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1 作者: 明叔杂谈
义乌既不沿边、又不靠海,且缺乏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缺乏外资推动,缺乏优惠政策,发展看似‘莫名’,其实有‘其妙’”。
12月6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义乌)‘一带一路’城市国际论坛2023”在浙江义乌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义乌市场发展研究院协办。聚焦“高质量共建丝路,新时代全球商圈”主题,40余位海内外政商学界人士出席会议,共话“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年成就及未来展望。央视、人民日报、CGTN、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证券时报、浙江日报、“明叔杂谈”、“大白话讲新闻”等20余家央媒及自媒体大V现场报道会议内容。本文转自12月9日“明叔杂谈”微信公众号。
义乌既不沿边、又不靠海,且缺乏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缺乏外资推动,缺乏优惠政策,发展看似‘莫名’,其实有‘其妙’”。
本文字数约4616字,阅读需要5分钟。
义乌铁路口岸
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义乌市,地处江南,虽然已经到了12月份,但是阳光依然明媚,草木刚刚转黄。
穿着一身红色连衣裙的Daria,专门站在公司门口,跟同事一起迎接我们的到来。
Daira是俄罗斯人,她是位于义乌的浙江卓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行政团队的负责人。
恰逢“第三届中国(义乌)‘一带一路’城市国际论坛2023”举行期间,我们专程到卓雅国际参观。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义乌市场发展研究院协办。论坛聚焦“高质量共建丝路,新时代全球商圈”主题,40余位海内外政商学界人士出席会议,共话“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年成就及未来展望,探索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新路径,凝心聚力共谋义乌市场发展新未来。
据介绍,卓雅国际有两个“老板”,一个来自中国新疆,一个来自俄罗斯。卓雅国际的总部设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员工总数达到了1.2万人,是俄罗斯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
跟义乌一般的贸易公司不太一样,卓雅国际从俄罗斯国内聘请了很多设计师等员工,常驻义乌。这些俄罗斯员工非常了解本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会设计出各种具有俄罗斯风情的产品,然后依托义乌当地强大的制造能力,将这些产品生产出来,并利用义乌遍及中国全国乃至全球的物流网络,将产品发往俄罗斯等地。
在参观中,我们看到,卓雅国际的办公环境跟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有几分相似,员工在宽阔的茶水间喝着咖啡,讨论问题。
为了让这些俄罗斯员工在义乌安心工作,卓雅国际还专门从俄罗斯聘请了厨师,在公司员工食堂提供俄罗斯餐食。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找到一个机会用英语问Daria,“您来中国几年了?”
她说:“八年。”
这让我颇有点吃惊。
目前,Daria和丈夫都生活在义乌,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多年来,他们一家不仅习惯了义乌的生活,更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Daira告诉我,在疫情前,她们每年都会回俄罗斯一趟,一般选在中国农历春节假期期间。
“疫情时,我们回去比较少,今年应该会回去的。”她说。
我看着卓雅国际办公区各种圣诞节装饰,问Daria:“你们什么时候过圣诞节?”
她告诉我:“俄罗斯人主要信奉东正教,圣诞节是在1月7日。”
在卓雅国际的前台上,摆放着中俄两国的国旗,在国旗背后的墙上,写着这家公司的一个标语——“中俄贸易的桥梁,文化交流的使者。”
义乌有着“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美誉,有无数像Daria这样的外国人常住义乌,从事跨境贸易等相关工作。
据统计,义乌全市常住人口约为188.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为143.3万人,外国人30万人,常住外国人1.5万人。
在义乌,像Daria一样,很多外国人在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他们也为义乌城市的发展,乃至中外贸易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今天的义乌,“买全球、卖全球”,是“一带一路”重要通道——“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始发地。
“义新欧”班列从2014年11月18日正式开通,从中国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历时21天,最终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这条铁路线全长13052公里,这趟货运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加强了中国东部沿海与中亚和欧洲地区的联系。
在义乌铁路口岸,义乌国际陆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伟告诉我们,近年来,通过“义新欧”班列出口的商品额稳重有增。根据义乌海关的数据,2021年,通过“义新欧”班列出口的商品额为312.9亿元,2022年增至330.5亿元,2023年前七个月已经达到217.6亿元。
王总特别提到,“义乌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主要是吃‘改革饭’。”
我们在这趟行程中多次听到类似说法。
吃“改革饭”,已经成为义乌上上下下的经验、心得和共识。
在2023年年初,义乌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要做的“100件事”,其中多项涉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包括:
——全力争取获批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统筹推进十大集成改革,加快16项核心改革事项落地。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持续深耕“五大自由”,力争形成省级标志性成果10个以上、制度创新案例4个以上,更高水平“买全球、卖全球”。
——迭代市场采购2.0版,实施全链路数字化集成改革,深化组货人制度,健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信用管理机制。
——大力发展“市场采购+保税转口”等中转集拼新模式,促进进口出口转口融合发展,实现进出口超5000亿元,其中进口达600亿元。
——高水平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探索开展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改革试点。
——加快进口轻奢展销基地、日韩进口药妆中心等建设,推动进境肉类、水果等指定监管场地功能延伸至综保区,培育进口农产品产业园,规划迁建B型保税物流中心。
——做大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扩面增量,争取开展“义支付”跨境外汇支付业务。
