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五位新锐学者第一时间评述2023年G7峰会公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英  /  

五位新锐学者第一时间评述2023年G7峰会公报

发布时间:2023-05-22 作者: 刘英 蔡彤娟 鲁东红 徐天启 李羽洁 

5月21日,七国集团(G7)峰会结束,并发布了新的G7公报。新的公报透露出怎样的信息?时至今日,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进入深刻变化的时代,七国集团这一存续了数十年的国际政治联合体又将面对怎样的未来?人大重阳5位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对公报进行解读,以下为解读全文:

5月21日,七国集团(G7)峰会结束,并发布了新的G7公报。新的公报透露出怎样的信息?时至今日,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进入深刻变化的时代,七国集团这一存续了数十年的国际政治联合体又将面对怎样的未来?人大重阳5位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对公报进行解读,以下为解读全文:


本文字数约40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6fe6a2241c3987e6b6e08831837c08a4.png

G7集团相关领导人在日本广岛严岛神社前大合照(图源:路透社)


image.png


七国集团身份如何转变?


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成立至今近40年,七国集团(G7)在全球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从全球治理者转变为全球分化者。G7在全球的经济规模占比已经从七成降到了四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降到不及中国一家贡献得多,近十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6%。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G7的经济规模总量甚至不及金砖五国的规模大。G7号称是七国工业集团,但是作为曾经的工业大国,目前G7的制造业规模加总到一起在全球的占比还不足中国一国的规模。


一是G7从全球治理的领导者演变为各种安全的防卫者。在国内债务上限问题焦头烂额、中小银行业危机四伏的包袱下,拜登砍掉了原来计划的参加G7会议后的多国出访,要抓紧赶回去处理债务上限问题,否则6月1号美国要债务违约、政府要关门。此次G7峰会联合公报对安全问题给予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包括但不限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金融安全、债务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等各种安全问题。


二是G7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支持上继续画大饼。美国在去年G7峰会上提出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没有实质进展的情况下,广岛G7峰会再提2022年峰会上抛出的6000亿美元PGII。尽管峰会还发布了PGII的介绍版本,只是东扯西拉把七国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新老基建、能源改造、气候变化、卫生保健等芝麻大小的项目都统计在内,对发展中国家的基建支持仍是杯水车薪。


从实际看,与拜登前年在G7峰会上抛出的B3W(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光说不练不同的是,欧美日各自还装模作样地领了任务,但从具体数额上看,美国2000亿美元,欧盟3400亿美元(与全球门户计划的3000亿欧元相近),日本600亿美元(也与其基建计划相当),实际上没有多少新增资金。


而目前美国连自己国内的政府债务上限都搞不定,无论如何是拿不出来这些钱的。美国白宫还煞有其事地发布了《PGII备忘录》,把这两千亿美元分别指定给国际发展署(USAID)等政府部门,分配给千年挑战公司(MCC),指派给国际发展金融公司(DFC)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完成,要求他们出钱,但目前几乎毫无进展。美国及其在内的七国集团的本国基建已经退化,连自己国内的基建都还搞不定,一条路、一座桥都要修上好几年,要想帮助别人更是谈何容易。因此,即使美国鼓动私人资本一起拿钱出来,也根本无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庞大规模的基建需求。


三是G7对中国进行无理遏制打压、对全球发展指手画脚。G7峰会公报上来就表示团结一致针对俄罗斯,而且已经开启了对俄罗斯实施更加强硬的制裁。而对中国的敌视可以说仅次于对俄罗斯,从公报第51条涉及中国的论述可以看出,七国对于中国是从宏观上肯定,但从微观上遏制。一边强调准备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因为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同时又以减少关键供应链中的过度依赖等表述,暗示要继续推动与中国的脱钩断链,诬蔑中国有扭曲全球经济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以此来为七国搞产业链、供应链友岸化、近岸化、“去中国化”找借口。还在东海和南海、台湾、西藏和新疆等问题上继续找茬并试图施压中国。


image.png


没有中国和金砖国家的参与,G7解决不了任何全球性的问题


蔡彤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首先,这次的G7公报让我们有种熟悉的感觉,那就是它吸收了我们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中的一些说法,比如实现一个以人为中心、包容和有韧性的世界,不让任何人掉队;重申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加强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等,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提出的这些全球性的倡议是得到绝大多数国家肯定和支持的,连G7都开始抄袭我们了。


