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5 作者: 李国旺
中华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讲究知行合一,讲究致良知。《大学》是中华优秀文化名著,它提出的三纲八目是培养君子的教育路线图。君子敬天爱民,讲究仁爱、讲究诚信、讲究修身养性,讲究经世济民。
作者李国旺系人大重阳高级顾问、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本文转自5月15日今日头条。
中华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讲究知行合一,讲究致良知。《大学》是中华优秀文化名著,它提出的三纲八目是培养君子的教育路线图。君子敬天爱民,讲究仁爱、讲究诚信、讲究修身养性,讲究经世济民。古为今用,我们以《大学》八目理论解读特朗普家族“修身”发展史,发现其从商业基因到治国悖论的深层断裂。
一、 格物致知:家族职业基因的逐利本质与社会责任缺失
中华文化讲究上报三重恩,将“明明德”与“亲民”当作内在的责任。特朗普家族自德国移民美国以来,始终将“格物”局限于对财富与权力的物理性攫取,而不是对客观世界探索基础上的经世济民。既无“明明德”即提高学问提升品德的自我要求,更将财富与权力当作家族发展的唯一动力,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第一代移民是弗雷德里克·特朗普(Donald Trump祖父),在19世纪末以理发师身份起家,借淘金热开设“北极饭店”,通过提供色情服务与酒精攫取暴利。这种原始积累模式奠定了家族“格物”的核心逻辑:以突破道德边界为手段,将“致知”异化为对商业漏洞的钻营。弗雷德里克·特朗普(Donald Trump祖父)的原始资本积累,以资本向“恶”为导向,其发家致富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为获利而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第二代弗雷德·特朗普在纽约地产开发中,精准利用罗斯福新政的廉租房补贴政策,通过虚报成本、压低质量等手段实现资本扩张,其“致知”实为对政策红利的投机性解读,而非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致知”讲究良知、讲究内心良知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弗雷德·特朗普以讹取国家政策红利为导向,忘记资本家需要资本向善以承担社会责任,他是将资本向“恶”推向极致,损害国家利益和普通民众的利益而获利。
第三代唐纳德·特朗普,家族认知进一步窄化为“交易艺术”。特朗普二次执政后,美国退出世卫组织、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以及更改移民政策,忘记美国作为国际垄断资本家集团,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同时,需要资本向“善”,以承担相应的全球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但是,特朗普更是将资本向“恶”推向极致,实质是以美国短期利益放弃其对全球治理责任和环境责任。特朗普家族三代忘记其所谓的“天职”观,其“格物致知”始终困于物质追求层面,缺乏对“明明德”的终极追问,导致认知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二、 正心诚意:家风传承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大学》强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而特朗普家族的价值体系存在双重割裂:
1、家规表象与内核矛盾
家族对外宣扬“禁止吸毒、酗酒、纹身”等严格家规,并通过子女进入名校教育、公众形象管理塑造“精英家风”。然而,这种“诚意”实为功利性表演:弗雷德里克通过色情灰色产业积累资本、弗雷德利用政府补助的政策漏洞避税、唐纳德本人多次破产却通过法律手段转移债务,均显示家族其心不正,将“诚意”异化为规则套利的工具。法律规则是天理在人间的显现,特朗普通过违背天理良心而获取财富与权力,与天理不容;天理昭昭,其报不爽。玛丽·特朗普(Donald侄女)揭露家族通过虚构顾问费用、夸大资产折旧逃避遗产税超5亿美元,更印证其“诚意”本质是对道德契约的系统性背叛。
2、亲情工具化与权力异化
特朗普将子女作为政治资产,要求伊万卡、小唐纳德等人为其竞选站台,甚至以“家族荣耀”掩盖权力交易。这种“齐家”视为将亲情纳入商业与政治博弈的筹码。其姐姐玛丽安·特朗普·巴里在录音中痛斥其“没有原则”“利用子女作秀”,直指家族内部“正心”的彻底溃败。特朗普对子女“物质穷养、精神富养”的教育策略,本质是以商业竞争思维替代情感培育,使“诚意”沦为控制手段。
三、 修身悖论:从“精干有为”到“自恋僭越”
特朗普家族标榜“精干有为”的奋斗精神,但其“修身”实践与《大学》要求背道而驰:
1、 “有为”特质与道德底线的冲突
特朗普在商业上展现的“军人意志”(如每天工作16小时、快速决策),表面上符合“修身”的勤勉要求,但其内核是对“善”的消解。例如,为竞标地皮伪造协议、通过媒体放风制造对手恐慌,此类行为将“有为”异化为不择手段的掠夺。特朗普在政治决策中的“非道德谈判策略”(如对俄的外交关系转化为商业交易化、白人至上的移民政策极端化),更是将商业厚黑学植入国家治理,导致“修身”与“治国”的伦理链条断裂。
