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文:中国与世界须相互学习?难但须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文  /  

王文:中国与世界须相互学习?难但须做!

发布时间:2019-08-20 作者: 王文 

从本周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将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开设“Wang Wen on Changing World”专栏。第一篇专栏文章“China and world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于2019年8月20日刊出。

编者按:从本周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将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开设“Wang Wen on Changing World”专栏。第一篇专栏文章“China and world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于2019年8月20日刊出。中文翻译如下:



在大学工作,很难做到却必须要做的是,向学生们学习!有时教授们可能会很客气地这么说,但绝大多数时候,教授习惯在学生面前摆出权威的样子。这很容易理解,毕竟,教授们有更高的学位、发表了更多论文、阅读了更多书,但学生们的优点也很明显。我的经验是,如果老师们保持着与学生们相互讨教的姿态,更易得到美誉。不过,能这么做的教授很少。


这不是教授的通病。面对世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人也容易有这样的不足。尽管2014年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中国要永远成为学习大国”,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舆论中更倾向于讲,中国乐意向世界分享发展经验。


的确,中国有底气这么说。高铁、高速公路、电子支付、共享经济、5G技术等,使近年来中国社会变得便捷而高效,令国际社会不少人羡慕不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永远骄傲下去。


在欧洲许多机场,近年来已取消了人工核对登机牌的环节,换上了自动安检扫描设备,放行李箱、手提物件的安检盒子用上了前后传输带,不需要人口搬运,比中国所有机场的安检效率更快速、更便捷、更省人力。在欧美大城市的机场休息室,红酒奶酪热食冷餐,琳琅满目,样品丰富,比中国诸多大城市的机场先进得多。在香港、新加坡、东京等诸多国际大都市,大楼与大楼之间通常有长廊或地下通道,行人穿梭不必日晒雨淋,比中国所有城市都更便民、更宜居。由此看,中国近年来在宏观的“互联互通”上取得了较大的国际优势,但在微观层面“互联互通”细节上,仍有许多向他国学习的提升空间。



再以中国近年取得了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改善巨大提升的生态环保为例,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要走的路仍很长。国内的不少旅游景点的卫生状况,令人诟病。我曾登上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登山客不少,但令人惊叹的是,连在海拔4700米的冲顶营地,坦桑尼亚人把山间厕所都打扫得非常干净,沿途近50公里的登山路,几乎看不到随地垃圾。可见,一些发展中国家景区管理,仍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之处。


再以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美食为例,满汉全席,各地小吃,令任何外国友人都叹不绝口。近年来,伦敦、纽约、巴黎、米兰等地出现了中国美食小吃店,如肉夹馍、煎饼果子等。笔者欣喜品尝,有时会惊奇地发现,烹饪师傅中有了老外,操作手法标准化,蒸板、刀具、餐盒都比国内小餐馆要干净得多,吃得令人放心,值得学习。


不只是发展细节,发达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也值得重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美国一度被判定已衰落。然而,当初没想到,十多年过去,美国经济实力并未出现实质下降,科技创新、金融实力仍遥遥领先于世界,相反,不少唱衰美国的新兴国家出现了重大风险。中国已是全球大国,如何在国际博弈中运筹帷幄,敢于纠错,不妨向美国取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中国人从小就知道这句话。国力竞争,在某种程度上看,也可视为是学习能力之争。2019年初,习近平主席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中再次强调,要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不断修炼自我。这是对全体中国人的又一次重要提醒。


不过,发现他人优点,真正践行,并非那么容易。处在转型发展期的中国须铭记,国力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保持学习之心、学习之行,才能永远立于强国之林。


当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必忌讳向中国学习。70年,中国从一个穷国变成中高收入国家,值得全球借鉴的发展经验,并没有被完全发掘。当今世界,各国问题都不少,中国与世界相互学习,肯定有助于探索国内变革之道,以及国内治理难题的解决之道。这不一定容易,但不得不这么去做。


英文文章请点击阅读:China and world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