其次是在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它一方面强调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承认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言不由衷地表示无意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指指点点,所有的陈词滥调,包括涉台,涉疆,涉藏,涉港,东海南海都没有落下。同时还要求中国在全球发展,气候变化,债务可持续等等方面配合。完全就是自说自话,强权思维。


最后,G7公报面面俱到,几乎涉及所有的全球和地区问题,也包括我们最关心的中国问题。然而,G7提到的这些问题与它现在的影响力是不匹配的。没有中国和金砖国家的参与,G7解决不了任何全球性的问题。G7公报改变不了什么,我们不必对它过分在意。


image.png


G7对华态度出现分歧,既需要又遏制


鲁东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首先,G7公报大篇幅阐述俄乌战争,将扩大对俄制裁,承诺进一步支援乌克兰,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不把俄罗斯拖垮誓不罢休,这也基本上关死了和谈的大门。目前对俄罗斯的制裁和美国及其盟友考虑的新的额外制裁,势必会打击全球经济,增加全球经济危机风险。


其次,G7集团在对华问题上的分歧较明显。在此前的财长会议联合声明上,对中国只字未提,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已经与中国建立了难以割舍的经贸关系,因此必须小心谨慎看待对华关系。但在广岛峰会上再次炒作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这表现出了G7集团矛盾的心理,即需要中国又遏制中国崛起的心态。


最后,G7成员目前的经济规模占全世界约30%,大大低于40年前的约50%占比。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的提高,G7集团妄图继续领导世界经济的愿望和其实力越来越不匹配。没有中国、印度等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image.png


G7更加关注亚太,通过亚太发展围堵中国


徐天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23年5月19日始,G7领导人峰会在广岛这座充满“历史含义”的日本城市举行,包括“戏剧性”登场的泽连斯基在内,有多国领导人到场参会。从会后发布的公报可以看出,G7国家正越来越将眼光与精力投向亚太地区,这一方面是因为亚太正越发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另一方面是G7正愈加试图抑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2023年受邀共同参加G7峰会的澳大利亚、巴西、科摩罗、库克群岛、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越南8个国家当中,有一半亚洲国家,3/4都是亚太国家,相比去年在德国举行的G7峰会只有印度与印尼参加,可以认为G7愈发将亚太地区当作发力的重点区域;


第二,可以认为G7国家当前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扶持”中国经济竞争对手发展从而试图抑制中国发展。这样的手段,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应付苏联时曾经用过,在20世纪80-90年代针对欧洲与日本时也曾经用过,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应对”了一个烦恼,而增加一个新的烦恼;


第三,中国在本次G7公报中出现的次数相比于2022年6月公报几乎翻倍,从10余次增长到20余次,都是出现在“地区事务”部分。可以看出,政治安全+经济是G7,或者说是美国新时代的“胡萝卜+大棒”;


第四,应当谨慎地认识到,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会希望在中美角力之间进行站队式的选择。一方面,如今选边站队对各国自身发展不利,不站队才方便获得更多资源;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谋求的是自身的发展,不管这“发展”是真的是为了本国民众,还是仅仅为了自身国家的官僚阶级,抑或是兼而有之。无论如何,怎么对自身发展有利,发展中国家就说什么、要什么、拿什么。可以预见,绝大部分国家的态度只会和印度类似,“将同时与G7和中俄合作”。


image.png


G7公报,意在打压中俄


李羽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成员


首先,G7公报表现出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对乌克兰的一种力挺态度。其在措辞中擅自将俄乌战争定性为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单边武力的不义之战,而忽视俄罗斯在其中的政治立场和经济利益等因素,有失偏颇。


其次,该公报中反复提及的“捍卫国际原则和共同价值”,亦是源自于西方国家的普世价值观,是源自于阶级立场的强制性推销,并未能获得全世界的一致认同,也并非具有先进性和人民性,无助于解决好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最后,其在公报的措辞中,已经呈现出图穷匕见之势。暗示将通过“适当”的行动维护美欧在印度太平洋的利益,维护其构建的货币、金融霸权体系,而影响其上述利益的国家无非是中国,部分外网的媒体已经用“G7联合抵制中国”作为标题刊发评论。而中国近年来采取的“一带一路”、“数字人民币”等政策、实践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恰恰戳中了美国的痛点,迫使其开始对中国进行点对点、亦步亦趋式的跟进打压。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