2、自恋型人格与“慎独”缺失
心理学研究显示,特朗普具有显著的自恋型人格特质和胆质汁特征:需要持续的外部赞美、缺乏共情能力、过度敏感、将批评视为侮辱。特朗普胆质汁特征表现为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情绪易激动,行动敏捷,但准确性较差,但持续时间不长,比如在他在2025年4月发动的关税战上,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关税政策。这与《大学》“君子必慎其独”的要求形成尖锐对立,其在执政期间频繁通过推特宣泄情绪、攻击媒体与司法系统,实质是将个人情绪凌驾于国家理性之上。他推特治国,将治大国当作炒冷饭,违背“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谨慎原则。玛丽安·特朗普·巴里称其“不读书”“沉迷福克斯新闻”,进一步揭示其精神世界的贫瘠与“慎独”能力的彻底丧失。
四、 齐家困局:家族荣耀下的治理裂痕
特朗普家族表面呈现“五代精英”的团结形象,实则暗藏治理逻辑的深层矛盾:
1、商业帝国与政治权力的错配
《礼运 .大同篇》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特朗普违背“选贤与能”原则,“独亲其亲,独子其子”,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直接移植至国家治理,任命伊万卡、库什纳担任白宫高级顾问,形成“家族-国家”利益共同体。这种“齐家”的泛化导致公共权力私有化,例如通过税改法案为家族企业减税、以总统身份为家族酒店引流、通过发行特朗普币发横财,通过关税战中的自造内幕信息为家族企业和亲朋好友获取暴利。其子女在商业与政治领域的跨界运作(如小唐纳德加入风投公司1789Capital),更是将“齐家”异化为权力-资本的旋转门。
2、代际冲突与价值断层
家族第四代(如巴伦·特朗普)虽接受精英教育,但其成长环境充满公众审视与政治压力。伊万卡在社交媒体营造“岁月静好”形象,却被批“对社会苦难缺乏共情”,显示新一代的“齐家”仍困于表演性治理。玛丽·特朗普的回忆录与巴里录音的曝光,则揭示家族“齐家”神话背后的信任危机与价值虚无,违背慈爱孝悌的齐家原则。
五、 治国平天下之殇:修身断裂引发的系统风险
特朗普执政的实质,是将其家族商业实践中的道德缺陷升格为国家政策:
1、“交易型治国”的伦理灾难
《大学》提出“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 灾害并至”。特朗普作为地产开发商转型的政治人物,仍然不改商人本质,将国际关系简化为商业谈判,例如退出TPP、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威胁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小人唯利是图,国际关系上以“利益思维”替代战略互信,相互伤害的“灾害并至”。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反复无常、新冠疫情期间的“消毒水言论”,均暴露将国家治理降维为投机博弈的致命缺陷。这种以利为利的治国原则,违背了“国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的国际伦理, 其 治国模式虽短期迎合国内民粹主义,却摧毁了全球治理的伦理基础和信任基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把发展成果与世界人民共享。
2、 “家天下”模式与宪政危机
《大学》特别提出“一人贪戾,一国作乱”,特朗普家族弄权贪财,正将美国拖进乱局。他试图通过“家族-国家”同构巩固权力,例如推动“总统豁免权”以逃避司法审查,此举直接冲击美国三权分立根基。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时高呼“特朗普要我们战斗!”,将家族“暴力合理化”传统上升为政治暴力,彻底背离“平天下”所需的“絜矩之道”。和平发展、和平世界、和合共生,这是中华优秀文化治国和平天下的外交理念的内在要求,建立“大同世界”即建立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几千年内中华文明的内在追求。
结语:修身断裂的代价与启示
特朗普家族的发展史,是《大学》三纲八目理论的典型反面教材:当“格物”止于物欲、“诚意”沦为表演、“修身”异化为自恋时,齐家治国平天下必成空中楼阁,如果其发展壮大,可能给世界带来巨大危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要以特朗普家族史为反面教材,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真正将《大学》的三纲八目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因此,我们要警惕特朗普商业思维对国际公共治理的侵蚀,要穿透特朗普家族品牌宣传的表面光环,审视其价值内核的反动性。
总之,特朗普家族“修身齐家”案例,为传统伦理与现代资本文明的碰撞提供了鲜活注脚。唯有重建“修身为本”作为价值观的值锚点,方能人生中实现真正的“止于至善”。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