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7 作者: 王文
12月16日,王文将自己的参会经历与感受撰文授权 观察者网 发布,现将文章发布如下:中国在海外主导并举办至少有40多国前政要出席的盛大国际论坛,是一种什么体验?笔者近期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感受到了。
编者按:2024年12月11-12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王文受邀参加中国在海外主导并举办至少有40多国前政要出席的盛大国际论坛。论坛期间,王文 先后4次即兴英文发言 ,讲述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流行关切与热点主张。12月16日,王文将自己的参会经历与感受撰文授权 观察者网 发布,现将文章发布如下:中国在海外主导并举办至少有40多国前政要出席的盛大国际论坛,是一种什么体验?笔者近期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感受到了。
2024年12月11-12日,马德里中央商务区(CBD)的欧陆之星酒店周边布满了警力。以“共同行动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从都国际论坛”在此召开,来自40多个国家的40多位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百余位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出席,讨论全球治理与世界未来。
参加完两天的讨论,总体感觉是一句话:面对复杂而微妙的外部局势,持续接触,真诚沟通,直率引导,谦虚谨慎,中国才能在“棒杀”与“捧杀”中逐渐找到一种“于我有利的”,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2024从都国际论坛以“共同行动,共创未来”为主题。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01
中国人在海外办的罕见盛会
两天的讨论议题涉及发展筹资、促进全球合作、全球安全的传统和非传统挑战、联合国的未来、人工智能和绿色技术、民间交往等等,这些议题都是中国当前与世界交往最关键的重大议题,极好地对冲了欧美世界政治舆论炒得火热的那些保护主义、关税战、右翼、LGTB等话题,体现了中国在海外设置议程中的“纠编能力”。
来自中国内地与香港的7位学者受邀,分别在各个论坛上安排发言。 笔者先后有四次机会发言,讲述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流行关切与热点主张 。 与此前在欧美国家其他论坛的争辩完全不同,笔者讲的都不是原本准备的讲稿,也不是为解释新疆、香港、中国人权及经济前景,而是提醒所有在场外国人对中国有正确的预期,并提及外国听众要给美国施压担当全球大国的责任。
换稿最初来自于头一天主题为“全球战略稳定”的闭门会议,没有媒体在场。20多名受邀的前总统、总理先后发言,大家对当下时局都是忧心忡忡,对俄乌冲突、加沙局势以及有可能失控的全球局势都表达了悲剧情绪,以至于哥斯达黎加前总统卡洛斯·阿尔瓦拉多主持后半段介绍笔者时说,“让我们看看中国学者是否能够带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哪有那么多令人振奋的消息呢。当前世界的确需要对下坠的全球局势进行深度集体反思,但另一方面令我警醒的是,越来越多人对中国撑大旗表示出了极高的期待。
立陶宛前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说,当前世界已没有领导了,中国作为新的超级大国可以展现更多领导力。蒙古国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则说的更直白,中国已经是公认的超级大国了。“一带一路”倡议非常棒,体现出了向善的力量,而中国人也有智慧,知道怎么与西方管控分歧,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看到全球超级大国的新责任。
在场的黑山前总统菲利普·武亚诺维奇、瑞典前首相斯特凡·勒文、突尼斯前总理曼迪·贾玛、格鲁吉亚前副总理Eka、波黑前总理拉吉姆兹亚、波兰前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等连续发言,都提到中国作为超级大国对改进国际体系、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管控大国竞争甚至是平缓俄乌冲突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期待着中国继续发挥作用。
02
小心新一轮的“中国责任论”
应该说,单个倾听每位前政要的表述,笔者都非常赞同。这些讲述折射了当下国际社会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正在善意地重新思考中国发展及全球贡献,也反映了这些年中国敢于、善于与世界沟通交流,正越来越扭转不利言论以及争取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更能透视出一部分国际精英对美国霸权、霸道的不满,寄希望于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
另一方面,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当越来越多人都提到“中国是超级大国、并期待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时,一种“合成谬误”的氛围很容易就会出现,甚至有点新一轮“中国责任论”的味道。
在闭门会的第二环节,甚至一度出现了这样令人不得不自我警觉的言论,一位国际组织前负责人说,没有中国,世界日积月累的债务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中国是平衡全球收支的关键。还有一位非洲国家前政要说,中国为世界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期待中国对非洲减贫更进一步地参与与投资,发挥其作用。
这些观点都不为错,却需要有平衡,笔者此后两次不得不临时换稿回应道:
“今天几乎所有杰出的政要们都提到中国,不少朋友都讲述中国作为超级大国的责任。对此,我感到有一些惊讶。
‘超级大国’(superpower)这个词,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用词,有特殊含义。在中文叙事中,当我们谈论‘超级大国’时,大多数中国人会想,哦,那是指苏联或美国。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很少有中国人认为自己是超级大国。
