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化解房地产风险,建设金融强国——带你读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英  /  

化解房地产风险,建设金融强国——带你读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3-12-22 作者: 刘英 

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离不开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强力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本文刊发于核心期刊《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2期。


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离不开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强力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本文字数约10075字,阅读需要11分钟。


0b94e1cdb91a81cc7b260d532589e81b.png

▲本文刊发于核心期刊《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2期


摘 要


2023年首次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并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提出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工作的定位、性质、主线、主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防范化解风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地方债和房地产风险防控提出了长效机制 ; 其次,优化金融结构,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 再者,优化金融服务,根据高质量的金融需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最后,完善金融体制,优化调控,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建设,需要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宏观政策协调。


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期,中国召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金融发展目标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走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纵观历史,全球第一大国无一不是金融强国,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也必须从金融大国发展为金融强国,以金融强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2023年的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名称变更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了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有利于带动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防控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防风险、调结构、促发展、优调控等多措并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防控风险,强化监管,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推进金融改革等基础上,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是从全局高度、长远角度,从金融发展的根本逻辑上给金融以明确定位。


9ae005262093c72ab567f5f4a76f1e2c.png


金融稳、经济稳。金融的关键就是管理风险。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作为金融大国,我国金融业全球排名前列,但大而不强,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下行期、美欧收紧货币政策冲击下存在风险隐患。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49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66%和1.62%,均比上年有所下降。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8%,证券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平均资本杠杆率分别为255.38%和18.78%,信用风险整体可控,损失抵御能力总体较为充足。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存在的三大问题和五点要求。正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的,我国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存在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等三大严峻问题。为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五点要求,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防控风险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里需要做的是看住人,管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以制度建设来防控金融风险,当然在数字经济时代,还要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作用,来提高监管效能,降低监管成本,防控金融风险。


中央金融工作会明确提出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控金融风险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需要盘活资金存量、做优资金增量,集中处理五大领域风险。


首先,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从建立长效机制开始。近年房地产持续低迷,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2022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10%,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下降9.1%。销售量价齐低,全国住宅销售面积2022年下降26.8%,今年前三季度再下降6.3%。多家房地产企业风险持续暴露,这不仅影响房地产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更影响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尽管房地产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从2019年的7.1%降至2022年的6.1%,但由于其所具备的产业链带动能力和信贷派生能力,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仍高达25%(Rogoff,2022),甚至高达30%(许宪春,2015)。


房地产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是对投资的影响,截至2023年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3.3%,其次,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地方经济增长。202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下降23.3%,2023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下降19.9%。最后,房地产低迷不仅通过信贷扩张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与投资意愿,更重要地是通过财富效应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此外,房地产风险管控不好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除下半年密集出台的个贷和优化差别化信贷,认房不认贷、延长房地产金融16条等政策措施外,金融机构还提出3 500亿专项借款、2 000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2023年11月发布的国务院14号文,笔者认为更实际上开启了“二次房改”的步伐,房地产发展的模式从主要参考香港模式转向了部分参考新加坡模式,也就是房地产实行两条腿走路,租售并举,保障房靠市长,商品房靠市场,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支持经济增长。


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与其说提出房地产风险,不如说给出房地产风险解决方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特别是明确提出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这为所有房企特别是民营房地产企业给予融资支持和平等的贷款供给。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持续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等“三大工程”建设,其中仅城中村改造就能拉动超过10万亿的投资。更为重要的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将从根本上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创新,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原有的香港模式转向新加坡模式,充分发挥市长管保障房、市场管商品房的发展模式,这将充分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其次,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分布不均匀,有些地方债务的风险较高,还本付息的压力较大。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地方债务风险,2017年进一步强调控制地方债风险,2018年财政部提出《地方全口径债务清查统计填报说明》提出了包括财政资金偿还、出让政府股权和国有资产经营权益、利用项目结转资金和经营收入、合规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借新还旧和展期、破产重组和清算等六种化债方式。综合地方债、国企和城投在内,则金融机构面临地方债化解规模过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给出长期化解和管理地方债风险的长效机制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短期,2023年7月24日政治局会议除了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发行一万亿特别国债之外,还提前下达了明年地方专项债发行额度。中期,要给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包括解决房地产问题,继续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的硬约束。长期,要建好政府管理机制,按照事权和财权匹配的原则,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再者,抓大管小,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今年前八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处理不良资产1.5万亿元,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偏弱,尤其是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并未消除,美欧收紧货币政策带来负面溢出效应,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期,需要特别注意防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要采取包括并购重组、置换债权等多种方式来化解风险,该出清的风险就要出清。特别是金融租赁、汽车金融、信托行业等风险化解有望加速。多措并举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同时会抬升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中小金融机构要在防风险前提下,做好定位,做出特色,做强主业。要加大金融强国建设,加强金融监管是必由之路。为此,金融监管后续或从此前的抓大放小转向扶大限小。加速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伴随我国创新驱动增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金融发展领域宽、潜力大,大型金融机构要真正成为发展经济的主力军,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983986ab574cabe91b20fee7bba07bd4.png


