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G20峰会简评:各国面临“信任赤字”,是否履行宣言承诺有待观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徐天启  /  

G20峰会简评:各国面临“信任赤字”,是否履行宣言承诺有待观察

发布时间:2022-11-18 作者: 徐天启 

2022年11月16日,全球瞩目的第十七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闭幕,本届为期两天的G20峰会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次完全恢复线下进行,各国领导人都希望能去会场找到一些新的灵感,了解彼此的观点,商议一些当前至关重要的事务。

作者徐天启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2022年11月17日腾讯财经《灼见view》


image.png


2022年11月16日,全球瞩目的第十七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闭幕,本届为期两天的G20峰会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次完全恢复线下进行,各国领导人都希望能去会场找到一些新的灵感,了解彼此的观点,商议一些当前至关重要的事务。


会前,外界对本次G20峰会既充满期待,也满怀担忧。充满期待是因为,占世界经济总量85%主要经济体之间的领导人之间终于有机会齐坐一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满怀担忧是因为,本次会议召开背景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全球经济复苏再度乏力三重重担,部分成员国之间对抗情绪严重,本届主办方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会前坦言他正在主持历史上“最艰难”的G20峰会。会中,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又险些爆发导弹事件危机,外界一度担心峰会最终是否还能达成一个宣言。


幸运的是,尽管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会各方最终还是达成了一个宣言。从积极的方面看,与会各国领导人还是找到了一个机会坐下来,至少愿意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能够在一些大的目标上形成共识,是本次会议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要看到,现在全球各国之间都正面临政治“信任赤字”,以及经济难复苏的困境。尽管大部分国家都觉得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国际合作才能解决国内、国际的诸多问题,同时又生怕本国在多边或者双边合作当中吃亏了,本国国民的怒火向自己头上倾泻。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尽管“最艰难”,但本次峰会还是富有成效,最终形成的领导人宣言中形成了52条共识,数量上看与往届相近。从具体内容上看,其中特别强调了“推进强劲、包容、韧性的全球复苏以及创造就业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应了本次峰会“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


具体来看,宣言重点强调了“支持可持续复苏,各国承诺加强宏观政策合作,防范下行风险和负面外溢效应。”提出“适当调整货币政策收紧的节奏,确保通胀预期稳定,降低跨境溢出效应。”——这是对近期一些发达国家连续加息造成国际金融困难做出的回应。


宣言提出“欢迎各国做出自愿转借总计81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的承诺”、“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其到2020年每年联合动员1000亿美元并将该年度目标延至2025年的承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宣言中的内容更像是一种倡议,宣言中次提及“各国自愿履行”,特别是对发达国家来说,会多大程度履行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需要我们谨慎观察。


本次会议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合作性事件,例如雅万高铁试验运行,雅万高铁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小时,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当中的旗舰项目之一,汇聚了中国、印尼两国人民共同的汗水与智慧;印尼本身是新能源产业链中重要资源镍矿的主要生产国,在此次峰会大量使用进口或外商制造的新能源车辆帮助与会人员通勤,成为会场上靓丽的风景线;3年疫情未见之下,各国领导人双边会晤紧锣密鼓地进行,让世界看到了未来各国修复“信任危机”的可能性希望。


总的来看,本次G20峰会,更像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风光美丽的小站,正如旖旎的巴厘岛一样,各国人民都在渴望一个他们期待的美好未来,但是又不得不在彼此日益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努力寻找合作的可能。最明显的体现,莫过于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有能够亲临会场参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被一些媒体恶意谎报而“被住院”,本次宣言中还出现了“绝大多数国家”这样的描述。可见当前各个经济体,特别是大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彼此的不信任以及博弈状态恐怕难以通过一次会晤解决。但无论如何,各国元首之间能够线下会晤,能够面对面说得上话,就是一个好的现象,大家都这远比互相维持孤立对立的状态好。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