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 刘英
4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中国税务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对华加征的高关税,最后都落到消费者头上。对美国民众来说,关税政策造成的直接负面影响是食品、能源、日用品等价格走高,生活成本上升,购买力下降。
编者按:4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中国税务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对华加征的高关税,最后都落到消费者头上。对美国民众来说,关税政策造成的直接负面影响是食品、能源、日用品等价格走高,生活成本上升,购买力下降。现将文章发布如下:(全文约35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本文4月8日刊发在《中国税务报》
4月5日,美国各地示威者走上街头,参加反对特朗普抗议活动。据悉,示威游行分布在首都华盛顿和全美50个州,共约1300场,有超过50万人参加。抗议者声称,他们对特朗普政府全面加征关税、大规模裁员等政策感到担忧。这也是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针对他的最大规模单日抗议活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将关税大棒抡向全球,发布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和“美国第一”投资政策。4月2日,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特朗普认为,开启关税大战能解决美国上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并让制造业回流,解决“铁锈地带”就业问题。然而,此举在美国国内和海外都掀起了猛烈的批评浪潮。
01
用打贸易战削减贸易逆差行不通
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就言之凿凿地提出,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以减少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从商品品类上看,2018年3月23日,美国开始对进口钢铝分别加征25%和10%的高额关税。从区域国别上看,针对第一大贸易逆差国——中国加征多轮关税,导致对华的整体关税水平一度从2.3%提高到21%,后回落至19.3%。尽管此举令中美关税水平提高了七八倍,但双方间贸易逆差不降反增。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在不考虑新冠疫情带来的贸易数据异常值的情况下,仅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的贸易逆差变化走势来看,2016年中美贸易逆差为3179亿美元,2017年增长到3752亿美元,2018年进一步增长到4182亿美元。尽管2019年年末受疫情部分影响,中美贸易逆差降至3426亿美元,但依然高于2016年的水平。
美国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后,贸易逆差同样继续增长。特朗普第一任期的4年时间内,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从2017年的5169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6537亿美元。此后,尽管美国政府换届,但关税壁垒仍持续存在,美国贸易逆差2022年甚至飙升到9448亿美元,2024年依然保持在9178亿美元的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看,美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贸易保护史,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为了保护包括农业在内的美国产业,美国于1930年推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输入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大幅提高关税。结果,美国经济和产业非但没有受到保护,反而在不到3年时间里,出口锐减了61%,经济陷入大萧条,胡佛总统也因此在竞选中被罗斯福击败。随后,罗斯福推出了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来修复美国与各国的贸易关系。
由此不难看到,特朗普通过打贸易战来削减贸易逆差的做法注定无效。
02
贸易逆差因何产生
从国际贸易理论来看,无论是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还是相对优势理论,抑或是要素禀赋理论,逆差都不是因国际贸易产生的问题。
首先,贸易逆差的多寡与一国在国际分工及全球产业格局中长期形成的比较优势有关。美国进口更多,只能说明外国商品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恰恰说明中国商品物美价廉,美国国内生产这些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也不具备比较优势。
其次,美国对外出口管制导致逆差。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还利用瓦森纳协定(成员国通过信息共享,限制向敏感国家出售武器及技术产品)以及芯片联盟,联合多国限制对华的高端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出口。而美国只要放松出口管制到欧洲目前的管制水平,中美贸易逆差就会锐减数千亿美元。
最后,贸易逆差核算应使用增加值,而不是以反复跨境的各种中间品与产成品的价格来计算。所谓增加值就是在生产国新增的价值,而按照最终商品测算的话,所有零部件集中到中国组装后出口,商品所有价值都计算在中国对美的逆差。更为重要的是,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也需要以逆差方式来输出美元,这也导致美国对全球100多个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
03
增加关税导致美国通胀率走高
“经济,经济,还是经济!”这是美国总统大选获胜的铁律。2024年特朗普胜选主要得益于其改善通胀等承诺,而民主党也主要败在了对高通胀治理不力。在上届美国政府任期内,美国经历了40年不遇的高通胀,通胀率超过了9%。除2020年为救市而超发货币之外,特朗普在第一届任期内对华乃至全球加征的高关税也助推了通胀水平。
美国对华加征的高关税,最后都落到消费者头上。对美国民众来说,关税政策造成的直接负面影响是食品、能源、日用品等价格走高,生活成本上升,购买力下降。为抑制通胀,居高不下的利率将使背负房贷、消费贷等贷款的美国居民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负债压力会越来越大。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4.25%—4.5%,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经超过36万亿美元。当高利率遇上高债务,高风险就不远了。3月31日,高盛向客户发出警告,预计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为35%,远高于之前预测的20%。美国消费者信心连续4个月下滑,表明美国民众在心理层面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安。
近期,不少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X上表达了担忧。有人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做法是在与全世界为敌。还有人则给出明确数据,称原本卖89美元的工具,现在因为关税,价格急剧上升至129美元。
04
关税战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美国对外国加征高关税,多数国家会采取各种反制措施。这导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抬高了国际贸易壁垒,严重破坏了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美国对外发起贸易战期间,全球贸易限制措施大幅增加,严重抑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
本届特朗普政府发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推出“美国第一”投资政策,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政策底层逻辑是一脉相承的,但特朗普已经不满足于产业链、供应链的“近岸化”和“友岸化”,而是要求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虽然关税战会迫使部分企业在美国设厂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制造业的回流,但关税战会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碎片化,将大幅抬升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令所谓的“美国制造”难以为继,最终令增加美国国内就业岗位的美好梦想成为镜花水月,并进一步冲击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发表声明称,美国的关税政策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对全球经济前景构成了重大风险。若贸易战持续一年,全球经济总值损失将达7%,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经济总和。世界贸易组织则预计,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整体萎缩约1%,较之前预测下调近4个百分点。
关税战下无赢家。事实上,面对经济挑战,加强合作、通过多边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和繁荣才是正道。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