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陈甬军:从五年规划的视角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党史中看百年”系列讲座  /  

陈甬军:从五年规划的视角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1-06-28 作者: 陈甬军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望百年历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重要时间节点上,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望百年历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重要时间节点上,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为进一步展现党在政治、经济(金融、贸易)、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及社会发展建设成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举办“党史中看百年”主题系列讲座,邀请多位权威学者,讲述党的奋斗历史,探究伟大胜利背后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甬军带来了主题为《四史学习之一:五年规划视角下的新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第二场讲座,以下为讲座实录:



核心要点


➢“决胜”和“追梦”目标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四大基本特征:目标导向、创新发展、系统平衡和实现联动开放。


➢三个维度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背景:继承历史、注重现在、着眼未来。


➢五年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探索阶段,从“一五”到“七五”;第二个阶段是驾驭阶段,从“八五”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进行新中国的建设。


➢“三新”+“一新”作为“十四五”和2035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被提出来。这是在过去十几个五年规划编制当中,反复总结经验,结合发展形势提出发展战略的一次集大成者。


➢学习“四史”,五年规划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并对于推进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朋友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的题目是五年规划视角下的新中国经济发展史。


编制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五年都要编制一份中长期规划,在形成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都要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这已经形成了传统和制度。这次”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也不例外。同时,贯穿于新中国七十多年历史的历次五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和丰富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驾驭过程,构成了新中国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党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最近发表的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为此我特别准备了这个讲座,作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四史”的参考,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从“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背景引出五年规划史


去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关键时点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的建议》,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党中央的《建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由国务院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首先,我们从党的十九大主题讲起。


习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地奋斗”。所以“十四五”规划就是根据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来制定的。


广大干部群众怎么来理解十九大主题呢?首先,在十九大召开的前夕,听了习主席讲的这个主题之后,我概括为“决胜与追梦”这五个字,这其中有三层意思。


第一,“决”和“追”是名词,它制定了我们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决胜一百,追梦二百”。第一个百年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已经胜利完成了。党中央已经发布通知,习主席将在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地宣布。现在我们进入新的时代,追梦,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记住了这两个百年目标。这是从建国以来已经完成的十三个五年规划以后发展主轴进一步延伸的发展目标。


第二,“决”和“追”是动词,意味着在前进的路上有很多曲折。所以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组建我们的队伍,要有新的方略、新的战略和对外对内的一系列政策。


第三,“决”和“追”代表了一种气质和精神状态,中华民族要一鼓作气,直达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学习“四史”是有现实的要求,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增加我们对实现党的十九大主题提出来的“两个百年”目标的信心。


其次,“决胜”和“追梦”目标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四大基本特征:


一是目标导向。经济发展要服从于党的百年目标,它会引导、牵引我们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步骤。


二是要创新发展。我们要实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实行创新驱动。现在我们有100多万亿的GDP,每年要增长5%左右,靠什么作为动能?不能依靠过去的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单纯的增加,要依靠创新。所以,创新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三是要系统平衡。我们要解决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所以,要解决平衡问题,包括地区之间的平衡,农村与城市的平衡,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四是要实现联动开放。通过引领全球化与国内协调发展,特别提出了“双循环”发展模式。


下面,我们从三个维度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背景,进一步引导我们对过去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轨迹探寻,来了解新中国经济发展史。


五中全会在去年10月份召开,通过的《建议》有三个特点:


第一,继承历史,实现五年规划与五中全会规划的契合。


有些朋友问,为什么每次都是由五中全会讨论规划的建议,是不是有什么规定呢?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殊历史事件形成了两个规律,两条轨道,它们契合在一起,形成了五年规划和建议由五中全会来讨论的这么一个政治现象。


一是国民经济五年规划实施周期正好是一个年代的十年,覆盖两个五年规划。新中国成立71年了,到今年10月份是72年,我们去年完成了“十三五”。所以,总共是十三个五年规划,用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减去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13×5=65,71-65=6年,这6年跑到哪里去了?刚刚建国时,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准备进行五年规划的编制。所以,我们五年规划是从1953年才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1957年,前面的准备时间跨度有三年;还有个三年时间跨度的是五年规划后期没有执行,几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所以,在1962年结束以后,没有继续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进行了三年的国民经济调整,到1966年才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惯例,两个五年计划正好是一个年代。我在给同学们上课时教给大家一个口诀,如何记住五年规划的起始年份和截止份呢?很好记,“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个年代是1-10年,1966年-1970年是一个,1971年-1975年是一个,以后一个个下来,就可以记住了,五年规划里1-5是一个,6-10是一个,11-15又是一个。所以,我们现在马上可以算出来,“十五五”什么时候开始?2021年到2025年是“十四五”,2026年-2030年是“十五五”。“十六五”呢?2031年-2035年,正好是我们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它规划了15年。所以这是我们新中国历史上由于规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历史事件形成的。


