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巴菲特价值投资如何传承?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巴菲特价值投资如何传承?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分析

发布时间:2025-05-08 作者: 李国旺 

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股市投资是复杂劳动。能够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投资是智慧性劳动,是倍加的复杂劳动,可以创造或实现几何级数的价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知行合一的智慧(本)型劳动的代表。

作者李国旺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顾问、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本文转自5月7日今日头条

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股市投资是复杂劳动。能够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投资是智慧性劳动,是倍加的复杂劳动,可以创造或实现几何级数的价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知行合一的智慧(本)型劳动的代表。在巴菲特行将退休之际,我们特地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人“三才”统一理论对其价值投资体系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以发扬“拿来主义”,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启示。

一、天时:周期律动的天道博弈

巴菲特号称价值投资大师,他是如何掌握天时的呢?

天时,即时间周期规律。真正成功的股市投资者,都是遵循天时即周期股市规律的人。为什么时间周期会在资本市场中起作用?因为太阳(黑子)周期决定天气变化周期,天气周期决定农业生产周期,农业生产周期决定粮食产量周期,粮食产量周期决定物价周期,物价周期决定货币政策周期,货币政策周期决定资本市场资产估值周期。时间周期是资本市场投资过程中最重大、最简易、最中性的要素,“待时而动”成为投资者优良品质的基本要素,巴菲特正是掌握周期投资的优秀代表。

正如中国哲学所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投资者根据周期变化而“时行时止”: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适时抓住机会;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因错过而后悔;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观时之变,能够发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1、经济周期: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时空坐标系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体系本质是对经济周期的精准把握。从1956年以"烟蒂股"策略捕捉战后复苏周期,到2020年重仓日本五大商社押注全球供应链重构,其核心在于将"天时"转化为投资的安全边际。巴菲特的经济周期投资秘诀主要有三重维度:

一是衰退期逆向布局。1964年抄底美国运通、2008年金融危机投资高盛优先股,“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践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周期哲学,利用价值压缩,把”待时而动”逆向投资策略发挥到极致。

二是繁荣期战略防御。2024年美股估值高企时减持苹果67%,保留3470亿美元现金等待"大象级标的",构建抗周期缓冲带,把“时行时止”发挥到极致。

三是跨周期资产配置。投资日本商社50年持有计划,将资源咽喉型资产转化为穿越周期的"时间机器",把“知时之行”发挥到极致。

2、产业周期:护城河的动态进化

从消费品牌(可口可乐)到数字生态,从传统能源到智能电网,巴菲特的行业组合演变印证"天道"演化的深层逻辑:

一是抓住消费周期的锚。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抓住全球化浪潮带动的消费扩张周期,以品牌壁垒抵御技术迭代风险。

二是顺应能源周期的跃迁。阿贝尔主导的伯克希尔能源公司转型,将传统电力网络升级为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的"新基建"。

三是掌控科技周期的平衡。苹果投资从"消费品公司"到"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认知跃升,体现护城河理论的数字重构。

3、货币周期:现金为王的时空艺术

2025年上半年,巴菲特掌控3470亿美元现金储备,既是对天道的敬畏,更是把周期投资当作致胜的战略武器:

一是利率周期博弈。相同时间结构下,在于投资者的处于不同位置或投资组合结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收益。2024年投资者还在享受AI狂欢时,巴菲特悄悄卖出股票,2025年高利率环境下现金等价物年化收益超5%,构建被动收益安全网,坐等通货膨胀红利给公司提供收益平台。

二是黑天鹅防护罩。1973年石油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间,2025年关税战爆发前,巴菲特均掌握大量现金冗余策略抵御流动性冲击,把现金当作公司安全的“战略资产”。

三是机会成本控制。在同样的时间点上,东西南北中,由于位置不同,同样的事件,由于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同,其投资的效果、效用、效益也会异同。当日美利差接近5%时,巴菲特通过日本负利率债券融资,实现"借道伐虢"的货币套利。

二、地利:行业组合的地缘棋局

巴菲特号称价值投资大师,他是如何掌控地利的呢?

