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全球央行加速“囤金” 黄金消费持续火热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英  /  

全球央行加速“囤金” 黄金消费持续火热

发布时间:2025-02-13 作者: 刘英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增持16万盎司和33万盎司黄金的基础上,今年1月份央行再度增持16万盎司黄金,截至1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达7345万盎司。

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转自2月13日中国财经报

连日来,黄金价格一路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增持16万盎司和33万盎司黄金的基础上,今年1月份央行再度增持16万盎司黄金,截至1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达7345万盎司。与此同时,全球央行大举购入黄金的趋势也在持续。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总量达1045吨,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

在黄金需求上升的大背景下,国际金价一路上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1月31日,伦敦现货黄金首次突破2800美元/盎司;2月11日一度超过2940美元/盎司,逼近30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2月5日,COMEX黄金价格期货首次触及2900美元/盎司关口;2月11日一度突破296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随之上涨,2月11日,多家品牌足金挂牌价已达每克886元。

全球“囤金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是什么?后续黄金市场走势如何?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现阶段还能不能加入“购金热”大潮?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央行“囤金热”持续升温

“近期黄金价格一路上涨,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避险情绪上升。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特朗普当选给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带来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二是各国央行增持黄金。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增加黄金储备,最近3年全球央行购金均突破千吨,创下历史纪录。除商品属性和避险属性外,黄金还有货币属性,增持黄金有助于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三是部分国家对冲通胀的需要。2024年全球总体通胀水平依然超过5%,土耳其等国通胀水平仍在双位数。

刘英认为,我国黄金储备还有提升空间,仍有增持黄金潜力。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瞿瑞看来,市场避险情绪继续上升,带动黄金需求和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出台节奏、加征关税幅度等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黄金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特性愈发凸显。

“包括我国央行在内的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多重利好。”刘英表示,通过买入黄金,可以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等外币资产的占比,从而降低汇率风险和资产贬值风险。此外,黄金是“硬通货”,增加黄金储备能够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世界黄金协会2月5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4974吨,需求总额达382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多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波兰央行增加了90吨黄金储备,是各国央行中最大的净买家;土耳其央行增加了75吨黄金储备,排名全球第二;印度央行增加了73吨黄金储备,位列全球第三。

刘英告诉记者,全球央行增持黄金,不是为了短期投资获利,而是为持续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结构、对冲美元资产价格波动风险作出的战略性决策。此外,俄乌冲突、贸易风险、金融市场波动仍有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多国央行增持黄金能够较好地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

价格高涨难挡消费热情

当金价高涨与传统销售旺季在春节相遇,消费者是捂紧钱包还是照买不误?记者在实地走访时发现,消费者买金热情不减。

2月9日,北京市丰台区丽泽天地购物中心各大黄金品牌店面人头攒动,选购黄金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春节历来是黄金销售旺季,最近蛇年生肖金饰特别畅销。马上又是情人节了,来店里选购黄金饰品的年轻人也多了不少,高昂的价格也挡不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一家金店的销售人员介绍。

近日大火的电影《哪吒2》带火了《哪吒1》联名款金手镯。此款纯金手镯重60克左右,5年前售价为2.8万元,当时金价为400元/克。如今这款手镯价格已经翻倍。

在传统婚嫁习俗观念中,黄金依旧是大多数人结婚首饰的首选。在金店选购饰品的北京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和身边的很多朋友在今年都有结婚计划,买金首饰是必选项。

一直以来,“中国大妈”是购金的主力,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购金大军”。刘英认为,在保值增值功能的基础上,现在的黄金饰品在设计上更具时尚感,并且越来越多地融入国潮元素,可以满足年轻人时尚悦己的需求。此外,年轻人也逐渐认识到黄金的投资价值,将其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及多元化投资选择。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印证了我国黄金市场消费的火热。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黄金消费量前五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和俄罗斯,中国连续第12年在黄金消费量上保持领先。

10家险企获批投资黄金业务

随着金价屡创新高,保险行业也启动了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推动保险公司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2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等首批10家保险公司可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

《通知》提出,试点保险公司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具体包括: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黄金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黄金询价即期合约、黄金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

招商证券研报称,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近年来保险公司投资持续承压。黄金作为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具有风险分散、保值增值、避险属性和流动性强等多方面优势。在当前环境下,探索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有助于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品种限制,缓解资产荒压力,是深化保险资金运用改革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放开险资投资黄金业务的呼声日益高涨,政策层面也在不断破冰探索。2020年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提出,探索保险资金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试点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2021年5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保险资金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投资黄金等;2024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试点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合约及相关产品。

《通知》要求,试点保险公司投资黄金账面余额合计不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据招商证券测算,以各家公司2024年三季度数据为基准,预计10家试点保险公司最多将为黄金业务市场带来约2000亿元的投资资金。

“此次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险行业和黄金市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此次试点政策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更多配置选择,有助于优化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的加入将为黄金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提高市场活跃度、流动性和收益率,有助于促进黄金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试点政策深入实施,保险资金在黄金市场的投资规模有望逐渐扩大,为黄金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有助于我国从黄金大国走向黄金强国。”刘英说。

后续金价支撑因素较多

随着金价不断上涨,商业银行开始调整黄金积存金业务细则。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2月10日起,客户在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低购买金额从650元上调至700元。

“积存金”是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黄金产品,客户可采取主动买入或定期积存的方式从银行买入黄金,存入积存金账户。买入后用户可使用持有黄金进行实物兑换、赎回、转让、质押贷款等操作,也可以看到所持有黄金的实时价值。根据监管要求,黄金积存产品最小业务单位为1克,随着金价上涨,积存金的最低起购金额也需相应调整。

未来金价还会涨吗?记者调查发现,市场普遍看好金价的未来走势。

瞿瑞认为,后续金价支撑因素较多:一是美国对外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在发酵,贸易紧张局势将不断加剧,进而显著推升市场的避险需求。此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移民等政策具有推升通胀的倾向,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将支撑金价。二是在逆全球化以及DeepSeek对全球AI冲击的大背景下,全球央行延续去美元化趋势。三是当前中东问题、俄乌冲突等尚未出现明显的缓和趋势,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的避险情绪维持高位,为黄金提供支撑。四是美国仍处于降息周期之中,实际利率的下降将支撑黄金上行。

刘英也预计后续黄金价格将维持震荡上行的趋势,中长期来看有望突破3000美元/盎司。“在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金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对冲作用。全球央行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趋势也将为黄金市场提供重要支撑。金价走势或仍然积极,但不排除波动增大的可能性。”刘英说。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黄金仍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可选品类。”刘英表示,一般来说,在家庭投资组合中加入5%—10%比例的黄金比较合适。不过,当前黄金价格偏高,投资者应充分认识黄金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和追涨杀跌。建议投资者适度淡化黄金的短期交易价值,关注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