二是改革开放后党的政治生活走向正常,五年一次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逢二逢七的年份举行。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它对中国发展的大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治国理政重要的方式,就是对像国民经济计划这样的大事发表自己的建议。为什么到后来形成了五中全会来讨论呢?这也就是我们共产党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年份,由于政治事件而形成的时间。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四人帮在党的政治局、常委会占了重要的位置,组织上要解决问题,1977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大。以后每五年开一次,逢二逢七开,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在我们可以用“二七大罢工”这个口诀来记住,最近党史百年里有一段历史“二七大罢工”。《中流击水》这个电视剧也讲到了这些剧情,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大罢工,林祥谦烈士、施洋烈士被杀等。现在,在福建闽侯还有祥谦这个地名,过去叫祥谦公社,现在叫祥谦镇。全国代表大会逢二逢七开,2017年开了党的十九大,再过五年,也就是明年要开党的二十大。这当中一般会开6-7次中央全会,每次都有自己的任务。正好五中全会从1995年开始的那次,是当年五年计划完成的收官之年。第二年要执行新的五年计划了,今年党中央就要给它提出建议,中间的中央五中全会正好落在那一年。


由于这两个历史事件,就形成了五年规划与五中全会的契合。


朋友们,这是大家学党史、新中国史里很有意义的现象。它不是谁设计的,而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两个轨道联系在一起。去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否会讨论“十四五”规划,开始大家也有疑问,因为我们去年遇到了特大的疫情。习主席在7月份宣布五中全会要讨论“十四五”规划建议,大家觉得中央还是扭住发展不放松。


第二,注重现在,锚定发展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


编制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每五年都要编制一份中长期规划,在形成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这已经形成了传统和制度。所以,从1995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25年了。


在“两个一百年”这次和过去不同在哪里呢?过去五年规划都是讨论十年的远景目标,把它衔接起来。刚才特意讲了十九大。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定,是30年,2035年是中间的目标,在2035年初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规划就要和它衔接,把十年规划变成十五年的,到2035年的远景规划目标。所以,我们锚定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主题规定了在完成第一个百年以后进入新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学习中知道,“十四五”规划是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要着眼于未来,链接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发展阶段。


从2035年而不是过去十年的远景目标来研究,是落实十九大第二个百年目标分为两个阶段,逐步来推进论述的一个具体行动。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了解了十九大的主题,,知道为什么是五中全会来讨论五年规划建议。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历史纵深而不会平面地来看这个问题。


从五年规划史的视角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史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新中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这个东方农业大国怎么发展,怎么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应该说开国领袖拿到的是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描绘自己的远景目标。当时唯一可行的是向苏联学习。苏联是当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毅然抗美援朝,去年我们隆重庆祝抗美援朝70周年,大家都非常清楚了。所以,农业人口为90%的一个新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进行各个方面的准备。


1. 我们在财力上要准备,国民经济、战争的创伤,要通过建设来弥补恢复。


2. 我们需要经验。当时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先在东北搞了计划经济。1948年东北最早解放就成立了东北计委,东北有当时留下的日据时期的工业基础,可以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编制和执行。


3. 我们要准备了大量的干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在1950年在华北大学基础上重新命名,为新中国培养马克思理论人才和财经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技术人才。同时,派代表团到苏联去学习,讨论苏联对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援助。应该说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无论在全球还是当时的东方阵营有了很大的加强。所以,当时与苏联通过多次谈判,确立了在中国以156项项目为中心,进行工业化建设这么一个方案。


所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以这156项限额以上项目(一定规模才算,小的还不算)为基础的。当然,里面有很多过程,开始有140多项,后来加了十几项变成156项,后来又加了几项,变成166项,但传统的我们还是叫“156项”。1951年开始编五年规划,到1955年编出来。开始成立了中央财经委员会,后来东北计委那批人又调到北京成立国家计委。后来的总理朱镕基、人大的老校长袁宝华等就是从那时候从东北回到国家计委工作的。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二次会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应该说一五计划执行得非常成功。1952-1957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达到18%,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台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鞍钢的改造、在西北地区的多台水电站,还有大量的机电工业就是在那时候开始布局。最重要的是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工业管理的人员和干部,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都有在东北工作的经验,比如江泽民、李岚清、李鹏等等。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


