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作者: 李国强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 , 以及正迈向且不断发展中的信息文明阶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作者李国强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11月13日智库理论与实践。
[目的/意义]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丰富新质生产力理论,用以推动新的发展实践。
[方法/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大历史观为指引,以生产工具这一代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为根本切入点,分析人类历史上生产工具演进“质的跃升”带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作用,充分认识当代新质生产力的划时代意义。
[结果/结论]以生产工具的革命性突破为重要视角,是深入理解当代新质生产力变革并抓住历史时机的重要方法;新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质的跃升”的表现,将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新的革命性变革;要深刻理解这一变革的本质和意义,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智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生力量,要在中国式智库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发展问题,积极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生产工具;质的跃升;中国式智库建设
正 文
2023 年 7 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科学内涵、本质要求、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理论的、历史的、现实的总结和概括,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
1
新质生产力体现生产力“质的跃升”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 , 以及正迈向且不断发展中的信息文明阶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生产力每一次革命都改变着生产关系,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显著特点是创新。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带来了生产工具的革命。从生产工具的革命性突破把握生产力“质的跃升”,是深入理解当代新质生产力变革并抓住历史时机的重要视角和方法。
从历史角度看,生产工具的演变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每一次“质的跃升”都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紧密相关,而生产力伴随着技术的重大革新的跃升,往往都体现为生产工具的革命。生产力中人与生产工具是核心要素,本源是人,人主要从体力、技巧、智识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工具是人的三方面能力的延伸,外化为特定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对生产工具与人自身的三方面生产能力进行相应划分,生产工具包括动力机、操作机(含传送机)、控制机三大类。动力机是提供能量的设备,为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机械或设备提供所需的动力;操作机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或转换的设备;控制机是负责监控、调节和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的设备或系统。
人类的科技和产业革命,集中表现为动力机、操作机、控制机的质变和跃升。农耕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原始农业生产粗放,农具分耕作类的斧、铲、耒、耜以及收割类的刀、镰,材质有石、骨、蚌、木、陶等。石器从打制到磨制的改良,提高了生产效率。先秦时期,人们借助休耕改良土壤,并逐渐掌握了各种作物的最佳生长期,根据时节合理安排农事。生产工具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不断进化,同时出现了牛耕,耕作效率大有提高。随着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逐渐走向精耕细作。汉代发明犁壁,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改进和推广。唐代发明曲辕犁,耕作效率大幅提高。耕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机、电动机等动力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自动化和机械化成为可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具体来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作为动力机的代表,为各种操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工厂生产从手工业向纺织机和织布机制造转变,机器生产逐渐替代手工劳动,在这一时期,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动力机的发展,电动机和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则使操作机能够执行更加复杂的任务,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或信息革命时代中,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科技生产工具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了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控制机的发展,使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和自适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从理论角度看,首先,新质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变化影响劳动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具的广泛应用,会导致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改变传统的劳动分工和组织结构。其次,生产工具的发展和使用,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工具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分配方式会有所不同,影响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利益。最后,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力消耗,使劳动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新质生产力“质的跃升”,在技术特征上,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边际革命,它表现为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涌现及其广泛深入的应用,既是质态跃迁的先进生产力,又是生产力系统的整体跃升,正在以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的形式演进;经济特征上,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转变,形成以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新的跃升;社会特征上,是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看,生产工具的革命性演变作为新质生产力“质的跃升”,将改变生产工具的形式和功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也会极大改变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影响。
综上可见,历史演变至今,人类社会正在向更加依赖信息技术的形态过渡,信息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当代生产力的“质的跃升”,已经展示为生产工具的革命性突破,从而使人类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新形态。
2
深刻理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和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演进中一次新的“质的跃升”,深入理解这一变革的本质和意义,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抓住这次新质生产力“质的跃升”的历史时机,有力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呼唤,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当前,“十四五”时期已进入后程收尾阶段,展望下一个五年,“十五五”时期既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规划,也是迈向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承上启下的五年。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解释和度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十五五”时期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重要驱动力。
第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能力的重大举措。
从世界大国的发展和崛起的经验来看,革命性新技术的产生和产业化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当前,科技发展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必须突破美国“脱钩断链”、围堵封杀和“卡脖子”难题,把发展的安全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因科技落后而被动挨打的沉痛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当今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态势、新动向、新趋势的清醒认识,具有历史自觉和时代自觉。
第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
新质生产力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一代通信技术、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新发展模式,也包括对传统产业升级的促进。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力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新三样”已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核心动力,在这些领域已大规模地扩大了工业产能,给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及气候目标都带来了巨大变化,成为绿色转型的中坚力量,使我国在全球合作中保持竞争优势。生物技术正处于革命边缘,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的融合将驱动生物技术工程革命。利用大规模实验数据集,可以训练人工智能基础模型,这些模型将大大加速工程生物学工作流程,类似于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自动化科学家将极大加速工程生物学实现农业、医疗保健、公共卫生、采矿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创造新产业,也会成为制造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支柱之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例如,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复杂的供应链运作,关注市场内部和跨市场、供应链和金融网络的企业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对劳动力市场如何应对技能需求变化模式的分析,以及制定产业政策,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随着科技进入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战就是其中之一。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给国家安全与稳定带来重大挑战。同时,任何使工程生物学实践变得更容易的工具,也将改变国家安全潜在威胁的内涵;如何确保未来的生物经济安全、可靠和持续,也都是面临的挑战。
总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生产力革命的“质的跃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抉择。如果不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不仅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会在激烈的竞争、动荡变革的国际格局中陷入被动局面。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生产力要素发生质变的重要时间窗口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价值,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3
智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生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智库应该如何作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智库也迈入了中国式智库现代化新征程。新型智库建设适应、服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智库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当代重要着力点上,应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咨政建言、决策支持等功能,以有所作为。
(1)深入研究,把握趋势。智库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新质生产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的指示精神,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内涵及特征,总结、概括新质生产力理论,明确其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智库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加强科技前沿领域的研究和跟踪,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预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领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导。
(2)政策咨询与规划。智库应基于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理解,为政府提供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包括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应协助政府制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3)创新新质生产力生态环境。智库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应推动新质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构建,包括: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其成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向我国集聚,以及加强新质生产力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新质生产力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4)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智库应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概念、新判断、新主张、新观点、新思想,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智库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有能力、有责任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前瞻性的研究与分析、推动创新生态构建、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政策宣传与舆论引导,以及创新理论与方法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贡献智慧和力量。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