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降息降准是否有必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降息降准是否有必要?

发布时间:2014-08-20 作者: 人大重阳问答 

近期,市场对降息降准的预期增强,很多评论认为中国经济尚未摆脱中长期下降通道,建议货币政策时间调整为稳健偏松,眼下已到了降息降准的时间。那么是否真的有必要降息降准呢?

      问:近期,市场对降息降准的预期增强,很多评论认为中国经济尚未摆脱中长期下降通道,建议货币政策时间调整为稳健偏松,眼下已到了降息降准的时间。那么是否真的有必要降息降准呢?


      答:宏观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和当月人民币贷款同环比大幅下降,并且不良贷款也持续上升,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等几个重要行业上;7月份房地产投资更一进步下降至13.7%,增速创2008年以来最低值,同时70大中城市房价普遍下降。以上迹象显示了市场流动性收紧、投资放缓以及市场资金的缺乏,看来好像已经到了降准降息的时间点。不过,我们却有不同看法。


      我们认为出现人民币信贷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双双下降的原因由于6月份的基数过高和银行中期结算的季节性因素;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居高不下,而大中企业存在结构改革和产能过剩等因素,所以对贷款需求不高。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主要则由于银行资金成本上升,从而推动贷款利率的提高;另外,房价普遍下降我们认为虽然限购陆续放开但需考虑存在的滞后效应,而房地产市场主要任务依然是消化库存。


       短期来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常备借贷便利等创新工具组合可以适时的调节货币供应量,特别是克强经济已开始发力,从最近出现的新型调节工具PSL项目看可见一斑。结合现阶段市场流动性来看,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大额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利率虽有上涨的势头,但仍在可控范围内。而今年批建的各级大型项目持续开工建设,也会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中长期来看,由于受地缘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因受欧盟制裁所以会对中国的进口需求有所加大;最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会在下半年带来众多投资计划,也不排除投资加大的可能。总体来看我们预计短期内不会降息降准,中长期虽然有降息降准的可能,但概率不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任巍、郭煜执笔,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