“一五计划”的成功激励了我们领导人和全国人民更快地向社会主义进军的信心,这样在1958-1962年计划编制和执行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草案,但当时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大炼钢铁,以“赶英超美”1500万吨钢为目标来定计划,带来了工农业生产比例的失调。钢产量定下来以后需要多少钢厂,多少基建配套,要多少工人,这些亟需解决。而后从农村大量招工,那时候只要介绍一下就可以进工厂了。大量职工进厂要粮食,怎么来解决?搞了统购统销,加征统购的粮食。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农业比例的失调。


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大起大落,平均五年增长0.65%,最高时32%,最低时为-31%。1958年、1959年增上去,1960年、1961年降下来。一看到这样的情况,中央果断采取措施,1962年初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从1963年开始,中央决定,在1963-1965年再用三年时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所以这三年就没有搞五年计划。


有人说“二五”计划搞了八年,这也是一种说法,但我认为既然是五年计划,到1962年就截止了,1963-1965年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时时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是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农业与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所有制改造方面的过快过急进行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这是“二五”的情况。


共产党执政以来,新中国这个东方农业大国怎么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需要进行探索,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前面两个五年计划比较,“一五”比较成功,“二五”有比较沉重的教训。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


总结“二五”的经验,“三五” 本来要以农轻重,农业为基础来安排,但因为基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认为可能要发生战争,我们国家的经济体系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最高领导人看到总参报告以后,对国家计委原来的计划思路进行了大的调整。重点转为进行三线建设。把中国分为三个区,特别是在云贵川和河南、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重点进行三线建设,把一些沿海地区的工业、大学、科研院所放在那里。今年,我们看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卖了60亿票房,襄樊的那个工厂现在成为打卡的网红点,那个就是三线的工厂。几千工人在那个山沟里,除了火葬场没有,其他配套都是全的。三线就是准备战争的时候,国民经济能够自我循环。


十几年前在四川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去看了东方汽轮机厂。这个厂和东方锅炉厂就是在“三五”时期建的。当时花了700多亿总投资里将近400亿进行建设,每个省自己搞小三线,这就成了“三五”计划的中心,一直延续到“四五”的前期。三线建设客观上改变了我国工业的地区结构,东西部生产力布局进行了调整。


当时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三五”期间取得一些重大项目的成功。比如,1959年在黑龙江萨尔图地区发现油的痕迹以后进行钻探,1963年大庆油田试喷成功。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专项,1959年开始启动。去年我到青海的金银滩去看,才知道在青海金银滩建设了制造原子弹的工厂,现在是“中国原子城”。这些项目都是通过国家专项的组织形式,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当时在甘肃的金川发现了镍矿,由于中国的镍要进口,就组织了会战。但因为当时粮食不够吃,这些重大的项目都面临着停产,上千个工人粮食不够吃,国家又组织粮食调用,保证这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所以,“三五”是一个重点建设为主的情况。在进行三线建设的同时,文化大革命爆发,对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6年)


由于我们社会主义的体制,包括原来重大专项的执行,在“四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增长还是保持平均7%左右。但当时也有波动,因为搞计划经济,全国的经济总量指标是由国家来统管的。我1972年高中毕业时,同学都不能到工厂,都分到大集体企业。因为当年三项指标突破。一是职工总数5000多万人,突破了,国营企业不能再招工;二是工资总额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工资也还由上面来管;三是粮食的统销数字突破了,没有那么多粮食来保证新增加的工人。


当时我是个中学生,当时心里想,还有这么一个指标突破吗?这个心中的疑问为后来研究我国经济提供了研究动力。后来在国家计划委员会看了材料之后才搞清楚,这叫计划经济下的“全国一盘棋”,总量指标突破的话,任何招工指标,任何投产的项目要全部停下来。所以,学生只能分到大集体、小集体,那是城市自己办的工厂,不纳入国家计划,国家不提供原材料,不纳入劳动工资,工厂自己销售产品,自己周转。当然,现在已经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了,这个词有的年轻人就没有听到过了。


总之,“三五” “四五”在“一五”156项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完整独立工业体系的建设。比如,四川的攀枝花发现了铁矿,但当时经过反复的探讨,认为攀枝花铁矿可以运出来,工厂应该建到乐山好一点。但领导坚持攀枝花建设,攀枝花这个城市完全是因为这个项目、这个矿的建设而形成的。通过这些建设客观上扭转了中国的工业布局,奠定了国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


