制度体制优势和以国家、社会、集体为先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力量和效果,有目共睹,为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和理念建设做了很好的注解。
再则,我们需要努力推动各国文化文明交流与融合,坚持反对“文明冲突论”,在国际上逐步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加强传播能力建设,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听懂中国故事。在这方面,除了政府继续发挥主导、主动力作用,要花更多精力做大做强中国高端智库,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一起,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全球舆论中占有与中国力量相称的地位和影响力。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