地利是投资组合的空间结构,包括行业、地区或国别的投资组合。不同的投资组合结构,同一时间周期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收益或风险。不同的投资组合结构,在不同时间周期位置,也会产生不同的收益或风险。正如中国哲学所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巴菲特对自己的现金头寸、周期位置、投资组合通过情景模拟,从更高的思维高度察看时空结构变化,从未来回看现在,进行组合投资,利用“地利”变化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在巴菲特看来,如果处理好时空统一场关系,天时有时候就是地利,这与中国的投资哲学极其相似,具体表现有:

1、行业配置的中国哲学

伯克希尔的行业组合进行对冲平衡,这是最大“地利”特色。

一是刚柔并济,实现安全配置。巴菲特将保险浮存金与铁路资产构成现金流双引擎,近十年为伯克希尔贡献45%净利润。保险浮存金(Insurance Float)本质上是保险公司暂时持有但尚未用于赔付或支出的资金,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无息或低成本”的资金池,成为伯克希尔投资盈利的核心工具之一。铁路资产的现金红利高于银行存款,亦成为伯克希尔投资盈利的核心工具之一。

二是攻守兼备,享受成长收益。巴菲特将防御性的消费股+进攻性的科技股进行组合,在2020-2024年科技牛市中实现净值翻倍。消费股代表价值实现产生的收益,科技股代表价值创造产生的收益,巴菲特对两者进行有机组合创造高效益。

三是虚实相生,实现境由心造。巴菲特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与时俱进,在进行战略防御投资实体资产(BNSF铁路)的同时,积极布局数字资产(苹果服务生态)形成虚实优化组合,从心灵创造到现实创收共振。

2、国别布局的地利思维

巴菲特以美国为中心以全球视野布局投资组合,这种“地利”组合优化结构,实现行稳致远的投资效果。

一是本土为上。美国资产占比68%,扎根消费、金融、能源等核心组合。美国作为全球消费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能源输出国,巴菲特作为美国的爱国主义者,重点投资美国的优势产业,为收益稳定奠定基础。

二是低价是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经过三十多年的生聚,在“安倍三支箭”的刺激下,经济获得复苏。巴菲特及时抓住日本股市低估值机会,对日本商社投资进行投资,对应"业绩回归"的成长性,布局亚洲供应链重构。

三是新兴是福。通过QFLP试水东南亚基建,捕捉"新兴市场"的爆发潜力。东南亚是新兴大市场,人口达6.8亿,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基建需求强劲,巴菲特高瞻远瞩,试水东南亚基建,提前布局,获取市场爆发红利。

3、资产组合的钻石阵型

钻石是宇宙中最坚硬、最透明、最纯洁的物质。巴菲特将现金-股票-债券组合打造成钻石形三角,为价值投资提供了“金刚组合”:

一是现金为王,掌握战略资产。3470亿美元储备占净资产29%,构建流动性护城河。巴菲特认为现金是王,现金是战略资产,因此,他手中永远保持一定的现金头寸,构建强大的防御阵地。

二是股票为主,掌握进攻主动权。股票投资年化回报19.8%,通过集中持仓(苹果占35%)强化进攻形势。巴菲特将股票投资当作幸福快乐的工作,能够长期收益率保持在20%左右,与他穿透周期的股票组合相关,与他“耐心”的资本组合、主动投资相关。

三是债券为根,掌握后退路径。日本负利率债券与美债组合,形成止跌防御的"形势"。当美债收益率接近5%时,日本在“安倍三支箭”政策下,出现负利率时机。2019年以来,巴菲特多次在日本发行债券并投资日本股票,充分享受日本量化货币政策出现的红利。

三、人和:人性博弈的终极战场

巴菲特号称价值投资大师,他是如何实现人和的呢?

