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1 作者: 人大重阳
10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S.Y. 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面向2050:中俄经济智能化转型的融合战略与增长机遇”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俄智库经济对话在北京成功举行。
编者按:10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S.Y. 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面向2050:中俄经济智能化转型的融合战略与增长机遇”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俄智库经济对话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25位专家学者参加内部研讨会。

中俄双方专家围绕“面向2050:中俄经济智能化转型的融合战略与增长机遇”主题展开对话,并就深化中俄经济合作提出建议。双方重点讨论了智慧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智能化社会转型、中俄经贸合作、人工智能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双方一致认为,中俄经济结构高度互补,需共同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结构调整,借助数字技术和智能平台深化经贸、科技、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应积极开拓数字经济、循环经济、技术标准制定等新兴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此次深度交流,双方进一步明确了中俄经济在智能化时代的合作方向与实施路径,为构建更加紧密、更具韧性的双边经济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主席、S.Y. 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谢尔盖·博德鲁诺夫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主持。
在研讨环节,联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促进局局长、经济学博士米哈伊尔·弗雷德林,北方论坛执行主任、北方论坛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维阿列塔·阿克希波娃,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社会经济系统建模与数字化”实验室主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德米特里夫·尼古拉,以及来自意大利的知名学者、沃德研究所顾问兼研究员赫尔塔·曼蒂;前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大使姚培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徐坡岭,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漆海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及人大重阳研究团队成员参与研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蔡彤娟主持。
中俄经济合作及文明交流互鉴是人大重阳长期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作为人大重阳重要国际智库对话品牌论坛之一,“中俄智库经济对话”已连续举办14届,成为中俄智库战略协作关系中重要的高端交流平台。未来,人大重阳将继续以智库前沿研究驱动中俄经济智能化转型的战略对接,为构建更加稳健、互惠的中俄关系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人大重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