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人大重阳为2000多位银行行长讲授“转型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文  /  

人大重阳为2000多位银行行长讲授“转型金融”

发布时间:2023-07-31 作者: 人大重阳 

在传统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面临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的当下,发展“转型金融”,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需立足于本国国情,成为中国金融机构迫切须知晓并贯彻的内容。

人大重阳网综合媒体报道:在传统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面临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的当下,发展“转型金融”,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需立足于本国国情,成为中国金融机构迫切须知晓并贯彻的内容。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于4月-7月连续8次开讲,累计为国有银行地方行的2000多位行长开展主题为“转型金融”的集体授课与培训,旨在帮助地方的银行行长们应对金融行业的转型挑战,并提升管理能力与创新思维,受到广泛的好评。


此次转型金融课程,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担任主讲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担任助手,通过3个月时间、为来自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地方银行行长授课讲解而完成。


cf8a2d15189c1d16c5d879e792ef7f3a.png

部分培训场景照片


课程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转型需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GDP有着紧密联系,预测在2050年,每550pm的C排放的减少匹配了1% GDP的变化,为了能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全球预计需要透投入总共将达到275万亿美元。我国绿色产业投资规模逐渐增大,2021年已达到2.8万亿,但除此以外仍有相当一部分规模的产业不具备绿色属性,从而在探寻绿色产业增长点的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也应高度重视那些传统高排放行业的转型。


课程认为,虽然国际、国内关于转型金融的认识和研究均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但国际政府和机构均明确强调了转型金融支持对象是减排潜力巨大的传统高碳行业,即棕色行业。转型金融的概念界定有三点:一是转型金融的支持对象既涵盖具有低碳、减碳效应的项目或活动,也包括建立了明确减碳目标和实施路径的主体;二是转型金融促进从高碳向低碳乃至脱碳转变,与各个行业长期减排路径密切相关;三是转型金融支持的对象需要有明确的减排效果,与《巴黎协定》或国家碳中和目标保持一致。


课程讲道,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出台相关文件支持转型金融的发展,作为近两年兴起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工具,中国的转型金融体制拥有五大独特优势,分别是弥补了绿色金融的不足,整治企业的“洗绿”现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ESG信息的披露率,成本较低,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品牌形象。但同时相较于转型金融的国际发展现状与绿色金融的中国经验来说,转型金融还处于发展初期,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以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利率为例,中国的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惩罚普遍会将债券利率上升幅度在0.1%-0.2%之间,与国际标准的0.25%-0.5%幅度相比缺乏惩罚效果,因此当企业逐步了解转型金融标准规则后,金融机构应该完善奖惩体系,一来可以树立企业典范,促进“两高”企业的良性发展,二来可以激励转型进程相对落后的企业,提升其转型意愿。


课程认为,要实现为全球绿色升级转型提供可持续、可推广的支持作用,以及提高转型资金的国际流动性,转型金融必须实现国际化和标准化。因此在转型金融的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应积极克服转型金融的问题与三大挑战,即行业差异、路径差异和评估差异,正确引导转型金融的发展趋势,在气候变化框架下充分挖掘转型金融的发展潜力。高碳企业可进一步考虑在碳金融与转型金融联合布局与发力,在借助碳金融发挥碳排放权的融资价值、盘活碳资产并参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同时,发挥转型金融的积极作用,平衡棕色资产和高碳产业的转型风险。


人大重阳此次“转型金融”培训采取了授课与案例相结合、讨论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地方金融监督、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围绕中国转型金融的当前制度规范、市场规模、产品创新,以及今后发展之路将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度学习和交流。其旨在提供最新的理论知识、分享国内外最佳实践,并激发行长和高管们的创新思维。在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银行如何利用金融资本助推其发展、金融机构如何利用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绿色转型升级,精准有效地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工作重点。


通过学习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转型金融课程,银行高管人员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广度,深入了解最新的转型金融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和挑战,以及高碳产业低碳转型的意义,掌握自身发展转型金融的优势和劣势,提升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学习了如何应对和适应变化,使银行在未来转型金融建设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近几年来,为更好地贯彻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人大重阳与地方开展了多项战略合作。


早在2015年,人大重阳就承接了多个中国官方绿色金融研究项目,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以及首个中国绿色公共采购系列报告等;出版了多部重量级书刊,包括中国首部生态金融蓝皮书、首部关于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书籍、首部挖掘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与价值的书籍等(点击下划线部分查看相关内容)。


aed62f7589c53b106e52b6ba6935e7fd.png


2021年人大重阳先后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主论坛启动国内首个城市“双碳”智慧监测管理平台,首次将产学研用有效结合起来,并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双碳愿景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高峰论坛上,与四川荣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首个进行“双碳监测”建设的中国西部县域。


c963a64b138ef530f3c65de017ae35c5.jpg


2021年7月11日,人大重阳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主论坛上发布全球首个“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双碳”监管平台)


2022年人大重阳与俄罗斯自由经济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俄两国智库界签署的首个深度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人大重阳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如何发挥各自战略优势建立绿色金融的长期合作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初步协议,再一次推进了地方高校战略大合作,为构建当地绿色金融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绿色创新机制起到了促进作用。


598670f3878aa394da9c270d224b91a6.png


2022年10月26日,由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S.Y. 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院主办,国际经济学家联盟承办的主题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挑战背景下的中俄关系”的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


人大重阳将继续充分积极发挥高端智库专家集聚的优势,借助自身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持续支持金融和产业升级,指导地方、机构、企业等团队建设,从政、企、社、才的多元角度打造“汇聚英才”,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助力地方、企业培育高素质绿色金融应用型人才,为绿色发展探寻未来新发力点、描绘市场蓝图。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