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 人大重阳
今年4月2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两周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相关要求,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大型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4月25日在京隆重召开。
人大重阳综合媒体报道:今年4月2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两周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相关要求,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大型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4月25日在京隆重召开。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承办“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金融强国之路”主题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金融强国之路。现场百余人参会,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贸易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深圳卫视、21世纪经济报道、大河财立方等二十余家媒体现场报道本次论坛,新浪财经、蓝鲸财经、中国证券报、券中社、长安街知事等十余个平台同步直播。
▲活动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开幕式。
▲郑新业
郑新业表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金融强国是推动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着力点。建设金融强国,首先需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才可提高金融工作的纯洁性,加强金融工作的落实度,保障金融工作的整体大局。其次,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我国应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加强金融体系对人民权益的保障,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融合支持力度,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努力。最后,要推动中国金融工作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我们应在金融市场化、法治化的轨道上合理平衡二者关系,更好地推动中国金融的守正创新。同时,充分释放中国金融积极、正面的国际影响,走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光明之路。
▲王文主持开幕式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长吴晓求,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李稻葵,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原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张春就金融强国主题先后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秘书长马勇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李扬
李扬教授从科技金融发展的角度发表了他对建设金融强国道路的思考。他从科技金融的界定、主要形式以及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他对科技金融的深刻理解。李扬教授强调,发展科技金融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科技金融要促成科技的产业化,二是要将科技金融理解为一种风险投资。他表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仍然需要依托银行体系来发展科技金融,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李扬教授建议,可通过探索打包贷款、合肥模式及银行综合经营等方式来支持科技金融的发展。
▲吴晓求
吴晓求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的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坚持“吸收、包容、开放、创新”的基本原则。他强调,中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和创新要服务于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构建“两大支柱”:一是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交易的国际货币,二是强大的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同时,要使这“两大支柱”共同支撑起金融强国之路,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三大基本原则。其中,法治化应该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最后,吴晓求表示,只要是怀着实事求是、客观理性的态度和精神,用改革开放的办法,金融强国就一定能够实现。
▲李稻葵
李稻葵教授从构建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和建设金融强国两个方面发表了他的重要见解。他指出,在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学派”和“中国风格”的形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于中国的实践,以正确的方法去证明和形成自主的学科,学科的建设比学派的形成更加重要。在建设金融强国方面,李稻葵教授强调,要搞好金融就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专业性强、具有长期性。根据这两个规律,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金融监管必须要体现专业化和独立性。
▲张春
张春教授分享了他关于资本账户开放新模式的一些重要思考。他指出,建设金融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资本要素能够安全和高效地跨境交易和流动。为了实现这一条件,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本账户开放新模式,其中具备风险隔离和高度国际化特点的“跨境支付+离岸体系”模式值得探索。这一模式可以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全球化的人民币金融服务,而离岸体系的制度设计可以是高度国际化甚至超前的,以达到对在岸体系发挥“引领、练兵和试验田”的作用。最后,张春教授强调,该模式提升了央行进行离岸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马勇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在主题演讲环节,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梁琪,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方颖,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张金清,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李建军,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王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刘莉亚,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刘晓蕾围绕金融强国主题展开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何青主持了主题演讲环节。
▲梁琪
梁琪作题为“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经验思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需要运用“以静制动”的理念。并且,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应该“边做边推”,在构建的同时就进行广泛推广。
▲方颖
方颖作题为“从经济思想史角度理解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的主题演讲。他强调,思考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问题,需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研究中国问题,尤其要思考如何解决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问题。
▲张金清
张金清作题为“关于中国哲社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具备并保持它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同时也应有包容性、开放性、通用性和共享性。此外,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等软实力、以及科技创新等硬实力,将对中国哲社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因而也需要大力加强。
▲李建军
李建军作题为“加快构建金融强国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主题演讲。他建议,当下培养构建金融强国需要的人才,一是要创新金融前沿交叉领域高端人才培育模式,二是要扩大金融人才双向开放交流,三是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金融知识体系。
▲王擎
王擎作题为“金融强国指数报告”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全球金融强国建设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国位于三梯队中第二梯队领军地位。中国金融强国指数在经济基础、金融机构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金融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
▲刘莉亚
刘莉亚作题为“点绿成金,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主题演讲。她建议,第一,针对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可进一步细化数据的标准和要求;第二,可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相互融合;第三,可探讨从财政政策方面研究发行绿色政府债券的可能性。
▲刘晓蕾
刘晓蕾作题为“使用PSC替代ESG指标体系探讨的”的主题演讲。她表示,ESG的话语体系已经被西方垄断,导致西方的ESG评级体系对中国的评级有失偏颇。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不被西方话语权主导的利益相关人的体系。
▲何青主持主题演讲环节
▲钱宗鑫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宗鑫最后代表主办单位,对与会嘉宾的光临和精彩演讲表示感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金融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应该立足中国国情,解读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一流的理论支持和智慧成果。本次“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金融强国之路”论坛的举办,得到了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单位、高校金融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未来,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将持续开展深度合作,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凝聚学界、业界和政府共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一流金融学科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