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0 作者: 陆克文
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祭出严峻经济制裁。这些盟友也开始采取令中国有所警觉的行动。日本实施了新的国防政策,增加国防经费,且开始接受自己需要为防御台湾出一份力。
本文转自2022年10月19日东方财经。
一年多前,多数人都认为世界不会再有大型战争,但在俄乌战事爆发后,让台湾人惊觉:我们与战争的距离有多近?曾两度出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KevinRudd),研究中国长达40余年,1980年也曾来台到台湾师范大学进修,对两岸关系研究颇深。他是西方国家极少数能用流利华语直接沟通交涉的政治人物、可谓西方世界最能洞察中国的资深政治家。
天下文化出版陆克文的新著:《可避免的战争》(The Avoidable War),除了揭开中美两强军事行动的神秘面纱,更为两国该如何管理其战略竞争和避免灾难性战争,提供了详尽的和平指南。《远见杂志》独家披露陆克文新书台湾版序的完整内容,以下为精华摘录:
一年前,许多人尚不相信我们所处的时代会再发生大型战争。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攻击改变了这观点。这件事再加上台湾情势的最近发展告诉我们:不能再忽视美中大战的可能性。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战争,不论是被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或其他军事热点触发,都会扩大成为影响各层面的大规模军事冲突,遍及诸多海域与空间。且这场战争可能会牵涉世界上其他国家。
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祭出严峻经济制裁。这些盟友也开始采取令中国有所警觉的行动。日本实施了新的国防政策,增加国防经费,且开始接受自己需要为防御台湾出一份力。
中国注意到,韩国在尹锡悦总统(他在竞选活动中承诺加入四方安全对话,并将其转化成五方安全对话)治下的最新战略与外交政策,其姿态表达了类似的忧虑。而澳大利亚也开始了在澳英美安全伙伴关系(AUKUS)名义之下,建造核子动力潜艇的计划。
美国与台湾最近的官方互动已进一步激化美中之间的敌对关系。台湾仍是最可能点燃中美军事冲突的火花。的确,我在本书第16章描绘了十种情境,其擘划的未来相处之道(不论和平与否)都是以台湾为中心。同时间,即便外在环境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愈来愈复杂,还得面对升温的国内挑战。
中国经济在几年前开始慢下来,这些因素开始对中国的成长目标构成挑战。本书第六章特别论及经济成长与稳定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过去两年发生的事件凸显了目前美中关系中竞争的危险程度。虽然这问题相当困难,本书却认为,仍有前进之道。我提供了一种名为“管理框架下的战略竞争”(Managed Strategic Competition, MSC)的框架,企图建立一套具有稳定功能的、双方认可的限制。这需要两国政府理解(而非公开支持)对方在关键问题上的红线,例如台湾、南海与东海、朝鲜半岛、网络空间与实际空间。
在此之上,必须有务实的护栏,为关系奠定“交通法则”,好比当年美国与苏联在1962年古巴飞弹危机后所奠定的规范。若能建立护栏,两国就能在关系的其他面向展开激烈但不致命的战略竞争,将战略上的敌对关系转化成一场以国际系统的前景为目标的竞赛,强化双方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外交政策影响力、军事能力与意识形态竞争。
这场受控的竞争将能容许两国在某些国际挑战上携手合作,例如公共健康、防止核武扩散与气候变迁等若能解决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议题。
最后,若有任何成功的机会,这种关系的划分将需要一小撮双方内阁层级的官员细心且持续的管控,不论国内或国际间发生何种动荡。
拜登任期的前半部已提供了一些管理战略竞争的迹象,可作为广泛接受的办法。2021年7月,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在天津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并强调两国关系中“护栏”的迫切性。北京当局将其解读为高度正向的讯号。
2021年11月,两国领导人参加了第一场虚拟高峰会,拜登公开呼吁“需要共同认可的护栏,确保两国的竞争不会演化成冲突,并保持沟通管道畅通”。还有,当国务卿布林肯2022年5月在华盛顿特区的亚洲协会提出拜登政府面对中国的策略时,他表示,虽然两大强权的“激烈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场“竞争未必要演变成冲突”。
杨洁篪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在2022年6月长达四小时的会面也表达了类似讯息,而根据白宫发布的消息,该场会面聚焦在“维持开放沟通管道,控管两国的竞争”。
美国与中国并不是非打一仗不可。但是,尽管有一些进步,美中关系仍持续恶化,他们的战略性关系愈来愈分歧,且遭受不断出现的全球危机重击。若想避免一场灾难性的冲突,虚应故事跟空想最佳结果是完全没用的。为了避免懵然步入战争,两国必须建构联合战略框架,守护和平——而且要快。
马英九评陆克文新书:战争应可避,和平犹可期
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期(2008~2016年),两岸关系和缓、官方与民间密切交流,更达成两岸分治66年以来、最高领导人会谈的“习马会”。毕生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的马英九,对近期台海紧张情势甚感忧心,他特别推崇陆克文新著《可避免的战争》的诸多理念,并为其提笔写序,以下为精华摘录:
陆克文好学深思,因为出身外交官,非常务实,他的观察与建议颇有参考价值。本书有一个特色,是提出“管理框架下的战略竞争”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中美发生战争的十种假设情境,逐一探讨。其中若干情境,以当代相似的历史事件命名,颇有见地。
但对台湾的读者而言,本书较少分析台湾与大陆发生区域性战争时,台湾可以选择的其他路径,包括双方单独谋和的情境。书中并未提及2008至2016年间,台湾单独与大陆谋和避战的历史经验与对美中关系的可能影响。由于这段期间是我执政,我想我必须就此提出看法与建议,希冀能为读者略做补充。
2015年5月,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曾在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院公开演讲中指出,近年美国跟台湾非官方关系的提升,是历来最好的,主要因素就是台湾能稳健处理两岸关系。
当时英国《经济学人》社论认为,这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对台湾做出最大的让步;但六年后,在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两岸关系却急遽恶化。同一刊物,在2021年5月初的封面标题是《台湾是地表最危险的地方》(Taiwanis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认为战争恐难避免。这六年的差异,就在于台湾当局政策的改变,是台湾情势由安转危的关键。
本书重点是研究美中是否不免一战及如何化解争端。我愿贡献执政时的经验,尤其是台湾在美中两强对峙时,能扮演何种角色。这也是陆克文提出“管理框架下的战略竞争”中,应该优先考虑的重要思维。
我建议台湾应主动改善两岸关系,重回2008至2016年共同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如果两岸关系改善,就算不能左右美国是否与中国走向战争,至少能减少战争发生的机会,也能使台湾不会变成第二个乌克兰,后者尤其重要。毕竟,避免战争、迎向和平,才是真正符合台湾百姓的利益与期待。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