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7 作者: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的《秘书工作》期刊2022第4期刊发文章,深度阐释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主导”向“西方和非西方共治”的方向转变。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刚刚闭幕,新兴国家的全球治理力量正在崛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的《秘书工作》期刊2022第4期刊发文章,深度阐释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主导”向“西方和非西方共治”的方向转变。以下为全文:
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应积极抓住“G20新兴国家化”的机遇,强化与印尼、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在引领全球治理上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本文在《秘书工作》上的版面截图
二十国集团机制(G20)作为当今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的首要平台,长期以来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尤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人类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领导人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配套机制为咨询渠道的架构。G20机制的出现与延续标着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主导”向“西方和非西方共治”的方向转变。
2022年至2024年的G20领导人峰会依次在印尼、印度和巴西三个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国家举办,标志着G20峰会机制将出现新兴国家化的重大转向。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应积极抓住“G20新兴国家化”的机遇,强化与印尼、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在引领全球治理上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1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拍摄的峰会主会场外的峰会标识。王益亮摄(新华社)
G20新兴国家化的三大特征及对华影响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诞生的G20机制,早期是部长级会议,由占全球GDP总量90%左右、人口80%左右的20个主要大国的央行行长和财长参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升级为二十国领导人峰会机制。2008年与2009年的三次峰会由美英交替担任主席国,2010年由加拿大和韩国作东,2011年后变成年度峰会机制,分别在法国、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中国、德国、阿根廷、日本、沙特、意大利举行。连续三年由新兴国家举办G20峰会,史上还是首次。G20机制的新兴国家化至少具有三点重要特征:
一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偏好的议题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将变得更重要。G20峰会采用“三驾马车”机制,即轮值主席国与上届、下届主席国对当年峰会议题设计及各项细节享有主导权。比如,2019年日本峰会时,日本刻意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放在优先事项。从2022年起,连续三年都在新兴国家召开G20峰会,意味着新兴国家所关注的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国际减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援助、数字化升级等议题将处于更优先地位,且在全球治理议程中具有连贯性。近年来,新冠疫情导致约1亿人返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止步不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疫苗与技术援助迟滞,这些都可能成为G20峰会热议的话题。
以2022年印尼G20峰会为例,印尼提出的主题是“共同复苏、强劲复苏”,聚焦在三大议题“全球卫生架构、绿色能源转型、数字化转型”,关注的三个重点途径是“全球税收改革,合作打击腐败,深化基础设施融资”。2022年G20部长级会议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优先讨论事项包括:协同行动;抑制疫情对经济的创伤性影响,支持未来更强劲的增长;强化数字支付系统;扩大包容性金融体系等。这些既反映了印尼的国家大战略,也体现了其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愿望,希冀推动建立一个更公正的世界秩序。
二是以“印太”为全球地缘政治的新标识将塑造全球治理进程新走向。印尼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第一人口大国,印尼的主张会得到东盟全力支持,进而强化“印太”视角下的全球治理重要性,以推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与地缘经济格局的重塑。
事实上,在2021年意大利G20峰会时,英国、法国等国首脑都与印尼总统佐科会晤,讨论印太地区的全球影响力。自特朗普时期美国政府强化印太战略以来,西方多国都推出与印太相关的战略文件。法国在2019年首先推出印太政策,荷兰、德国在2020年先后发布印太政策框架文件,欧盟在2021年9月也发布印太战略文件。
三是未来全球治理理念的交锋与博弈将愈发明显。新兴国家的话语权空前提升,世界的走向不再是西方国家说了算。作为2022年峰会主席国,印尼势必将更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改革,致力于在能源与粮食安全、发展问题、经济复苏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对于世界的未来,各大国都有宏大设想。美国拜登政府执政以来提出“重建更好世界”倡议(Build Back Better World),强化与盟国关系,加强气候变化应对与基础设施投资等,制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影响。欧洲在2021年意大利峰会上提出“建设更好未来”(Build Forward Better)战略,还在峰会开幕后就召开主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和妇女以建设更好未来”的边会,体现出欧洲的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人类未来的新构想,同样令世人关注。
发挥非政府的力量,积极参与G20机制
历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G20峰会,积极倡导中国主张,推动中国方案。2022年以后的G20峰会新兴国家化,更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G20机制的外围配套活动丰富,有B20(工商业)、C20(公民社会)、L20(劳工)、W20(妇女)、Y20(青年)、S20(科学),这其中T20(智库)是其中最重要的游说与影响力量之一。每年的T20峰会都是推动G20领导人公报的智囊团与思想库。
中国智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G20机制。近年来,新兴国家经济受挫,发展中国家增长遇阻,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抗疫成效显著、社会治理卓越等盛况被许多国家羡慕。中国智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强化对外交往,尤其是与新兴国家的交往,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
中国智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应更深刻地总结与梳理中国的发展经验与相关主张。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8年多来为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基建投资带去实实在在的助力。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国际原则,多次写入联合国各类文件中,被越来越多国家所认同。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创新、增长提供了新的战略参考选项。中国经验和中国理念需要用更鲜活的社会案例、更简捷的理论概括、更广泛的信息报道进行国际传播,为未来三年扩大中国在全球治理层面的影响力提供新动力。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