1965年12月,(左起)程子华、李井泉、邓小平视察攀枝花钢铁基地。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


这个时期很重要的事件是文革的结束,进行了现代化建设。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当时,我刚刚考上大学,那个冬天的12月两件大事,12月15日是宣布中美建交,12月22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公报提出要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我感到一个新的时代要开始了。但在当时的1976年-1980年的五年计划前期也产生了问题。正是因为想把文革当中耽误的时间追回来,我们搞了一次“洋跃进”。就是在中国要建十大钢厂,十条铁路,多个港口。这个“摊子”铺下去,很快发现国力不能承担,国民经济的基础不足以承担这个“洋跃进”的计划。所以,后期又进行了调整,这给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也留下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就是要按照客观的经济发展阶段,实行按比例发展,按国民经济固有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经济建设。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连续五个“一号文件”颁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苏南、温州一带成为样板,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原有的计划体制逐步打破,原来国有工厂完全听命于上级,现在给了它一个自主权,把原来的生产计划完成以后,新的一块产量可以自己到市场价卖,买来的收入归工厂。企业自主权增加以后,后来又搞了承包制,提高了职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同时,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当时,谷牧率领代表团到欧洲访问以后,向党中央传达了国外的情况。大家感到中国在搞文化大革命期间,“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得很快,先进的技术、市场体系、管理技术。所以,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基本的基调,在深圳、厦门等地建立了四个特区,1985年谷牧同志成为分管对外开放的副总理,推进了14个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吹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波浪潮。


四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有三个波峰,它就是在劳动力增长、固定资产增长以外的由于体制变革和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一波峰就出现在1981-1985年这一阶段。所以,我把六五计划称作为改革开放元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


这个时期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当时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当然,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当中,也走了一些弯路,比方说,怎样才是“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体系”。1985年开了“巴山轮会议”,国外来了很多经济学家坐在重庆到宜川的船上和我们中国经济学家和一起讨论,匈牙利的科尔内提出来宏观调控有四种模式,私有和公有,计划与市场,互相组合起来,就有四种可能性。过去我们是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它可以改为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这在当时对中国整个改革的影响力量非常大。1985年9月份开的会,10月份我在人民大学就听到讲座传达了这些信息。当时我是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正好在北京调研,一天晚上就在人大一个比较旧的教室里听一个与会者讲“巴山轮会议”。过了半个月我回到厦大也开讲,把它讲了一遍,很多老教授都来听。中国走间接宏观调控的模式,实际就是我们后来探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个方面。


当时还探索了市场经济很多的做法,比如重开股票市场。旧中国就有股票市场。大家看电视剧里蒋介石在上海当然过股票市场经纪人,后来才被孙中山叫到广州去应对陈炯明叛变。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当时很多人对重开股票市场心存疑虑,小平同志说:可以先试,不行关掉就是了。小平同志就有这个魄力。我记得,当时上海先发行了四张股票,有大小飞乐。开始大家都不相信,党组织领导动员党员来带头买这个股票,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吃不准,但党员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行。后来,发现这个股票能够挣钱,就开始抢购股票。1992年在深圳爆发了著名的810购买股票认购证事件。所以,这两个极端反映了股票市场刚刚出来时的状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和国际市场接轨的资本市场,“七五”计划时是重点的推动阶段。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


“八五”时期很重要的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还确立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决定。刚才讲了,计划和市场到底是怎么关系,我们那时候读研究生经常探讨争论,论文也是围绕这样的问题。最后经过小平同志南巡以后定论。所以,第八个五年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执行得非常好,也是新中国成立 “一五”以来,经济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


第九个五年计划这个时期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受到外界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中国领导人采取了坚定的措施,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香港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等,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也采取了比较好的措施,来实现经济过热带来的“软着陆”。“软着陆”是什么意思?飞机在飞的时候,速度很快,经济增长了百分之十几,让它一下子冷却下来,收缩投资,就会一头扎下来,叫“硬着陆”。所以,要慢慢降下来,让它“软着陆”。在这两个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最有代表性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的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对香港的港币进行攻击,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顶住了这个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第九个五年计划增加了亮色。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第十个五年计划是在进入新的世纪后开始的,计划的制定程序也更加规范,在2001年3月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实际上从1995年开始,就是五中全会讨论,党中央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这个建议,以当时的国家计委为主,制定这个规划纲要,最后提交到第二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要通过这三个进程的政治程序来完成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法律程序。


