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 人大重阳
2025年8月1日下午,由中国—东盟中心组织,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文莱、菲律宾的东盟9国22名政府重要岗位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就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东盟关系、“一带一路”、中美经贸摩擦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人大重阳网讯:2025年8月1日下午,由中国—东盟中心组织,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文莱、菲律宾的东盟9国22名政府重要岗位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就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东盟关系、“一带一路”、中美经贸摩擦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代表团成员分别来自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总理府公共服务部、菲律宾国际贸易关系局、文莱文化、青年与体育部、泰国商业部、缅甸高等教育部和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外交部,由1名政务次官(副部级)、12名司级官员及9名专员和外交官组成。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欢迎东盟代表团一行并就9国官员提出关切做了以“大国复利”为主题回应,指出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发展具有收益稳定、长期积累、可持续释放等特征,并围绕新福祉、新消费、新制造、新基建、新服务等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新领域,以及反贫困、反封闭、反污染、反腐败、反霸权、反危机等六大改革攻坚战,并就2029年、2035年中国发展预期做了深度阐释,提出中国发展将为东盟各国的繁荣注入新动力。
在互动讨论环节,人大重阳研究人员就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国应对美国关税经验、RCEP 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等话题分别进行了回应。研究员刘英指出,中国—东盟贸易破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4000亿美元,硬软心联通打造全球供应链枢纽;研究员敦志刚指出,中国软实力重建设共享,支持多边主义与联合国改革;副研究员徐天启则概括了中国对美关税“三招”——提前预案、做强内功、拓展“非美朋友圈”。人大重阳副院长杨清清及研究部相关人员接待了代表团并进行座谈。
参访结束后,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收获超出预期”。多位来宾表示,人大重阳的开放氛围、务实研究令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直观、更立体的认识,也为未来中国和东盟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与公共治理等领域深化合作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自建院以来,人大重阳始终不断地致力于中外人文交流与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国与超过100个国家的智库交流与文明互鉴。近年来,各国代表团频繁来访人大重阳。
以2025年为例,在各个部委、驻各国使领馆与相关组织的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人大重阳已接待美国驻华大使馆、英国外交发展部、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新加坡国防部、伊朗副外长等外交代表团,还接待了匈牙利马蒂亚斯·科维努斯学院青年领袖代表团、“一带一路”11国智库学者考察团、阿根廷政治经济学中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学术交流团以及巴西淡水河谷(Vale)公司、俄中商会、马来西亚专业技能发展教育公会代表团等商务代表团等数十个国家来访团。
人大重阳还将持续推进中国与全球各国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为中国外交与智库国际间交流贡献人大重阳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