马克思认为,协作能够产生社会自然力,提高生产效率,形成1+1大2的效果。人和是产生协同协作的前提,是创造价值的秘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将天时、地利及人人和组合成“钻石大三角”,将人性之恶的非理性力量进行约束,释放人性之善的理性力量,形成和合共生的投资组合,实现价值投资致胜。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人性中的贪婪、恐惧、焦虑被放大,非理性投资就可能导致风险。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现代版。“存天理”,即遵循客观的周期规律和行业轮动规律,借天时力量提升投资效率,“灭人欲”即排除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消除非理性情绪对投资的影响。巴菲特“人和”逻辑具体如下:

1、反脆弱组织的构建

巴菲特构建的伯克希尔的治理体系本质是人性弱点的制度性化解:

一是分权制衡。伯克希尔公司总部23人管理40万员工,主要通过子公司自治消解权力集中风险。子公司自治通过责权利统一的机制,既调动积极性,又通过问责机制控制风险。

二是文化免疫。索科尔事件展现"零容忍"机制,以制度对抗道德风险。人是善恶共同体,法制是预防人性之恶,道德是崇扬人性之善。只讲人性之善,过度温良恭俭让,无力约束人性之恶,公司就会因人性之恶膨胀出现风险。

三是代际传承。公司传承或家族传承,最困难的是文化传承。霍华德·巴菲特从1995年开始就紧跟父亲身边经营伯克希尔,掌握完整的管理技巧,他出任伯克希尔非执行董事,确保文化基因的染色体延续。格雷格·阿贝尔是巴菲特指定的投资接班人,他在公司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2、认知进化的三重修炼

巴菲特团队的人性管理哲学大体可分三个层次:

一是克服贪婪,防止短线操作。过分自信会诱导投资者短线操作,但可能因为贪婪而陷入风险。巴菲特通过"十年现金流折现模型"过滤短期诱惑,成功克服人性中的贪婪本性,比如持有苹果17年增值70倍。

二是破除恐惧,化危为机。Geico危机期间,市场认为公司会破产,给出极低估值。巴菲特认为,Geico盈利模式没有失效,是短期运营失衡因此估值太低,是投资好机会,并以技术升级替代裁员,践行"危机即转机"理念,实现低估值就是大机会。

三是脱离群障,众醉独醒。在美国掀起关税战的时候,美国精英阶层陷入非理性“癫狂”时,巴菲特仍然以全球主义高度理性看待市场,2025年股东大会上批评贸易保护主义,展现独立于政治周期的清醒。

3、接班人的人性考验

阿贝尔面临的三大试炼:

一是周期定力,寻找AI时代的“价值”标的。如何在高估值时代部署3470亿美元现金,考验阿贝尔是否有"宁可错过也不犯错"的忍耐力。现金是战略资产,如何在AI时代精确实现价值投资,实现高收益,是阿贝尔作为巴菲特继承人必须迈好的第一关。

二是人性洞察,防止贪婪与恐惧对投资的影响。巴菲特依赖其特别定力生出的智慧,战胜人性中的贪婪。作为继承人,阿贝尔如何知行合一实践价值投资,不仅依赖自身智慧与定力,还得建立"AI决策矩阵",自觉监控认知偏差,防止随性投机行为。

三是文化再造,在扬弃中创新发展。阿贝尔从能源板块的"深耕者"到集团领袖,需在制度理性与文化感性间找到新平衡。执行者到决策话事人,是责任、压力、风险的集中承受者,阿贝尔面对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亦面临逆全球化时代,主导业绩增长的公司、地区、国家正面临洗牌式变化,如何在坚守价值投资之“道”不变的前提下,筛选真正价值成长公司,亦是阿贝尔“应变”和“适变”能力的考验。

四、“三才”归元,伯克希尔未来的展望

1、天时维度。特朗普主导的逆全球化引发滞胀周期下,阿贝尔或加速布局日本通胀挂钩资产、印度基建红利,但需警惕AI泡沫化带动科技股估值回归风险。

2、地利维度。"能源+数字基建"双轮驱动可能成为新的价值投资护城河,但需防范ESG激进转型陷阱,现金为王仍然可能是金科玉律。

3、人和维度。董事会治理改革、Z世代人才激励将决定文化传承深度和广度,阿贝尔需证明其能"管理人性而非数字",同时与巴菲特长子霍华德·巴菲特的和合共生或许是其人和管理的第一要务。

总之,伯克希尔的未来,不在于复刻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神话,而在能否将中国特色的“三才”和合哲学转化为可传承的学习型组织的系统能力。如果价值投资能够从巴菲特的个人投资艺术成功上升为组织科学,这场跨越甲子的价值投资传承史诗,或将在阿贝尔时代书写新的投资神话。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