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美国教授: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而非冲突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明德战略对话  /  

美国教授: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而非冲突

发布时间:2024-09-10 作者: 图格鲁·凯斯金 

全球中国研究网络创始人、美国“中国全球战略研究所”(CGSRI)主任、卡帕多西亚大学教授图格鲁·凯斯金在 明德战略对话2024 中讲到,中美两国都需要更谨慎地驾驭这种错综复杂的动态,管理冲突、利用机会实现互利和全球稳定,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彼此进行更多合作而非冲突。

编者按:21世纪第二个25年的中美关系需要用竞争与合作的复杂组合予以定义。全球中国研究网络创始人、美国“中国全球战略研究所”(CGSRI)主任、卡帕多西亚大学教授图格鲁·凯斯金在 明德战略对话2024 中讲到,中美两国都需要更谨慎地驾驭这种错综复杂的动态,管理冲突、利用机会实现互利和全球稳定,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彼此进行更多合作而非冲突。

f078653b9cd17c7035cb036b0b0a23a5.jpg

自1949年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两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引发的诸多变化。中美关系经历了一系列障碍、挑战和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1950年朝鲜战争,1954年第一次台海危机,1959年西藏平叛,1969年中国成功爆破原子弹,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1971年乒乓球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和一个中国政策,1982年里根的新自由主义时代始,1999年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被美国轰炸,2000年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化。21世纪以来,2001年中国入世,2008年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货物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希拉里·克林顿发起“转向”亚洲倡议,2012年奥巴马政府加剧对华贸易紧张,2013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的峰会,2014年中美联合气候声明,2015年美国威胁中国南海问题,2017年特朗普与习近平主席会面,2018年对华开启贸易战同年加拿大逮捕了华为高管孟晚舟,2019年中美贸易战加剧。

从我的角度来看,中美关系在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方面与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没有什么不同。然而,由于其自身的人口结构,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案例:超过14亿人口,包括3.5-4.5亿中产阶级,加上中国快速城市化、动态经济、先进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性别关系的转变、新的教育体系,以及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中东、东南亚、欧洲和美国的对外投资。

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大规模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代化的例子。与其他时期相比,1979年至2008年的中美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稳定的。但在过去几年里,我们所称的中国研究产业在华盛顿变得越来越强大,并主导了中美关系。结果 ,中美之间出现了新的贸易战,美国对新疆、西藏、香港和台湾进行干涉,南海地区的冲突升级,以后或许还会出现许多其他冲突。

这场“新冷战 ”不会让任何人受益,而是会耗尽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和医疗体系的资源,而不能将资源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减轻贫困等等。此外,美国的经济问题也与中国无关!从俄亥俄州或爱荷华州外包给美国人的工作机会与新自由主义政策直接相关。 我们还应该记住发生在密歇根州弗林特的通用汽车工厂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中国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地方。这两个国家都面临着重大的障碍和挑战。两国目前都面临着类似的恐怖主义问题,为本国公民创造就业机会,建设基础设施,更新教育系统,使本国公民具有多样性。因此,全球治理与合作对中美非常重要关系。

1

外交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但一般来说,它们可以提炼为几个关键原则。这些支柱指导着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互动。

●●●以下是美国外交政策主要的原则,以及一些外界批评:

1. 促进民主和人权

美国原则:旨在支持世界各地的民主制度和人权,相信民主国家更有可能实现和平和繁荣。

外界批评:美国将自身战略利益置于民主价值观之上,在对美国有利的时候就支持威权政权。政策应用中的不一致可能会削弱其可信度。

2. 经济繁荣与自由贸易

美国原则: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保持市场开放对美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包括倡导自由贸易协定和经济伙伴关系。

外界批评:自由贸易政策可能导致某些国内行业的失业,并加剧收入不平等。批评者还指出,经济政策有时会以牺牲当地社区和环境标准为代价,有利于大公司。

3. 国家安全

美国原则:确保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这包括军事联盟(如北约),反恐努力,并保持强大的防御姿态。

外界批评:国家安全战略有时会导致长期的军事行动和干预(如伊拉克,阿富汗),带有高昂的人力和经济成本。批评人士认为,这些干预措施可能会破坏各地区的稳定,并导致反美情绪。

4. 国际法和法律机构

美国原则: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外界批评:批评者认为,美国可以有选择性地遵守国际法,在方便的时候忽略它(比如关塔那摩湾,无人机袭击)。还有一些指控称,如果国际机构与美国不结盟,美国就会破坏这些机构。

5. 多边主义与联盟

美国原则:在世界各地建立和维持联盟和伙伴关系,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外界批评:多边的方法有时可以被视为损害国家主权。此外,盟友可能并不总是共享美国的优先事项,导致冲突或无效的合作。

6. 环境可持续性

美国原则:通过国际合作和协议,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挑战(如巴黎协议)。

外界批评:美国政策受国内政治变化的影响,对环境协议的承诺不一致而受到批评。这种不一致性可能会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7. 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原则:向危机国家提供援助,包括救灾、发展援助和支持难民。

外界批评:人道主义援助有时被批评为与政治目标相联系,而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动机。此外,由于受援国的腐败和管理不善等问题,援助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质疑。