“十五”时期一个很重要的成绩是加入WTO;同时,为了解决发展差距的问题,把地区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里,实施了第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高等学校进一步实行了扩招,过去都是精英教育,从1999年扩招以后,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今天2021年的高考刚结束,现在高考录取率已到了60%-70%,当时是在百分之十几。通过大学扩招为新世纪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为这几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劳动力。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十一五”根据经济体制的变化把计划改为规划。这一时期,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了7.5%。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农村转移劳动力有4500万人,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过程。刚刚建国时,中国的城市化率是10%,天津、上海有一些民族工业,东北有一些重工业,大量是农业人口。因为实行了计划经济,特别是有个户口制度,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转移。所以,到了1978年,城市化率是18%。改革开放以后,2000年翻了一番达到36%。因为“农民工”可以自由地流动,向大中小城市迁移。当时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进入小城镇,进入大中小城市。所以,城市化率不断地提高。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还没有完全实现市民化,现在我们还要继续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十四五”规划里提出来,60%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要达到65%,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现在大概48%左右,与城市化率差了十几个百分点,这是我们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第十二五年规划很重要的成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在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的基础上继续高歌猛进。这一时期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到现在又增加了更多的地区战略。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抓住中国的供给结构与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结构供求正好搭配的时机,及时推出,到今年已经七年多了,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中国以及今后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引领当中提供了很好的机制和平台,这个倡议是在2013年秋天首先提出来的,习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提出“一带一路”这个概念。2015年,在博鳌论坛上发布了第一份政府白皮书,提出了具体构想,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和“五通”原则。这是“十二五”期间一个重要的亮点。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大家比较熟悉,刚刚完成,最重要的是根据党的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间完成。还有二十几天,习主席将会宣布。在二月二十五日脱贫攻坚已经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十三五”规划期间里最重要的成就是完成了脱贫攻坚这个战略性目标,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现在正向新的发展阶段前进。


总结一下。刚才讲的每个五年里面都有很多故事。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时缺乏经验,从1950年搞到1955年。所以当时有“五年计划,计划五年”这个说法。后面有几个五年计划,遇到特殊情况,有几次大的调整,有几次小的调整。我把它分为两个阶段,探索和驾驭这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探索阶段,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时有“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怎样探索发展道路,摸索发展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驾驭阶段。从“八五”时期开始,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后,就能自觉地驾驭这个客观规律,进行新中国的建设,通过五年规划来引领这个建设阶段。


从五年规划视角看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我觉得五年规划有十个方面的经验,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


1. 正确处理当前发展阶段与长远发展目标的关系


新中国建立以后,全国4.5亿人民,一心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愿望非常强烈,但国家底子还比较薄。所以,每个阶段如何确定目标,这个发展节奏需要规划,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愿望,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中国当时是农业国,农业所占的比重,技术和资金缺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根据这些特点来逐步发展。


2. 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原来说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点,后来说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但在市场当中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制定五年规划来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不是不要规划,不要计划,我们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更有弹性和战略性指引,但规划还是要有。


3.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从1978年到1992年,我们重点抓了改革,对原来计划体制进行改革,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央领导多次讲,改革开放是关键的一招。在这方面,五年发展规划就与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当然,这里面也有探索很多的路径,刚才讲了股票市场的故事。还有1988年的价格闯关,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原来计划价格是国家定的,怎么回到市场上去,当时看了外面很多经验,1988年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进行价格改革,放开以后让市场来决定,最后形成一个市场供求来决定价格。


这个讲起来经济学教科书上是有的,但政治局会议《关于价格改革的初步决定》一出来,全国就发生抢购,物价指数上涨了20%-30%,于是马上紧急叫停。后来采取了价格双轨,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同时并存,然后慢慢通过供求的变化,计划价格范围越来越缩小,让市场价格在90年代以后就并成一轨了。这是改革当中的一大探索创造,世界上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经济学教科书上就教放开价格后,供给马上就会出来,但是并没有没那么简单。苏联、东欧国家也用了这个办法,带来很多的问题。现在回过头去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中国总体上解决得比较好。


4.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是个大国,一个计划想统揽全国证明是不可能的,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五年规划的重点是方向的引领,比如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都是全国统一的。但具体发展的步骤,具体的项目、措施要根据地方的经验,地方的需要来进行,而且,这样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5. 正确处理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的关系


