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十位智库学者多角度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文  /  

十位智库学者多角度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3-12-14 作者: 王文 贾晋京 刘英 蔡彤娟 李珊珊 刘锦涛 徐天启 鲁东红 马勇 陈修豪 

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看?明年的经济工作怎么干?该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且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智库学者们如何认识。


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看?明年的经济工作怎么干?该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且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智库学者们如何认识。


5ddfb8df0ac17a3864265d53db9e6c5e.jpg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image.png


经济复苏,人人有责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4778字新闻通稿中,字字珠玑地讲述了中央决策层对当下经济形势的最新思考与下一年的具体举措,更是直面不少人在茶余饭后吐槽经济低迷的困境与焦虑。


经济的真实情况,中央是了解的,但要复苏经济,决不只是中央的事,而是需要全民万众一心般的努力。简而言之,经济决策层要“统筹”,地方政策要“落实”,民众要“多做”。


新闻通稿用了9次“统筹”,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可以看出,2024年,中央决策层与相关部委的任务会更重。只有强化政策统筹,才能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新闻通稿中用了15次“落实”。除了重要讲话精神与二十大的落实外,点到落实的还有6项,“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总的目标,就是要“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从这个角度看,2024年是典型的“落实年”。


这方面,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的话很重,用了四个“落实”态度的明确要求,即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见,中央对近年来一些地方与干部的“不作为”现象是深恶痛绝。


不要以为老百姓没什么事好做。针对当下社会那些“躺平”之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一句话是对全体民众说的:“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总之,经济复苏,是每个人的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真的是到了人人都该出力的时候了。


image.png

提高认识、调整结构、用好抓手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把握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可以用“提高认识、调整结构、用好抓手”来概括。


“提高认识”针对的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理解。当前中国经济是在面临危机抑或只是面对困难?是必须找到新的路线还是仅需克服“路障”?是挑战大于机遇还是机遇大于挑战?解决这些基本认识问题,是作出政策选择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回答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是暂时性和局部性的困难,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并非系统性的经济危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如果说“提高认识”面向的是中国经济的认识论,“调整结构”面向的就是中国经济的世界观。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需要中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此,政策设计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这个基调。


方法论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置的2024年重点工作的九项任务,我们可以用“用好抓手”来把握。九项任务其实分为各有三项工作的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工作的基本面,即供给侧、需求侧以及政府作用。


二是经济运行的“支撑足”,即对外、对内、产业。


三是侧重提高的方面,包括区域、环境、民生等。


第一个方面的主要抓手是对供给需求两侧的新增长点进行大力支持,以及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第二个方面的主要抓手是在基础设施、保障房、高标准农田等建设性领域扩大投入,并着力化解风险。


第三个方面的主要抓手可以概括为“价值实现”。例如城市更新行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人口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如何释放改革红利促增长


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掌握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内涵是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明年是建国75周年,要以深化改革释放红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宏观调控改革上,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只看速度,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唯增长而大水漫灌,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力度,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将七大政策协同发力,防政策互博,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协同性。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在科技产业改革上,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货币政策提出要用结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占比超40%的数字经济的发展。


在重点领域改革上,要深化房地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二次房改让对GDP贡献达25%的房地产业走出新模式,焕发生机与活力。在地方债问题上,要调整优化中央与地方的债务结构,创新债务处理方式。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金融机构风险,坚决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在国企民企改革上,要真刀真枪深化国企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于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解决80%以上的城镇就业、技术创新贡献超70%的民企,不仅要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促进民企发展壮大,而且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抑制民企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天花板,对民企扩大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激发民企积极性、创新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落实改革举措。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夯实现代供应链、产业链体系。


image.png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找准发展中心与方向


蔡彤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宏观研究部主任


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近期,IMF、标普先后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调高至5.4%,2024年上调至4.6%,表明国际机构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然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但仍面临挑战。在这个时点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更重要的是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宏观政策一向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今年会议提出“五个必须”,特别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定位到了“最大的政治”高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精准合理的宏观政策,离不开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会议特别指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宏观政策主要就是财政与货币政策,也是明年经济工作重点领域。在此次会议通稿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单独成段,足见中央对这两大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


财政政策上,强调要提质增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以适度扩大,但新债只能用于消化存量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税降费的重点是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除了开源节流外,特别提到了“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这是明确提醒各级政府,不要想依靠发新债来搞形象工程,变相增加公务员福利。


