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专家:增收入 促消费 生活更上一层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英  /  

专家:增收入 促消费 生活更上一层楼

发布时间:2023-03-15 作者: 刘英 

在我国外需疲弱、地缘冲突、供给冲击等背景下,我国提出5%的GDP增速是一个全球领先的水平,也是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

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14日大公报


image.png


高质发展是硬道理,民生福祉是总诉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那么,5%的GDP增速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激起怎样的涟漪?它又将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产生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近日,多位专家学者对大公报表示,5%的GDP增速是一个十分稳健的预期目标,它意味着我国真正告别了单纯追求GDP增速的时代,转而将发展重点落在保持稳健、改善民生上面。具体到每一位老百姓,也可望自己拥有更加丰实的钱袋子与更加强劲的消费力。\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今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高于2022年全年增长水平,同时也高于世界银行此前预测的4.3%,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社科院分别预测的5.2%、5%更为接近。


告别追速时代 恢复经济保民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说,在我国外需疲弱、地缘冲突、供给冲击等背景下,我国提出5%的GDP增速是一个全球领先的水平,也是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但考虑到低基数等因素,事实上,我国可以实现更高的预期目标。只提5%左右的水平,意味着“高质量增长”将是今年的关键词,“共同富裕”将是经济发展的平衡尺,我们将真正告别单纯追求GDP增速的时代,转而将重点落在保持稳健、改善民生以及全面发展等方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5%左右的年度GDP增长目标符合中国经济运行走势和发展规律。各地人代会都确定了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27个省份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其中有23个省份为5.5%或以上,各地的发展信心、采取的务实举措,为全国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今年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能性较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理由在于:一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有利于经济恢复;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将叠加发力;三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综合来看,今年中国实际增长水平有望达到更高水平。


让国民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


在5%的GDP增速目标之下,提振消费、改善民生成为从官方到民间都强调的高频词。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当前,消费已经贡献了经济增长的65%以上,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如何进一步丰实居民的钱袋子、提升百姓的消费力,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刘英表示,与以往的“消费观”不同,这一次国家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具有更加深刻和独特的背景,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换言之,扩大消费的潜台词就是增加百姓收入,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为消费而消费”,而是以“扩大消费”为抓手,促成供给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次的“扩大消费”已经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关乎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福祉。


日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今年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做好消费工作。一是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出台政策举措,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二是要创新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三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让老百姓获得感强愿消费。四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新型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的消费,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把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在决策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在促消费手段上,增加居民的一次性收入,有地方政府发消费券等手段,对消费的拉动是立竿见影的。其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包括房租、股市和债券的投资、存款收益等,金融资本市场的收益已经成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