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3 作者: 王永利
在金融机构经历自身运营IT化、与客户或合作伙伴系统对接实现业务联网协同处理两个阶段后,从全社会角度看,需要金融科技进一步提升,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王永利系原中国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中国大陆首任董事,本文转自12月3日wang yongli 王永利微信公众号。
在金融机构经历自身运营IT化、与客户或合作伙伴系统对接实现业务联网协同处理两个阶段后,从全社会角度看,需要金融科技进一步提升,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自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电脑开始,金融科技的发展,不断推动金融的进步与升级换代,呈现出自身不断提升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机构自身运营IT化(电子化)
金融机构运用电脑局限于机构内部,主要是提升自身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随着通讯和加密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总分支机构相互之间的系统统一、相互联网(局域网、专用网)和客户唯一性、数据大集中(一本账),实现集团内部跨机构、跨地区通存通兑和业务实时处理等。
机构内部“自我应用”成为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
第二阶段,金融机构与客户或合作伙伴系统对接实现业务联网协同处理
自银行卡出现后,银行信息科技应用突破了机构自身边界,开始用专门的终端设备与客户实现系统连接,由客户将其业务信息在终端设备上输入(要素必须输全,系统自动控制),并输入自身密码,通过终端设备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送至相关的金融机构。在验证客户密码准确,以及指定账户余额超过交易付款金额后,金融机构的电脑即发回通过信号,完成交易结算,并由金融机构与收款人办理相关款项的清算。
随着通讯水平提升,特别是互联网、云存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合约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突破自身范畴,运用各种终端设备与管理系统,不断加大与客户的系统对接与网络连接,推动越来越多的业务提交与处理线上化,相关各方联网处理的互联网生态化协同运行的新时代,包括业务信息输机自助化(由业务发起人在终端设备上自行输入并传送),金融机构相关处理自动化(各种处理系统全部内置联通,对客户密码验证无误后线上封闭运行),风险控制与数据管理智能化等。其发展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客户到金融机构柜台办理业务,避免由金融机构的员工参与输机等手工处理,由此大大减少差错和案件发生率,减少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和操作员工的投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以客户为中心,不仅利用自己的信息化平台销售和处理本机构的产品与服务,而且积极筛选和推销客户可能需要的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满足客户更多金融领域的需求;努力实现与客户各种付费场景的相互联通及线上处理(如支付宝、财付通,基本上将用户可能用到的付费场景全部联通)。
由此,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化渠道变革(越来越多)、客户终端改造与移动终端应用、相关产品研发(越来越丰富)与线上展示和交易、信息传送安全保护及大数据归集与分析利用等,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成为金融科技发展新的重点。其中,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网络银行、交易银行、开放银行等新的应用场景和概念快速发展层出不穷,渠道、客户、交易(流量)成为市场竞争焦点,金融越来越成为科技密集型行业,金融科技的影响力充分显现,推动金融创新(新金融)与专业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快发展。
跨机构“开放互联”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中国金融科技应用已经迈入第二阶段,并在不少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现在仍将金融科技重点放在金融机构自身业务处理,特别是有人参与的业务处理上,已经严重落伍,空间越来越小,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但目前这种开放互联生态化协同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以各个机构自身为主体,各自都要面向客户或合作伙伴进行数量众多的相互间系统对接、网络联通,从全社会整体看,存在着严重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和巨大的运维成本,并使业务发起单位(法人和个人)应用的终端设备太多;其身份信息、交易数据分散在很多业务处理机构,难以完整体现,其安全性与商业秘密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由于系统版本不同,各个机构系统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电脑系统的标准化远远落后于工业产品),也给大量的系统对接带来很大麻烦,费时费力;由于各个机构对外引流(获得合作伙伴和交易)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科技力量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发展模式也使得同业机构的发展能力快速分化,越来越多的中小机构被排挤,其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被淘汰出局。
从全社会角度看,需要金融科技进一步提升,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专业化集约化接口平台、信息和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支撑的全社会共享运营
全社会“集约共享”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这一阶段的重点可能包括:
1、打造国家或区域的系统集中对接平台,包括各机构APP的统一登录平台,使用户一点登录,即可下载和登录各个机构的APP(可参照银行集中开户以及SWIFT、银联、网联等模式),并广泛比较和选择不同机构的同类产品或服务。
2、推出和运行央行统一APP的数字货币(CBDC)体系。运营商及其他机构的数字货币钱包,只是央行数字货币基础账户的派生体系,运营商需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平台的分布式运维,所有机构管理的数字货币钱包交易数据需定期批量传送央行大数据中心,使央行能够获得所有数字货币的用户基础信息与交易数据,形成真实、完整、准确的数字货币大数据(其价值巨大),并对此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
其中,CBDC可以借鉴稳定币的技术和运行模式打造和运行。稳定币,如跟美元等值挂钩的USDT、USDC等,实际上是互联网上替代美元(作为代币)进行交易和支付的一种协议,可以让世界上拥有手机的人,可以在下载和安装其应用系统后,以互联网数据移动的速度和效率,发送和接收稳定币,成本大大降低,而且稳定币与挂钩货币的兑换与储备,都要得到货币发行国与国际社会(G20金融稳定委员会规则与执行)的监管。稳定币已经运行十多年,基本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并且越来越完善。既然作为主权货币的代币可以如此,主权货币本身应该也可以直接改造成类似的数字货币。
3、推出统一运维、集中管理的法人与个人的数字化智能身份信息系统与管理中心,支持身份信息的主人自主控制将信息调用给谁、用于何处、有效期多长等,逾期后信息自动销毁,由此充分保护其信息安全;
4、按照法人与个人全面归集其交易信息与货币收付数据,实现数据准确确权基础上的有效权益保护,包括在数据所有权人许可条件下,将其数据提供给第三方特别是专业机构进行分析和有效利用,以及为其提供准确的信用评级或信用额度支持等。
实现上述变化,将推动数字货币、数字金融、数字资产、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等的跨时代大发展。在上述领域,哪个国家能够走在前面,将形成世界领先的强大优势!
当然,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同样存在很大风险挑战,必须符合货币金融的本质与发展逻辑,注重于解决经济社会的痛点,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财富创造,推动人类文明和谐发展,避免利用科技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抢占社会财富,甚至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损害社会资源和财富,加快贫富分化,威胁世界和平。
王永利,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任中国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直接负责中国银行对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以及中行核心系统统一优化的领导工作;Swift首任中国大陆董事;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深圳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对财务会计、货币金融、国际结算、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期货及衍生品、互联网金融、加密币与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等,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造诣。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