总得来看,批评人士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可能过于干涉主义和不一致,有时更多的是由于经济和战略利益,而不是它公开支持的原则。此外,人们还担心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对全球稳定和对美国的看法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全球霸主,将其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平衡国家利益和全球责任仍然是美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方面的外交政策。

2

●●●什么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界批评?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由历史经验、国内优先事项和战略目标共同决定的。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以及相关的批评如下:

1. 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原则:中国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主张其对台湾、南海、尖阁列岛/钓鱼岛等地区的主权主张。

外界批评:批评者认为,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可能会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和冲突。在南海的积极做法,包括建造人工岛,一直特别有争议,并使其与邻国的关系紧张。

2. 不干涉内部事务

中国原则:中国主张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强调国家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

外界批评:这一原则通常被视为中国保护自己和盟友免受国际社会关于侵犯人权和独裁行为的批评的一种方式。批评人士还指出,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可以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内政, 这与中国所宣称的政策相矛盾。

3. 经济发展与贸易

中国原则:通过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促进经济发展,以“一带一路”倡议(BRI)为特色。

外界批评:尽管BRI为许多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但批评人士认为,它可能导致债务依赖,并增加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人们还担心环境影响以及一些项目缺乏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4. 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

中国原则:中国支持一个多极世界,并寻求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金砖国家等国际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外界批评:批评人士断言,中国参与多边组织,往往是为了实现其重塑全球治理,以更好地符合其利益的愿望。人们担心中国对国际规范和标准的承诺,特别是在贸易、人权和网 络安全等领域。

5. 和平发展与双赢合作

中国原则:中国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强调互利的经济政治关系。

外界批评:怀疑论者认为,中国的行为并不总是与其一致。例如,南中国海的军事化、强制性的经济行为,以及以牺牲东道国主权为代价来增强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战略投资。

6. 文化外交与软实力

中国原则:中国寻求通过文化交流、教育项目和媒体影响力来增强其软实力,在国外推广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外界批评:批评者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倡议,如孔子学院,经常作为宣传和影响的工具,压制批评观点,促进中国政府的有利形象。还有人对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担忧。

总体而言,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常被批评为不透明,受实用主义和战略野心的驱使。虽然它强调不干涉和双赢合作等原则,但它在实践中的行动,特别是在领土争端和经济杠杆方面的行动 , 可被视为与这些原则相矛盾。此外,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以及它试图重塑国际规范和机构以与之保持一致的努力利益集团引起了人们对未来权力平衡和维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关注。

3

●●●在21世纪的第二个25年,美中两国之间的关系是塑造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的最关键、 最复杂的双边动态之一。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前景和未来的预测:

1.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竞争

前景: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有着重要的贸易、投资和供应链联系。尽管贸易紧张和竞争激烈,但这两个经济体都从这种相互依赖中受益。

预测:经济竞争可能会加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技术等高科技行业。美国可能会继续努力将关键行业与中国脱钩,而中国将寻求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的科技。

2. 技术竞争

前景:技术优势是一个关键的战场。两国都在创新、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预测:这种竞争将推动进步,但也将导致平行的技术生态系统,特别是在5G、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网络安全问题和间谍活动仍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3. 地缘政治影响

前景:两国都希望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在国际组织中越来越多地存在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的加强联盟和伙伴关系的战略,特别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区。

预测:地缘政治格局将以战略竞争为标志,在南海、台湾有爆发点,以及通过像四方这样的联盟。这两个国家都将在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在内的发展中地区争夺影响力。

4. 军事和安全动态

前景:两国的军事能力都在扩大。美国的保持全球军事存在,而中国正在使其军队现代化 , 并扩大其势力范围。

预测:增加军事存在和活动,特别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将加剧紧张局势。有可能发生事件或冲突,特别是在台湾和南海周围,尽管两国可能会寻求避免直接冲突。

5. 全球治理与多边主义

前景:两国都旨在塑造全球治理,但往往有不同的愿景。中国寻求增加其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而美国的主张建立一种反映民主价值观的基于规则的秩序。

预测:多边机构的紧张局势将持续存在,领导层和影响力将面临竞争。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和贸易将是合作和冲突的关键领域。

6. 人权与思想差异

前景:人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争论点的批评中国在新疆、香港的政策及其对异见 者的待遇。

预测: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将继续使两国关系紧张。人权问题将是一项持续存在的挑战,它将影响到外交活动和国际观念。

7.国内政治动力学

前景:两国的国内政治影响着其外交政策。美国政策可以随着政府的变化而改变,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领导层保持稳定。

预测:国内面临的挑战,如经济稳定、社会动荡和政治领导能力,将影响双边关系。民族主义政策和公众舆论将在塑造未来的互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8. 气候变化与环境合作

前景:两国都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并根据《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作出了承诺。

预测: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尽管出现了更广泛的紧张局势。在绿色技术和减排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成为这种关系中的一个稳定因素。

4

●●●结论

21世纪第二个25年的中美关系需要用竞争与合作的复杂组合予以定义。中美之间存在战略竞争,尤其在先进技术和军事领域的战略竞争将难免愈演愈烈。但更重要的是合作,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需要中美合作。中美两国都需要更谨慎地驾驭这种错综复杂的动态,管理冲突、利用机会实现互利和全球稳定,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彼此进行更多合作而非冲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