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一二一,齐步走”看起来会公平,但损害了效率,大家拿的工资都一样,三十几元,二级工,住什么房子,到时候分配,缺乏效率,没有激励机制。工厂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部上缴,需要资金再向局里打报告,比如修个茶水炉也要打报告,这样企业不可能有积极性。后来搞了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可以留下一部分产品去销售,收入就归企业支配,这就“活”起来了。这种平衡与不平衡有历史文化的原因发展的,有前有后。所以,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开始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到一定阶段再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这次“十四五”规划,对我老家浙江提出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城乡之间的差别,各个地区的差别要得到相对的平衡。浙江城乡收入比例是1:1.96,城市没有超过农村两倍,但这是全省拉平的,还有浙西南和浙东北之间的发展的差距要控制在一定范围,现在正在做这个事儿。八十年年代一部分人先富,后来带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2035年远景目标里提得很清楚,共同富裕要看得见的实质性进展,走出共同富裕的一大步。


6. 正确处理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有一段时间,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基本上自己独立自主地进行建设。后来改革开放,融入到国际市场,加入到全球化行列当中,发挥了比较优势,中国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要进行新的发展,必须继续利用好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和国内市场的联动发展,构建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7.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基础,但还有社会事业,卫生、医疗、体育,健康等方面要同步发展,所以,后来国民经济计划就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8. 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现在大家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的增长。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这方面有沉重的教训。十八大以后,党中央采取了得力的措施,生态环境已有很大的变化,要继续执行这个方针。


9. 正确处理规划引导与发挥人民创造性的关系


这是辩证统一的。规划是方向、目标和总纲,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有很多创新性的方法,规划有时候没有提到,有时候提出了新的方向,要进行培植。比如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那时候没有任何规划,江南的乡镇企业过去就是社队企业,农机维修厂修拖拉机的。后来一看城市里缺乏电风扇,缺乏轻工业品,所以利用星期天,上海的老师傅过来教一教,就开始生产电风扇,这样很多工厂转变为乡镇企业,弥补了当时人民群众消费资料供应中的缺口。国家当时没有任何计划。所以,小平同志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评价给我们上了一课。就是要处理好计划与人民群众创造性发展的结合问题。


10.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规划规划,挂在墙壁”,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现在大家都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得好。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有个苏州校区在那里,非常漂亮,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它的规划一经审定以后,任何人不准修改,要修改要经过中新理事会。这个理事会是由两个国家的副总理当理事长,所以避免了很多城市出现因领导换届导致规划建设多变的情况。比方说,这个市长一上任就改一下,那个书记一来又改一下。这是小的城市规划。大的发展规划也是这样,不能因为某些人的偶发因素来调整制定好的规划。


因此要加强党的领导,由共产党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考虑全国人民发展利益来制定,这样规划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发挥它的作用。


我简要总结了这十条。如果需要进一步深入,可以和大家进一步探讨。


“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结构与基本内容


五年规划经过多次编制以后,程序都很成熟了。首先在去年党的五中全会通过了二万多字的建议,然后国务院特别是国家发改委组织班子编制了七万多字的“十四五”规划,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成为法律文件执行。


这一次的“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十九篇构成。


第一篇讲总论,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效,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是个总论。


下面是分论,一共十七篇,讲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和工作措施。最后一篇加强党的领导。这里简单讲一下总论。


第一篇里讲到了发展环境、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高度浓缩了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在“十三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万亿,虽然遇到了疫情,中国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里唯一正增长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比重继续改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所以,“十四五”主要战略思路,是根据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提出来的。习总书记不断调研,全党上下不断讨论,形成这样的战略思路,就是“三个新”:由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来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特征是实现共同富裕,又提出来新的一个“新”,以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发展新目标。所以,“三新”+“一新”就作为“十四五”和2035年发展的最重要战略思路提出来了。这是在过去十几个五年规划编制当中,反复总结经验,结合发展形势提出发展战略的一次集大成者。我们现在学习的时候一下,也可以和前面的十三个五年计划结合起来探讨。


“十四五”还提出了20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为两类:一是预期性的,二是约束性的。预期性的,就是通过采取措施,到那时候基本会达到。如更高的GDP、城市化率等。约束性的主要是绿色生态,环境和安全保障,还有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我们文化程度。这里边也结合了过去的一些发展目标制定的经验教训。过去我们五年计划时经常以钢产量作为重点,以GDP增加多少作为重点,来进行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这种以单一指标进行配置的方式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现在的GDP指标规定比较宽泛,表述为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结合当时情况视情而定。同时强调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进一步对外开放。要做好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工作。新发展理念,就是过去讲的“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十四五将创新放在具体工作重点的首位。