货币政策中,再次强调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即综合运用数量型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上不能一味“大水漫灌”,也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结构上具体点出了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几个方面,这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几个重点方向。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已经在上周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虽然不是一个新词,最早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提到“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本次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的展开,提出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尤其是有一个新提法:“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说明了当前中央对于非经济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对从全局角度来宏观统筹经济工作有了全新的判断。


非经济性政策中,特别点到了“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国经济“光明论”在过去的中央政策中是没有提到过的,这个概念是用来对冲“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崛起顶峰论”“重大工程烂尾论”等一系列唱衰中国论调的。未来的经济工作,仅仅让人们“放平预期”是不够的,人民群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让大家想消费、敢消费,扭转“信心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的现象。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管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其中心都是将有限的资源用于集中发展最应该发展的,最有前途的领域和方向,用于解决当前国民经济中最大的发展难题。


image.png


以改革促发展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路径


李珊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更加重视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和全面深化改革。会议首次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这也是在吸取一些非经济性领域激进监管政策负面冲击的教训后所做的调整,有望从更系统性的视角减少政策的合成谬误。全面深化改革是“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路径。会议强调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表明会合理把握宏观政策的宽松度,而要在增长的平稳性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必然要求高度重视改革的作用,因此“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重点提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和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预计央地分权改革有望获得重要推进,以此推动地方债风险化解,为地方政府探索地方经济新增长模式奠定制度基础。预计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在融资方式上,会议特别提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从国际经验看,一国股权投资的发展水平往往与其科技创新实力存在正向关联。只有股权投资才是早期科技创新最有效的资金来源,只有多元化、更为市场化的融资模式才能在科技领域最大限度地“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截至2023年7月末,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续规模11.22万亿元,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曾于2016年达到7%,但此后一直在1%-4%的区间低位徘徊,远低于成熟市场,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除了财税和金融领域的体制改革,还应通过政府职能转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为根本性的作用。


化解风险根本上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待探索。会议再次强调“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些提法与中央金融会议基本一致。但风险的位置摆在了科技创新、扩大内需、改革、开放等领域之后,无论是债务的置换还是重组,都只是通过债务负担的时空转移缓解偿债压力,而如果没有资产价值预期的改善,最终依然可能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因此金融风险化解根本上要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产的增值和资产流动性的改善。在房地产领域,“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里涉及地方政府财税体制改革,房地产的租赁体系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系统性工程。强调“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为此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有助于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22年,地方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不足7%,远低于25%的政策上限。这一政策调整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对社会资本和债务的撬动作用,缓解短期内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预计下一步在地方债发行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会更加兼顾短期内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


image.png


数字与绿色交汇,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刘锦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明年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颠覆性前沿技术创新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绿色低碳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对于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并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对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强调预示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从中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将成为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而其中绿色低碳技术更是被定位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也将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从而加速构建具有高度环保性的生产体系。


随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提升,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绿色低碳技术正逐渐成为经济升级的关键因素,也将带动新的需求。通过在会议中提到的“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可以看出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将会有更多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于各个产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也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会议还提出要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2023年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30.8%;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已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增长点与行业新动能。


会议中还提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以及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表明了未来将以绿色和低碳为导向,加速推动现代产业的发展,其中涉及的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新型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坚实支持。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将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引擎,这一方向的转变不仅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image.png


没有居民收入增加就没有经济循环畅通


徐天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呼应,这要求我国加紧研究出台更具体的增加居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我们大家平时普遍更关注商品服务在供给侧的提升,通常有一个朴素的认知:只要供给能力提高了,居民收入就提高了,消费就改善了。可是从各国历史经验来看,供给能力的提升并不必然带来居民部门收入提高与消费提升。如1929年经济危机前的十年,全球生产力都有很大提升,却仍然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而美国产业工人过去几十年间生活境遇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这期间也很难说美国的科技、商品、服务供给能力没有提升和发展。


居民部门是一个经济体最重要的商品服务消费部门,没有居民把产品消费掉,就没有畅通的经济循环。当前我国居民部门消费水平相较生产能力来看偏低。据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中国家庭消费占世界比例仅为12.8%,而2022年中国按名义值计算GDP全球占比17.9%,按PPP计算GDP占世界18.5%,工业生产能力按增加值计世界占比30%,如按产值计算则更高。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居民部门不舍得消费,而是确实没有余力扩大消费。如果计算居民部门每年的消费支出与利息支出总和,与收入相比较,就会发现当前我国居民部门很难说有结余,也就是说,没有再进行大规模扩张消费的收入基础。