对于义乌吃“改革饭”,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现代化城市。在这里,可以感受浙江发展的活力,可以触摸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脉搏。
义乌既不沿边、又不靠海,且缺乏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缺乏外资推动,缺乏优惠政策,发展看似‘莫名’,其实有‘其妙’”。
在12月8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义乌)‘一带一路’城市国际论坛2023”上,王健说,今年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义乌不断放大“买卖全球、货通天下、接轨国际”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义新欧”“义甬舟”“网上丝绸之路”等开放大通道建设,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他认为,本次论坛为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了多边交流合作、促进交流往来的重要平台,必将有力推动各方共话合作新机遇,共谋发展新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则在论坛上分享了对义乌的三点期待:以义乌为支点推动全球发展合作,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增添新动能;以义乌为窗口深化全球文明互鉴,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注入新活力;以义乌为样本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提供新智慧。
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愿与义乌携手团结奋斗,坚定不移秉持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理想信念,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同频共振、同轴共转、同向共进,续写义乌传奇、发挥教育作用、贡献人大力量。
本次论坛邀请了12个国家的代表参会,包括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等。
图尔克先生多次到中国访问,对中国比较友好,是一个“中国通”。在12月8日的论坛上,他强调,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世界需要扩大交往,而贸易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贸易,交流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对彼此的理解。”他说。
他谈到,此时此刻,全世界不是需要减少贸易,而是需要开展更多的贸易。
对于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在国际上提出了“去风险”概念,他强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风险的感知和判断是最敏感的,应该让企业自主做出决定,不能借由“去风险”的名义,影响正常的全球贸易。
图尔克先生的讲话,赢得了在场很多人的赞同。
在本次论坛期间,我们还特别去义乌国际商贸城转了几个小时。
我一边消费一边观察,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物美价廉,一个是正规、诚信,强调保护知识产权。
走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数个摊位,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小商品之都”,从儿童玩具到箱包,从五金产品到旅游纪念品,真的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在很多摊位里,都有肤色各异、操着不同国家口音英语的外国人,在跟摊主交流、拿货。
从义乌,我看到了“中国制造”在过去十几年里取得的巨大进步。
在论坛开始前,我们还特意到了义乌市李祖村参观,这里是浙江“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典型代表。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李祖村,曾几何时,环境一度“脏乱差”。但是,经过整治,现在整个村子干净、明亮,还发展了各种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很多当地老百姓,不用离开村子,就能通过开特色民宿、制作及出售具有本地特色的手工艺品等,获得不错的收入。
在李祖村,我们看到了中国式乡村振兴的探索,也看到了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实践。
今天的义乌,充满了活力。
2023年前三季度,义乌经济增速为8.7%,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表现都十分抢眼。
通过在义乌的参观、交流,我再次感叹,“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在义乌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优秀样板”。
在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口号下,我还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发生着积极的“化学反应”。
以宏观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让14亿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而且,中国在探索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并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体系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技术、能力和经验。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在几乎是“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不靠战争、不靠掠夺,完全靠人民的勤劳付出,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成功道路,这极大地增强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本国实现现代化的信心,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本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中国助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在义乌短短几天的参观、考察和交流中,我们看到浙江作为一个发达省份,上上下下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我们进一步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发展逻辑和初心目标,我们还更加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积极意义。
从义乌一座城市,看懂整个中国,理解整个世界,此言不虚也。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