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马勇:2024年外资正在加速投资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马勇  /  

马勇:2024年外资正在加速投资中国

发布时间:2024-03-04 作者: 马勇 

自疫情以来,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所有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却总能看到一些人直截了当地散布“中国的经济形势比‘外国’差很多”这样既与事实不符,也毫无数据支撑的谎言。

编者按:2024年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抓住一切时机,主动担当作为”第四届(2024年)人大重阳迎春论坛在京顺利召开。近40位来自人大重阳的专职、部分兼职与校内部分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新时代下的新作为、新担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勇在“迎春论坛四:青年对话:智库作为与青年担当”环节以《2024年外资正在加速投资中国》为题发言,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5d2ec228e4ec9d7e5dd69a8bd9ad0a76.jpg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勇


自疫情以来,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所有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却总能看到一些人直截了当地散布“中国的经济形势比‘外国’差很多”这样既与事实不符,也毫无数据支撑的谎言。事实上,外资机构正加快在华拓展业务的脚步,已成为境内金融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回望2023年,面临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势,我国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夯实基础。尽管吸引外资金额指标有所波动,但我国吸引外资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吸引外资水平仍位居世界前列,展现出较强韧性。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同比下降8.0%,规模仍处历史高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5%;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3%,比2022年全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日前,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从市场预期看,近70%受访外资企业仍看好未来五年中国市场情况,环比上升约1.8个百分点,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有所上升或持平的受访外资企业占比超90%;从经营情况看,超90%的受访外资企业预期未来五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提高,环比上升约5.8个百分点,有在华增资意向的企业环比上升约4.5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在华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道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时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提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促进外资稳量提质”。一系列稳经济稳外资的明确信号,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与信心。


2024年,“高水平对外开放”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制度型开放将推出新举措,也将取得新进展,外企在华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


▶(一) 宏观政策一致性增强


宏观经济状况是企业观察市场情况进行决策最明显的指标,这就意味着宏观政策的出台不仅对市场发展有导向性的作用,对包括外企在内的市场主体的决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个政府部门需要随时根据形势判断调整决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个部门不仅需要考虑到时、度、效,又都有其自身的目标和优先顺序,如果没有系统性规划,没有沟通协调,将形成所谓的“合成谬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适得其反。


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2024年被称为“全球超级大选年”,多国政治变动带来的风险急剧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在保持政策连贯性同时,强调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将促进塑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更有利于外资企业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


▶(二)区域转移打开新空间


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加速重构,对我国吸引外资带来一定压力。不过凭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我国对外资企业仍然具有吸引力。近年来,我国借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转移,给外资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仍然具备优势。


这些地区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功夫,拥有了自贸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中欧班列等对外开放通道,一批示范性的项目已经落地。目前来看,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均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外企前去落地。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传统产业开启转移进程,在“东数西算”工程的带动下,相关数字经济企业也开始布局中西部地区。


▶(三)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


目前,我国已经搭建了一条“自贸试验区—省市区—全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梯度路径,外企也将沿着这一路径进行投资。2023 年是我国建设自贸试验区 10 周年。数据显示,2022 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 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 18.1%的外商投资。2023 年,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容,达到 22 个,地域也覆盖到了东中西部地区。这些自贸试验区一边加快复制推广已有自贸试验区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一边根据其特色与定位,探索取得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


随着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深入实施,22 个自贸试验区将加强联动,化碎片化、微型化的制度创新为系统化、集成化的制度创新,特别是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方面将取得新成果,以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有利于更多的外资企业沿着“自贸试验区—省市区—全国”的路径拓展中国市场,不断形成溢出效应,从而增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四)制造业市场充分竞争


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科技创新与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制造业的开放,意味着科技创新要素的聚集与就业将更好地得到解决。中国在 2023年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其积极影响将在2024 年得到进一步体现。


从短期来看,这是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关键一招,将进一步稳住我国制造业占比;从长期来看,这是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选择,将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也有利于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外资企业来华发展。


在充分竞争的中国市场,只有在技术、管理、数据、商业模式等方面更具优势才能更好立足,中国市场成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制造业企业的高级竞技场。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稍微落后一代甚至几代产品的时光不仅一去不返,而且外企还要在中国市场展示更优秀的自己。无论是强强相对,还是错位竞争,2024 年制造业外资企业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机遇在开放中孕育,合作在开放中促成,情谊在开放中深化,成绩在开放中铸就。我们常说,各国企业到中国市场发展是一场双向奔赴,投资中国,意味着合作共赢。对于中国来说,开放蕴含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将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对于在华或即将来华的外企来说,开放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与潜力,将不断为壮大自身业务贡献力量。在这里,我们祝愿外资企业在2024 年充分享受开放中国带来的机遇,与中国共赢。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