最后,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要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美欧收紧货币政策引发负面溢出,给其他国家带来房市、股市、汇市的巨幅波动,随美欧明年货币政策的转向,中国所承受的房市、股市、汇市的压力将有所缓解。但在此之前,仍需要特别注意防控住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止来自海外的金融风险跨市场、跨区域、跨境的传递。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fd62b9dac6b676ef4c785811c0e76454.png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处理好三组关系。一是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权责对等。二是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三是要把握早与晚的关系。早是最重要的原则,要将风险及时控制在萌芽之中。对风险要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对于金融机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


二、调整优化金融结构,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金融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从定位看,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相比此前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首次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改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加强了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提升了金融的重要性。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会议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化的当下,强化金融定位,要求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从经验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工作要做好八个坚持。一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三是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四是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五是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六是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七是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八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从结构看,建设金融强国就需要优化调整金融结构。优化融资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仅从直接融资占比来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占比60%以上,而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不足30%,在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上,我国还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和发展空间。即使按照宽口径计算,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角度来看,我国直接融资规模从2018年的25.75%提升到2023年三季度末的29.22%,仍然不足30%。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首先要全面推进股票注册制改革,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和制度型成本。其次要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最后,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完善债券市场发行注册制,丰富直接融资工具。2023年11月27日,为支持民企债券融资,央行联合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积极科学配置民企债券加大民企债券投资力度的通知。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融资结构。特别是伴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应加快调整我国金融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完善金融体制,建设一流现代投资银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培育优质上市公司,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从需求看,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当前全国有超过1.5亿户的经营主体,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针对经营主体对金融需求的大幅增长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针对绿色发展、普惠发展、创新发展,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就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融资来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融资结构。为此就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特别是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需要进一步强化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和发展其投资功能和财富管理功能,畅通资本市场的上市和退市通道。需要资本市场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完善,从投资端到融资端到交易端的改革。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注册制下,要特别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此外还需要优化投资者结构,在加强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保护的同时,也要继续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和发展一流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与此同时,要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资本市场建设。要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从机构看,抓大管小,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定位。从大机构来看,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而从小金融机构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与此同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伴随我国保险业保险密度不高,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保险业发展,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三、金融高质量发展,


要处理好金融开放,做好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从金融发展看,要从金融大国发展到金融强国,加快对外开放是必由之路。全球的发展中国家均不同程度存在各种金融抑制,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得以充分发展,并逐步追赶上美国等国,多个金融市场规模进入世界前列。特别是近五年来,伴随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得以迅速提升,至今无论银行、保险还是证券等金融业对外均已取消股比限制。


从金融开放看,2019年的金融数据显示,中国的国外部门金融资产与负债额占中国GDP的比重分别为35.2%和49.7%,而净金融资产占GDP的比则为-14.5%。相比之下,美国的国外部门金融资产与负债额分别占GDP的163.4%和113.1%,对外净金融资产为50.3%。由此来看,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程度还有提升的空间。不仅如此,从中美经济的比较来看,尽管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的占比已经从10.98%提升到12.28%,但相比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仍显著偏低。要处理好金融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特别是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做好五篇大文章。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就需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支持我国科技创新,支持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增长。加快金融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需要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为支持我国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创新发展普惠金融。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2.2万亿元。为了满足2.1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为发展银发经济,也需要创新发展养老金融,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e0d6c7a72a03645db32277ee5fba0318.png


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离不开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强力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四、优化宏观调控,建设金融强国,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之路,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国强民富之路。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就必须做到两个结合,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一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需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除了要遵守基本经济规律、金融规律之外,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制度的根本不同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而非西方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一点明确了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和政治性。中国金融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归根结底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美元特里芬难题无解,及美元霸权带来的负面溢出影响,令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突破这种抑制,更需要突出强调金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总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国强民富之路。


二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的积极协调与配合。金融工作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在货币政策上兼顾总量型与结构型货币政策的使用,总量型货币政策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稳健性,结构型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同时货币政策工具也要注重价格型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创新和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畅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各种渠道。总量上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结构上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截至2023年9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超过7万亿元,金融机构的制造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金融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38.2%、22.6%和24.1%。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金融高质量发展,这离不开协调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支持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1981年就指出,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二战以来西方各国处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的宏观调控实践,先后经历了从财政主导到货币主导再到财政主导的演进历程,近年来突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有多种形式,包括央行向财政提供资金支持,如发行国债、上缴利润等,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利率,以金融监管配合财政融资。央行也可以采取发行低息贴息贷款、担保贷款,购买风险资产,救助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配合政策性银行信贷扩张等多种“准财政”方式。


在亟须加快经济复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中国尤其需要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做好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在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强调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价格型货币政策则更注重对市场利率、汇率调控),并加大财政贴息、减税降费等财政支持力度,更加高效地发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需求的作用。尽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需要保持适度,以避免过度支持引发通货膨胀。


产业政策也要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紧密结合,发挥产融结合的优势,突出产业金融发展,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特别是在现代供应链金融中,强化数字金融,让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深度融合,为数字工厂、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的同时,利用数字技术来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强化金融监管,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防控好金融风险。


三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纯洁性,并给出路线图和实施路径。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金融工作需要有六大组织保证。一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二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三要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四要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五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六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七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工作的目标、主题、主线、重点和基调。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省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