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全球合作进入了“去美国化”的新时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全球合作进入了“去美国化”的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5-09-15 作者: 人大重阳 

9月12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共同承办的2025“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在北京举行。

编者按:9月12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共同承办的2025“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43个国家的200余位政党政要、智库学者、工商界人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现将其演讲全文发布如下:(全文约22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 王文

我刚刚从坦桑尼亚回来,主持了中国第一家全球领导力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的开学典礼。学校高度重视,也得到了中联部的鼎力支持。

这次开学典礼开得相当成功,联合国原常务副秘书长、坦桑尼亚执政党革命党总书记阿莎-罗丝·姆滕盖蒂·米吉罗到场祝贺并致辞,坦桑尼亚革命党三任总书记都到场,还有非洲近10个国家的高层代表来参会。

开学典礼后,还召开了主题为“2050:中国、非洲和世界”的首场海外全球领导力论坛,共200多位政党精英出席,各种细节令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关于全球合作的新感受。


▲2025年9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2025级“海外治国理政英杰班”预开学典礼现场

无独有偶,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我先后出访了30多个国家,尤其是2025年以来在巴西俄罗斯阿塞拜疆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参会,都有相似的感受。大概有这么三点,与各位分享:

●全球合作进入了“去美国化”时代

近年来,我参加的世界许多论坛、会议或者看到的许多国际合作方案,几乎都看不到美国的代表。美国政府、社会组织和智库的代表似乎参与的积极性也在下降。

2025年以来,美国先后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巴黎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这意味着关乎国际公共产品的卫生健康、低碳发展、人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合作等话题,美国官方都将其排除在主流话语与合作范畴之外。

2025年初,美国宣布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更是削弱了美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力度与能力。

●全球合作正在寻找深度改革与替代方案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开始,比如特别提款权(SDR)份额改革,但这些改革并没有完全满足全球南方与新兴经济体的需求。

这些年来,金砖合作机制大扩张、上合组织机制大发展,各种多边合作从战略安全沟通到治国理政交流、从人文交流到科技合作,从信息安全到贸易开放,从能源矿产到工业运输,尤其是近年来为规避制裁与长臂管辖而进行的国际金融支付渠道、货币互换、智能科技产品的替代方案,更是触及国际体系的深度改革。

●中国和平解决方案进入实践推广阶段

有一位外国朋友曾对我说:“过去10年,美国发动了数十次重大军事行动,想要证明美国仍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而中国召开了数十次重大峰会,表明中国希望与全世界共同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

2016年中国举办了G20杭州峰会,2017年、2019年、2023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还在厦门、青岛、天津等地举办了若干次金砖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还举办了许多在过去看来非常敏感的会议,比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看中国、听世界”论坛。

这些年,中国促成伊朗与沙特的和解,推动支持巴勒斯坦各派别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内部和解,还努力以和平方式协商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分歧,比如与印度的分歧。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中曾提出“民主和平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这个理论其实是一个意识形态陷阱,意在颠覆其他国家的制度,使其变成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制度。但实际上,一战、二战等大多发生在西方列强之间。

我试着从另一方面提出新的理论,即“对华和平论”来替代“民主和平论”。就是与中国相关的分歧,都能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比如过去四十多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分歧都是以和平方式解决的,任何冲突到中国来协商,也可以通过和平方案来解决。

最后我的结论是,当前,全球合作真的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角色与贡献正在被重新评估。如何更大化地发挥中国角色与贡献,既是中国智库界的新课题,也是世界需要思考的新话题。

谢谢!


图片

▲2025“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现场


9b7d95034469b3e5aeb87d96558183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