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中国确定性VS世界不确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文  /  

中国确定性VS世界不确定

发布时间:2021-03-16 作者: 王文 

如果有人告诉你,投资1元钱,100年后能收获100万亿元,这意味着年化收益率38%,是股神巴菲特过去50年年化收益率的2倍。你会投资吗?没有人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持久的稳定收益率,但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文刊于2021年3月16日《环球时报》英文版。


本文在报纸版面


如果有人告诉你,投资1元钱,100年后能收获100万亿元,这意味着年化收益率38%,是股神巴菲特过去50年年化收益率的2倍。你会投资吗?没有人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持久的稳定收益率,但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有人曾把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当做公司创业,1949年建立新中国比做上市,1978年改革开放意味着国际化,再把2020年GDP比做市值。那么,这家市值是100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公布未来15年规划时,投资者会关注吗?稍有远见的投资者都会看好这只股票并长期持有。


正是这个原因,我强烈推荐变局专栏的英文读者们精读3月1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9个部分,65章,6万多字,详细地记录了中国新百年征程第一个5年以及相对长远的15年目标、方针、路径与实施方案。


至少有三个关键词,相当重要。


一是“高质量”。《纲要》没有提出未来5年具体的经济发展目标,而是说“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但5年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须从60.6%提升至65%,研发经费须年均增长7%,单位GDP能耗须降低13.5%,人均寿命须提升1岁等等代表着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却有实实在在的规划。这告诉全世界,中国发展不再过度追求速度,而是追求质量,并为此扎实地采取措施、方法与路径。


二是“防范风险”。《纲要》里明确谈到了国内与国际环境的许多风险。世界进入了动荡变革期,而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疫情风险、社会风险、金融风险、供应链风险、返贫风险、环境风险,都有可能出现“倒灌”、“并发”与“倒退”的可能性。这正是《纲要》呼吁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的原因。这反映了中国决策层的谨慎、稳健与战略自信。


三是“务实改革”。《纲要》里对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乡村振兴、城镇化、区域协调、文化软实力、绿色发展、高水平开放、国民素质、民生福祉、安全、国防、法治以及祖国统一等17个方面做了相当细致的规划,最后还做了规划保障体系的设定。《纲要》没有唱高调,而是重细节,讲步骤,求务实。


当许多国家都不确定5天、15天以后的政策时,中国希望用最具可行性的规划表达未来5年、15年的确定性,为世界输出相对稳定的预期与相对可测的方向。


如果研究1952年第一份五年计划以来的所有国家的发展战略计划,会很容易地发现,中国五年规划是全世界甚至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持久力、兑现程度最高的国家政策规划。这么良好的历史记录还有什么让人忽视对新一轮《纲要》的研读呢?


事实上,正是过往西方缺少对五年规划的深度研究,才产生两类极端的情绪,一是对中国发展威胁感的恐惧,二是对中国崩溃破坏力的诅咒。实践不断证明一些西方观察者们的错误,而下一轮重新预测中国的新起点,或许可从《纲要》研读开始。


正如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1999年出版《所知世界的终结:21世纪的社会科学》中所说,21世纪应该比20世纪所知道的一切更有开放性。如果这种逻辑是可行的,那么,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需要评估,未来5年、15年,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到底是该拥抱,还是去拒绝?到底是长期持有,还是选择放弃?这考验着西方对中国的战略新智慧。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