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 王文
4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受邀做客 凤凰卫视《新闻今日谈》 解读相关内容。他指出,特朗普试图通过不断加征关税来显示自己的强硬,但中国并不理会。
编者按:245%的关税是怎么算出来的?特朗普是在极限施压中国吗?4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受邀做客 凤凰卫视《新闻今日谈》 解读相关内容。他指出,特朗普试图通过不断加征关税来显示自己的强硬,但中国并不理会。中国贸易要放眼全球,不仅仅盯着某个国家。现将专访视频及内容发布如下:(全文约5500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凤凰卫视》:白宫称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可能面临高达245%的关税。我们先来说说245%是怎么来的。特朗普真的打算对中国加征这么高的关税吗?
王文:坦率讲,我也不清楚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觉得这完全是特朗普拍脑袋想出来的。过去两周左右,特朗普不断加征关税。前两个月他分别加征了两次10%的关税,这个月初又加征了34%。34%的来源或许可以解释为:根据美国商品逆差除以总进口额再除以二,得出的对中国34%的关税。然后,他又加征了50%,这已经很无厘头了,接着又加征了20%,更加莫名其妙。现在又提到245%,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人猜测,245%可能是取自拜登当年曾对中国加征的反倾销税92%和反补贴税152%的总和。但我觉得这很无厘头,没人真正知道特朗普到底在想什么。不过,我觉得特朗普很着急。对于中国来说,不必太慌张,因为这完全是个数字游戏,中国完全不必理会。因为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中国有一些产品能力实在太强,强到即使加征500%甚至1000%的关税,中国仍然能赚钱。举两个简单例子:一次性打火机,中国批量生产的成本大概是人民币0.3元一个,运到美国后卖1美元一个,折合人民币7元多,利润高达20多倍。即使加征2000%的关税,美国人仍然需要,中国企业仍然能赚钱。再比如一次性注射器,每年出口量达数亿个。在中国,成本大概是人民币0.2元,到美国后卖1美元,利润接近40倍。即使加征4000%的关税,美国人仍然需要这些产品。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加征245%的关税,一些微利产品,比如纺织品、衣服、袜子等,利润空间很小,中国企业可能会干脆不卖。但我们的产量还在,世界的需求量还在,谁来买呢?欧洲、东南亚等国家会来买,然后再转卖给美国。美国对这些国家征收的关税只有10%,所以最终会鼓励转口贸易。其他国家从中国进口商品后再转卖给美国,最终还是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价格。所以,最后会发现特朗普这种做法完全是胡闹,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他试图通过不断加征关税来显示自己的强硬,但中国并不理会。
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现在“球”在中国这边,是中国需要和美国达成协议,而不是美国非要和中国达成协议。这种说法有对有错。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确实对中美贸易有一定的主动权。从时间角度看,中国并不着急,而特朗普却天天“跳”,白宫发言人也天天出来指责中国。这有点像恋爱中的一方失恋了,天天哭诉说对方失去了多么好的伴侣,显得很幼稚。从这个角度看,“球”确实在中国这边。
但另一方面,这场关税战是美国先发动的,中国是在捍卫自身的基本国家利益和尊严。如果美国发动关税战,中国只能反击;美国继续加征关税,中国继续反击;如果美国继续提高关税,中国可能就不再理会。从这个角度看,“球”又在美国那边。
如果美国想谈判,就必须表现出尊重中国的姿态。如果美国继续胡闹,中国就不理会。最终,美国损失的还是自己的选民和普通消费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说中国需要签署协议,完全是他在撒谎,只是为了糊弄选民。如果中国真的需要签署协议,为什么中国现在不理他呢?中国保持这种战略定力,是非常有道理的。
《凤凰卫视》: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数条咆哮体长文,指责中国伤害美国农民,撕毁波音的大单。他现在这么着急,您觉得真的是如他所说,中方撕毁合约、背信弃义、毫无契约精神吗?
王文:这完全是特朗普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农产品和波音飞机确实是自2017年、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以来受损最大的两个行业。
先看农产品,过去中国每年进口美国农产品大约200多亿美元。2018年中美关税战开始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大幅下降,减少了100亿美元甚至更多。2019年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中国答应多进口美国农产品,进口额提升到400亿美元左右。但这一轮关税战又开打后,双方都加征关税,农产品进口额立刻下降。有人估计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可能不会超过100亿美元,甚至可能不到50亿美元。也就是说,从平均每年200亿美元下降到50亿美元左右,美国农民确实着急,因为大豆等农产品卖不出去。
再看波音飞机,过去十年左右,中国每年进口飞机大约200到300架。目前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总数大约5000架,其中来自空客的占50%多,来自波音的占40%多。关税战开打后,中国不再采购波音飞机。有人统计,2023年时,中国采购的飞机90%多来自空客,波音不到10%。波音也很着急,因为过去每年能卖给中国那么多架飞机,未来十年中国还会继续购买1000架飞机。按每架飞机1亿美元计算,未来十年就是1万亿美元的市场总量。然而,由于关税战,中国不再采购波音飞机,一方面大量采购法国空客飞机,另一方面鼓励国产C919、C929等飞机的订购,推动国产飞机的发展。最终损失的是波音。
所以特朗普的咆哮体长文确实反映了他很着急,因为美国自身产业受到中美关税战的冲击,是他自己加征关税导致的。他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砸了一次还不够,还要砸两次、三次,最后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地说“我不疼”。是你们“疼”。
《凤凰卫视》:特朗普还命令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国外的关键矿产展开所谓的“232调查”,这是又要加征关税的前奏?