当然,现在的中国,崛起得非常快,逐渐在经济、金融、贸易上具有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包括坐在我身边的朋友、突尼斯前总理曼迪·贾玛先生说的‘中国崛起的软实力‘。但即便如此,作为中国的一名教授,我必须要与各位分享中国人自己对国力的认知。
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我们与美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实力差距。我们仍然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金融实力或国际货币实力上。按货币国际化指数来评价,美元超过50%,而人民币才约4%。
在文化实力上,美国的英语文化仍很强大,而且中国人的国际沟通与传播能力仍是很弱。中国的大学实力与美国也有不少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时刻警惕要保持谦虚。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希望中国成长为一个新的全球强国,但那一定是‘新型全球强国’。
中国不想成为新的霸权,不想推动重新建立一个‘等级制的国际秩序’。我们只想推动一个相互尊重、平等共存的新型国际体系。”
笔者还强调,
“不要高估中国对世界的责任。现在,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于国内发展。中国有14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8%,但中国只拥有世界9%的资源和世界7%的农田。即使现在,中国要让庞大人口维持正常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至于其他国家的债务负担,中国只能力所能及。”
03
微妙而复杂的国际时局
特朗普即将再次上台执政、“美国第一”浪潮再次袭来前夕,这也是此次“2024从都国际论坛——马德里峰会”的重要背景。
论坛里相当多国际精英的心声,恰恰是中国过去并未能充分重视的,那就是,我们光顾着思考如何应对特朗普2.0,有时忘了其实全世界也在想着如何应对“特朗普2.0”的不确定风暴。更重要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声音期待中国出头时,中国倾听后,既不能掉入“中国责任论”的窠臼中,还要善于化解与引导至对中国有利的中外交往走势。
基于这次论坛以及近几周连续在雅加达、迪拜、索契、布鲁塞尔等地参加国际论坛的体会,笔者也对特朗普2.0下的国际局势及中国应对有一些新感悟:
第一,世界或将有一场对美国的新版“非暴力抵抗运动”。
所谓“天下苦美已久矣”,但反美主义并不是“苦美者”的有效应对之道。过去10多年,从本·拉登到哈马斯,不少都被美军与其帮凶清剿或陷入窘境,但这并不能浇灭世界许多国家、跨境组织及一些地方势力反对美国霸权的意念,即便一些在欧洲的中间势力,也会时常有“厌美”、“嫌美”甚至“弃美”的态势,有点类似国际版“非暴力抵抗主义”,即当年甘地、马丁·路德·金、梭罗、列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倡导过的以不使用暴力为宗旨,通过象征性抗议、公民不服从等方式来达成希望达成的目标。
2025年特朗普2.0正式开始后,许多国家会屈于“淫威”而对美国表面笑脸相迎、实则不配合、假配合,不排除美国一些盟友也会如此。具体体现为,与特朗普握手言笑,但对其要求阳奉阴违、以保全自身。
对此,中国一定要知道,世界不是全都“亲美”的,甚至可以说,在特朗普2.0时期,世界真正“亲美”者不会是多数。这股浪潮意味着美国一些战略人士试图构筑“全球反华同盟”的图谋注定不会成功。
第二,要警惕新一轮的“中国当头论”。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精英抱着国际格局“百年变局”之势,希望中国能当头,扛起国际秩序变革与重构的使命。类似想法在中国知识界也有一定市场。这些想法或许并无加害中国之意,甚至还有“亲华”、“友华”、“抬华”之本意,但实在是误读了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大理念。当然,也不排除这其中有一些国际力量想借中国制衡美国,拉中国下水,以期实现自己的目的。
大国兴衰史已无数次证明,当“头”是有代价的。帝国扩张必然会有过度而衰竭之时,中国不希望重复霸权更替的国际周期律,而是希望在更高维度上设想与世界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这方面,国内舆论与知识界都须时刻清醒。
第三,化“期待中国力量”为“合作共进力量”。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那些期待中国当“头”的力量,视为是中国的对立面。至少他们比欧美世界中动辄把中国视为“敌人”、打压抹黑歪曲中国的那批人不同。相反,那些期待中国的国际人群应当是团结、交往与引导的重点群体,切不可忽视和冷落,而是善于加以观念引导与合作共进。
在俄罗斯,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位战略界人士讲道,我们俄方在欧亚大陆西边颠覆美国主导的霸权,你们中国应该尽快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在欧亚大陆东边推翻美国霸权,那样世界就真的“百年变局”了。
对类似观点,笔者的回应是,中国的全球战略观、领土意识与俄罗斯有一些差异,中国人不愿意兄弟相杀、手足相残,以最大耐心推进和平统一,以长期主义观念推动国际体系变革。不过,在这方面,中俄一致性大于分歧性,希望俄方理解。
第四,要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复杂与多元面。
与十多年前笔者出国交流时还能听到一些老外说中国穷、吃不饱饭完全不同,最近十来年的对外传播已基本达到了让世界认知中国繁荣发展的目标,甚至上海、深圳都被一些外国友人视为是“人类未来之城”,一些亚非拉国家的学者越来越认为“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对此,我们应该进一步丰富、调整、升级与世界的交往“颗粒度”。
中国肯定没有一些西方偏见者想象得那么穷、那么落后,但中国也没有一些“崇华者”想象得那么富。在当下中国,地区分化与贫富悬殊仍是广泛存在,即使在一线城市的市中心,仍还存在着不少平房、危房和中低收入者。
对此,不妨在外宣、外事、外交等各个场合更加灵活与多变。让一些常来中国的外国友人,多到中西部县城看看,或许欧美人就会少了一些“中国威胁”的恐惧,亚非拉朋友会少一些“盲目崇拜”。毕竟,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复杂、多元与发展中现况,远比一个劲地“夸”和一面倒的“损”都重要得多。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