重点讲一下新发展格局。过去,我们是以国际大循环为主,现在要把过去以国际大循环为主的“8”倒过来,大圈表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流量大、规模大,小圈表示国际循环。大家会问有什么依据呢?这就是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八十年代年我在国家计委工作时,1987年经济研究所的王建提出来要实行国际大循环,“两头在外”,得到了当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后来就形成了沿海开放战略。这适应了当时中国经济的特征,就是劳动密集型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可以加入世界产业链条里的特征。在全球化范围内,全球性资源配置当中,中国以劳动力作为一个比较优势来加入全球产业链条。所以,中国沿海地区就看到了“两头在外”,外面的原材料进来在这里生产,然后再出口到欧美地区。这个模式搞了二十多年。这个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由当时的情况决定的,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通过这个过程,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发展,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特别是制造业水平逐步提升,这在这次疫情当中就看得比较明显。去年下半年,全球由于疫情对我国需求增长很多,中国就接这个单子,今年1-5月份,又增长了30%,中欧班列去年1.3万列,今年上半年又有几千列。但还是要看到今后重点还是在国内循环上。但是再用这种国际大循环模式就不可行了,就要调整了,所以,去年5月政治局就提出来要构建“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国内的产品今后主要在国内循环,当然我们还要进口,上海有进口博览会,进口先进的原材料来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转型,特别是一些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和材料,包括一些重要的智力产品。


去年夏天我提出倒8字型“双循环”模型,现在很多地区都在用了,沿海地区都认为他们处于国际国内循环的枢纽、交汇点。意思都是一样的,习主席在去年11月庆祝浦东改革开放30年也说了,浦东就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交汇点。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上个月在海南国际消费博览会开幕式上就讲,如果把“双循环”当作一个倒过来的“8”字型,海南就处于这个“8”字型的中间。给大家看看这倒8字模型图示。



当然,这理论模式现在仅仅是提出来,要真正形成发展模式,要在十四五起步,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十四五”期间要破题。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对复杂事物的高度抽象,一旦证明它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模型认识这个复杂的事物。在研究当中叫做“抽象法”,也叫理论模型法。


新发展阶段,就是进入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发展理念就是以创新为首;新发展格局,就是“8”字型倒过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结合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注意到,特意在2035年远景目标里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大家可以看出,“更为明显的”定语肯定是后来加上去的。有关领导就觉得这个实质性进展份量不够,再加上去一个定语。因此习主席说,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要求和举措。这样的表述在党的全会中间还是第一次。


因此,我们要知道发展是为了什么,增长是为了什么?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个共同富裕不是“一二一,齐步走”,可以有一些差距,但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多个阶层之间的差距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包括基尼系数。世界上很多中等收入国家掉入“陷阱”,人均GDP冲不上去,进入不了高收入国家,就是在贫富差距上产生了比较大的问题。所以,这次中国“十四五”规划里把它提出来了。


三个“新”,构成了《规划》内容的逻辑主线。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这构成了我们“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和基本框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


从五年规划的视角学习“四史”的特点


前面把十四个五年规划讲了一下后,回到我们的主题。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来学呢?习主席提出来要学“四史”,我觉得五年规划是个很好的平台。


习总书记指出:“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时间跨越了近70年,对于推进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刚才我们讲了整个过程,虽然还是比较粗的,但却可以起到窥斑见豹的作用。


从五年规划的视角学习“四史”有几个特点:


1. 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五中全会研究五年规划建议,还有四中全会,研究讨论政治问题,前年的四中全会讨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当时提出来,我国在13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当时我用了一句口诀“一面红旗+四梁八柱”,就把这13个方面记下来了。“一面红旗”就是党的领导,“四梁八柱”就是前面四条最重要的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八柱”到最后“一国两制”。我国已建立起这么一个基本体系,五年规划就是这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集中体现。这是规划的编制。规划的执行,有的执行的好,有的执行的比较差,有的中间有很大的波动,这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所以,五年规划是个窗口,我们可以从中观察这个治理体系是否完善,治理能力是不是能够适应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需要。


2. 五年规划的执行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的事项,重大的项目,十四个五年规划,特别是已经完成的十三个里面,如156项、“两弹一星”,青藏公路、成昆铁路的建设等,都是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完成的。去年疫情的防控,大家也看到了,实际也是发挥了 社会主义制度力量集中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五年规划的学习、研究来探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内在机制,理解制度的优势。