王文:我觉得在关键矿产上,特朗普又想加征关税,但又不敢加。因为过去20年左右,中国基本占据了全球稀土出口和加工市场约90%的份额,这个市场基本由中国主导。所以,如果中国说要对美国的稀土,比如锂矿、镍矿等进行禁运,美国人就会非常着急。比如美国的F-35战斗机,需要约500公斤的稀土。如果没有中国的稀土,它的F-35战斗机就无法生产,很多导弹武器装备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特朗普一方面很着急,另一方面他想倒逼美国自己寻找稀土资源。美国国内的一些地区,比如内华达州、明尼苏达州等,有一些锂矿和镍矿。通过增加对中国稀土及其他矿产资源进口的关税,他想倒逼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此外,他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要买格陵兰岛?因为格陵兰岛有大量稀土资源。一方面,他鼓励美国国内稀土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能拿到格陵兰岛并开发其稀土资源,从长期来看,可以解决美国对中国稀土资源过度依赖的困境。
但短期内很难解决。稀土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可能需要10到20年。所以,特朗普现在陷入了一种非常被动和纠结的境地:既想加征关税,又不敢加,但又不得不考虑加。这种局面让他非常纠结。
《凤凰卫视》:另外,我们看到英伟达最近表示,美国政府正在限制其H20芯片向中国出口。H20芯片是为了规避2023年的出口限制令,特意为中国市场设计的降规版芯片。为什么特朗普要盯上降规版的芯片呢?
王文:H20源于H800,H800源于H100。H100是芯片中的GPU(图形处理单元),相当于芯片中的“大脑”,是显卡中最重要的部分。英伟达是全球生产GPU最先进的公司。英伟达每年向中国出口的GPU大约有200亿美元。从拜登开始,就要求不要将最先进的芯片出口到中国。但中国是英伟达最大的市场之一,大约占其市场的三分之一。如果不向中国出口,英伟达卖给谁呢?
因此,英伟达的游说集团与拜登政府达成了一种妥协:最先进的高配版、适配版、标配版的芯片不卖给中国,但可以降一个版本,于是推出了H800。拜登政府同意了,允许降配版的芯片可以出口到中国。然而,特朗普上台后,觉得H800也不行,干脆只能卖H20,也就是更“阉割”的低配版。实际上,H20卖给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这反而是在倒逼中国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
这些年来,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迅速,比如华为的GPU、麒麟、昇腾910等芯片。现在估计,中国的芯片性能至少已经超过了H20,甚至有可能接近H800。再过三五年,中国芯片有望达到与H100基本相当的水平。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对中国GPU和芯片出口的禁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逼”中国芯片行业和高科技行业不断突破,向前发展,打破美国对我们的高科技封锁。
《凤凰卫视》:好,谢谢王先生的点评和分析。
《凤凰卫视》:中国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了5.4%,高于去年全年和同期全球其他经济体的水平。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实现开门红?
王文:的确,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刚刚公布,应该说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表明过去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微观数据来看,5.4%的增长来源很清楚。
首先,消费表现不错,比如家具、电器、文化用品以及通讯器材设备等,增长都超过了18%、19%、25%。我自己也有类似经历,前几个月家里换了一台洗衣机,才花了2000多元,过去滚筒洗衣机得五六千元。后来才知道,国家大力鼓励以旧换新,还有补贴。我自己的经历就典型地体现了消费的增长,尤其是电器、文化产品、家具等领域的增长。
其次,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止跌企稳的趋势。过去一季度,40个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房地产的销量和价格基本稳定,甚至还有1%到2%的微幅增长。
第三,高科技制造业增长超过15%。这几个因素加起来,我们就能明白5.4%的增长是有依据的。此外,还有其他微观层面的增长,比如旅游业和文旅业。
刚过去的春节和清明节,文旅业表现强劲,大家纷纷外出消费。从整体来看,中国经济的韧性大、潜力大,很多领域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比如文旅业,中国人均国内旅游消费才1000元左右,太低了。中国人出国旅游人均消费2万元,而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才900到1000元。如果增长到人均消费2000元,国内旅游消费规模就能从一年4万亿元增长到5万亿元,甚至达到10万亿元。文旅消费增加5万亿元,相当于给GDP增加了3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国内经济的潜力确实还非常大。
《凤凰卫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目前正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内需和创新驱动力是如何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
王文:刚才提到的内需,包括文旅、餐饮、家电消费以及房地产止跌企稳,都是内需的重要表现。创新消费也是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60岁以上人口接近3亿,未来10年还会继续加剧。1965年到1975年出生的人口每年有2500万到3000万,也就是说,每三年就有1亿人口进入60岁以上。这催生了许多创新消费,比如机器人看护、居家养老等。我家就有两个扫地机器人,非常方便。
再比如机器人行业和智能行业,今年春节机器人跳舞的节目很受欢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中国普通家庭。还有AI智能科技,这些也体现了创新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帮助。这些都将推动经济增长,成为新的引擎。所以,内需和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红利。
《凤凰卫视》:再来看今年第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0.3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如何实现逆势增长的?
王文: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尽管和美国有贸易摩擦,但中国进出口仍然实现了6%以上的增长,高于GDP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与绝大多数国家的贸易都在增长。数据显示,过去一季度,中国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都有增长。换句话说,中国过去十年实现了巨大的贸易转型。10年前,中国对美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20%多,现在已降至10%左右。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总额越来越大,比如“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东盟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东盟的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长都非常高,达到8%到10%。
我前段时间去了广西和云南,看了边贸情况。比如在中越边境的东兴芒街,边贸非常繁忙,每天货车通关都堵车。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贸易放眼全球,不仅仅盯着某个国家,潜力和未来希望还非常大。
《凤凰卫视》:非常感谢王文先生做客我们的节目。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