提高居民收入等不得,但也急不得。前几年我国的全面脱贫攻坚就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居民收入改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前我国部分行业生产相对过剩的背景下,要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除了通过提高最低保障、发放消费券等措施,还可以积极研究从货币发行与增加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盘考虑进行调节。


image.png


如何提振信心和预期?强化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鲁东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新旧政策的连续性、持续性,同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好政策的及时调整,精准发力,多做加法,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支持政策,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监管、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这不仅需要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深刻领悟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会议还强调:“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表明了对舆论战线的重视。对于经济工作的宣传,要以经济发展的实际数据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起到最大的引导作用。如2023年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870.1亿元,同比下降9.4%,但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0.3%、94.6%、90%、66.1%、33%,这表明美国倡导的对华脱钩,并没有取得实际预想的效果,更多西方国家企业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潜力。


此外,在近期举办的“2023通州·全球发展论坛”“第三届中国(义乌)“一带一路”城市国际论坛”上,很多外宾都说中国太谦虚,“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做了很多实事,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外宣传,导致很多西方国家和人都不理解,加上外媒的刻意引导,从而对中国产生误解。因此,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做好内宣外联工作,讲好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的故事,助力提升消费、投资的信心;讲好中国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故事,与共建国家打造更多“小而美”的项目;讲好中国举办下一届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链博会等重大国家级展会“矩阵”,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的故事,等等。可以说,经济向好发展是做好舆论宣传的底气,而通过宣传引导促进社会预期的改善,将为经济的合理增长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是要回避矛盾和问题,而是要换一种看矛盾、谈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谈问题的过程中化解矛盾,这才是中国经济舆论战的关键。


image.png


财政金融体系进入“财政挂帅、货币支持”的时代


马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重塑财政跟货币的关系,我们正在见证财政金融体系的历史性变化。根据宏观政策方面的相关表述:“积极财政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货币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之前围绕货币要“精准有力”的要求相比,现在强调“有效”,也就是更加注重结构有效,而不是货币去加大力度,进而换成财政去“适度”加力。比如说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像今年出现了年底调高赤字率破3%-3.8%,增发万亿国债等措施,都在显示中央财政开始增强力度。预期明年年初要确定的狭义赤字率应该不会太高,预估在3%-3.5%之间,全年最终实际执行的赤字率,仍然有可能高于今年的3.8%。


另一方面,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开展“积极财政政策”,而没有提到货币,同样也是货币让位财政的信号。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习惯货币主导的时代,其优势是不容易发生恶性的通胀,但超发的货币被各类金融资产吸收,滋生了各种金融资产泡沫,助长了金融的不稳定。而下一轮经济周期交给财政主导,财政对于社会总需求的拉动会更加精准,实体投资也会上升,优点是在科学调控下可以帮助实现公平分配,而忧虑是如何控制好不去透支政府信用,当然也会给整个经济的通胀机制带来深层次的变化。而通胀机制也是投资者最该关心的问题。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方向上是积极的,但是规模上可能会保持适度,也就是说稳增长的政策仍然会以不搞强刺激和大水漫灌为前提。


image.png


扩大开放是经济复苏的“必修课”


陈修豪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可以看出,在掀起“逆全球化”风潮的国际地缘政治背景下,“开放”依旧是中国鲜明的选择。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是敞开的,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是稳住外资基本盘的要素。今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情况较为严峻,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8.4%。扭转局势,积极吸引、利用外资,将有效助力我国经济稳中求进,撬动增长。对于近期外资企业也十分关注的营商环境领域问题,本次会议也用“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这三“化”给出了一个有力的回应。


本次会议还强调要“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不少人感觉身边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少了、在华学习的外国青年少了、在华经商的外籍商人也少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入境人数仅恢复到了疫情前的十分之一;来华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数量也是在疫情期间降至二十余年来最低水平,一度仅剩三百余人。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疫情诱发的物理隔阂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打通这些堵点也是我们走出疫情“后遗症”的必修课。我们可以看到,近期一系列敞开大门的切实举措,例如对法、德等6国试行的单方面免签政策,陆续出台。


让外籍人员进得来,让我们自己走得出去,有助于中国和世界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改善国际市场对华预期,有助于稳经济、促增长。人员往来、经贸往来增多了、改善了,“脱钩断链”也不攻自破。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