3. 五年规划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忠实记录


马克斯、恩格斯在分析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时,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会带来社会重要的浪费,是产品相对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所以,他们设想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要通过一种有计划的形式来发展国民经济,这是最初计划思想,实际在西方经济理论里,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怎么用数据工具和计划方式来实现人类最佳的资源配置。所以,计划经济思想也不是完全来源于马克思,也来源于很多其他经济学家的理论。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进行了实践,1928年搞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又搞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为在二次大战当中抵御德国的侵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功勋坦克T-34,现在每次红场阅兵T-34坦克都要出来。那谁生产的?就是在这两个五年计划建设成的兵工厂生产的。所以,二战以后,这个模式成为很多国家的学习、仿效的形式,中国在50年代初建国以后自然要探讨学习它这个方式。


后来面临社会化大生产,消费不断的多元化变化的形势,计划经济固有的两大缺陷暴露出来,一是信息机制不灵,企业怎么能收集到那么多人的消费需求呢?由国家计委一个楼里做的计划,现在年轻人变化的需求,你把它收集上来,计算机来用个方程编生产计划,再下发到工厂,工厂再生产出来,3个月过去了,5个月过去了,需求早就变化了,黄花菜都凉了。第二缺乏激励机制,工人工厂都是按计划生产的,拿固定工资,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所以,从50年代开始,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首先从东欧国家开始,中国从1978年开始经过四十年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中国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五年计划历史,忠实地记录了中国走过的道路。朋友们想想,是不是这样。


前几天有一篇重要的文章题目是《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我认为这个题目应改为《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更合适。社会主义是个学说,是个理论,经过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一百年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政权,进行建设,把她变成了人类活生生的现实,所以说是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小平同志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以,我把那一次开始的五年计划作为我党自觉驾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起点。我们现在重点已是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规划引领,克服市场的缺陷,“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进入了新的理论发展阶段。


发展步骤,开始“两步走”。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总理提出来“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设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又从国内发展的现状出发,把现代化目标调整为70年时间跨度的三步走。第一步,1981-1990年翻一番。第二步,1991年-2000年再翻一番。第三步,再花50年时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现在党中央把这个三步走里面,又细分成两个阶段,就是刚才讲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再用30年时间,2035年作为中间的节点,到2049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所以,五年规划历史也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发展的目标演变和发展步骤的演变。


4. 五年规划是串起新中国发展历史重大事件的一个述事“主轴”。


新中国波澜壮阔72年,可歌可泣。新中国发展的大事尽在各个五年计划、规划进程中得到体现。全国涌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很多事迹,五年规划就提供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个述事“主轴”。比如156个项目建设,现在很多项目还在;“两弹一星”,原子弹工程的组织;建设经济特区,加入WTO;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这些重大事件都在共和国的五年规划里得到了体现,可以串起来进行叙述。五年规划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一同起步,为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发挥了重大作用,也成为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了四个部分,细心的朋友听出来了,它和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都精密联系在一起。是党史中研究共产党治国理政一个重要平台,重要机制。新中国史,大大小小的事情非常多,可以通过对五年规划、五年计划的研究来掌握它的发展脉络,特别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在五年计划很多项目当中。改革开放史,也可以从五年规划中间寻找发展脉络。


社会主义发展史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前后发展了500年。开始它是一种理论输入到中国来,中国人民拥抱了它,但是通过实践更加丰富了它,发展了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道路。所以,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习总书记说:“学史而明理”。要明确这个道理,规划里有很多的案例,这个就是指刚才讲的十四个规划编制的过程,执行的实践;“学史而增信”,通过学“四史”增强对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现代化国家,实现“二百”目标的信心。这个五年规划历史是个很好的“教材”。我们可以追忆历史,展望未来,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讲这个课的重要目的。


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内容没有展开,对有些问题也需要新的研究,进行新的学术上的探讨。不管怎么样,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迈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步伐,前进在现代化的大道上。历史上各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者,过去的老前辈,一定会为这个感到宽慰。


中国人民大学也是五年规划制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过去我在国家计委工作,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的时候,人大的李震中教授都会坐在主席台上。当时的国民经济计划系也培养了很多毕业生,当然后来转型了。这些老同志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以前在国家计委工作时的领导陈先同志(现在已去世了)等许多领导和同事,一辈子呕心沥血编制和执行历史上的五年计划。我这个讲座也是向他们表示敬意的一种方式。


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讲座就讲到这里,感谢朋友们来参加这个很有意义的一次活动。我们有机会再见,谢谢!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