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明德对话前瞻 | 欧智库总裁:三个月不来中国,就会发现巨变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明德战略对话  /  

明德对话前瞻 | 欧智库总裁:三个月不来中国,就会发现巨变

发布时间:2024-08-30 作者: 顾爱乐 

197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欧洲亚洲事务研究所(EIAS)总裁(比利时籍)顾爱乐(Axel Goethals)首次访华,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业,迄今他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已有46年。

编者按:197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欧洲亚洲事务研究所(EIAS)总裁(比利时籍)顾爱乐(Axel Goethals)首次访华,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业,迄今他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已有46年。近日,他将出席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将主办“ ‘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未来’明德战略对话(2024)——国际战略学术界走进中国” 活动,在之前他接受中国新闻社专访,详述了对中国40余年发展变迁的感知和体会。现发布如下,供读者参考。


中新社记者:1978年您首次访华,当时中国站在改革开放的起点。46年后,中国发生的哪些变化让您印象深刻?


顾爱乐:我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只用了40多年就消除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取得巨大成就。我记得去中国一些城市出差,时隔3个月或者半年再去,会发现城市已然发生很大变化。


图片

▲1984年,中国从美国引进第一部好莱坞大片《超人》,电影广告画高悬广州街头。彭振戈 摄


图片

▲2024年,游客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观看裸眼3D屏幕。贾天勇 摄


中国的开放也让我印象深刻。1978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碰到的中国人几乎都不会说英语,现在中国人在幼儿园就可以学英语。中国打开国门,让学生努力学习英语,还将年轻学子送到国外留学,学习语言、经济学、科学技术等,其后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这些都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新社记者:对于欧洲的中国观,您认为存在哪些误解和偏见?应如何纠正?


顾爱乐:我认为对中国的看法不能停留在过去,不能基于5年、10年,甚至20年前的“刻板印象”。面对中国的飞速发展,这只会脱离现实。


中国与欧洲并不接壤,彼此离得很远,这让欧洲一些政客把中国当作“替罪羊”,把欧洲自身问题归咎于遥远的中国,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散播恐慌,借此谋取政治利益。还有一些政客明知问题与中国无关,大声指责中国只是为了吸引眼球。


指责和怪罪别人总是很容易,对欧洲而言,与其大肆批评中国,不如先审视和反省自己,努力改正自身问题。欧洲各地发展水平不均,欧盟制定很多倡议,事实上完全可以同中国相互借鉴。


中新社记者:作为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的负责人,您认为欧洲智库可以为推动中欧交流与对话发挥哪些作用?


顾爱乐: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致力于为欧亚各方提供建设性的对话平台。我认为智库发挥建设性作用很重要,这意味着不只是研究和分析问题,而是要为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意味着即使大家观点各异,也可以开展积极对话,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智库还应发挥前瞻性作用,放眼长远,挖掘并开发新潜力。对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而言,某种程度上中国学就是新潜力,在语言、文化、历史等汉学范畴之外,中国学有很多潜力可以开发。


中新社记者:对于促进中欧人文交流,您有何意见和建议?


顾爱乐:我认为应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促进欧中人文交流。现在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落后于中国对欧洲的了解,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fbff50a3fd2dcf12ff682f8ee0700050.jpg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田雨昊 摄


与此同时,中国高速发展为欧中人文交流提供了契机。虽然西方媒体常常抹黑中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中国变得日益重要,“能见度”很高。如果你在欧洲街头同别人谈论中国,大部分人都知道北京、上海等城市,可以说中国已为人熟知,为促进欧中人文交流奠定了基础。


从长远看,未来可以投入更多资源,举办中国学的世界对话等类似活动,增进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即使这要花费很多时间。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