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4 作者: 刘英 刘锦涛 徐天启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这一政策将如何冲击美国经济?对中美经贸关系有何深远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世界经济格局又将面临怎样的重构?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三位学者在中国网发表相关解读文章。
编者按: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这一政策将如何冲击美国经济?对中美经贸关系有何深远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世界经济格局又将面临怎样的重构?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三位学者在中国网发表相关解读文章。现发布如下:(全文约37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对等关税”并不对等
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4月2日,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细节正式公布。尽管市场对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早有心理准备,但加税数额之大依然令人咋舌。特朗普政府宣布自4月5日起对各国征收10%的基准税率,4月9日起对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征收20%—49%不等的“对等关税”。所谓“对等关税”实际并不对等,而是不分国别地区、不分贫富与否地普遍征收。“对等关税”将极大消耗美国领导力,让美国在世界上陷入孤立。
“对等关税”并不对等。从特朗普在发布会上展示的表格可以看到,此次加征关税起步10%,幅度从10%到49%不等,其中对英国、巴西等21国加征10%的关税,对欧盟和约旦分别加征20%,对日本加征24%,对斯里兰卡和缅甸各加征44%,对越南加征46%,对马达加斯加加征47%,对老挝加征48%,对柬埔寨加征49%。而此前美国已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加征的25%关税也会落地。
虽然表格显示,这些被征收“对等关税”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美国认为的对美国加征了更高的关税(柬埔寨高达98%)。但表格所列关税是由美国单方面计算后得出,美国按照所谓的关税、增值税、汇率等测算得出,但实际上无论是世界海关的六位HS编码,还是美国海关HTS的8-10位编码抑或是中国海关的10位HTS编码美国都无法真正拿出对等关税,短时间即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也难以拿出对等关税税率,所以美国只是按照占比大概其给个数,换句话说,也就是“我认为你的税率是多少你就是多少”。
在美国历史上,“对等关税”的加征早有先例。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美国的外贸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加征关税史”。在1934年之前,也就是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RTAA)出台之前,美国的对等贸易政策就突出表现为“消极对等”。所谓“消极对等”就是以提高关税或威胁提高关税作为和其他国家贸易谈判的筹码。而这正是特朗普政府热衷之事。
特朗普用极限施压手段威胁他国,迫使他国与美国谈判,但结果只怕是适得其反。此前,多国和欧盟已宣布反制措施:加拿大宣布对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欧盟宣布对威士忌、摩托车加征50%的关税进行反制,并计划在4月中旬扩大品类;中国宣布对美国的原油农产品等加征10%至15%的关税等系列反制措施。这些反制措施将再度抬高对美国的关税壁垒。“对等关税”是以美国为中心,对全球形成关税壁垒。而这一壁垒也将美国孤立在其中。
“对等关税”确实会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但这种重塑不是特朗普政府所追求的振兴本国产业,而是各国将绕行美国,关税壁垒围困的是美国自身。
“对等关税”是假对等、真制裁
刘锦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行业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理由是弥补美国贸易逆差,让全球贸易回到“公平竞争”轨道。然而,在自由贸易视角下,美国贸易逆差是由美元的国际化地位、美国财政金融政策及消费模式等共同影响的结果,而非其他国家所致,单方面征税的合理性无从谈起。
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缘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性。美元的广泛使用让美国能通过发行美元轻松购买到外国商品。同时,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宽松货币政策促进了国内消费,使美国产品竞争力相对下降。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其自身经济结构导致的,而不是“他国占了美国的便宜”。
“对等关税”政策实际上是单方面加征关税,与经济制裁无异。这种权利义务的不平衡,破坏了全球多边贸易的稳定性。美国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34%的关税,并对欧盟成员国、日本、印度等盟友实施不同程度的加税,不仅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也让美国的贸易伙伴难以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正常维护自身权益。关税政策无法让美国“赢得”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却实实在在地破坏了全球经济的稳定性,也将推高美国消费者生活成本和制造商的生产成本。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新鲜事物。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他就频繁以“美国优先”为由实施单边贸易措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土制造业。然而,这些措施不但未能“复兴”美国制造业,反而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完整性。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思维具有反全球化、贸易武器化、关税政治化三个核心特征:反全球化思维,特朗普多次批评WTO,削弱多边贸易规则,强调双边贸易谈判,以更有利于美国的方式重新定义国际贸易关系;贸易武器化思维,特朗普不仅针对中国,也对欧盟、日本、印度、加拿大等盟友加征关税,甚至以“国家安全”等为由对钢铁、铝等商品设置关税壁垒;关税政治化思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往往服务于选举需要,而非长期经济利益。特朗普早在2018年就通过签署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行政令以博取“铁锈带”选民支持。然而,这些措施最终导致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出口减少,并未真正提升本土制造业竞争力。
特朗普第二任期已发布的多项政策都展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特征,往往只是为了满足选民的“情绪价值”。长期来看,特朗普的“经济民粹主义”政策缺乏可持续性。当前,美国通胀压力持续,经济增长放缓,“对等关税”将进一步加剧这些困境,选民对经济政策的不满情绪也将随之高涨,最终不可避免地受到选民反噬。
美国“对等关税”是在自废“武功”
徐天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别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再挥关税大棒,决定对全球所有国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对欧盟关税从目前的2%左右升至20%,对日本关税综合税率由现在的1.6%左右升至24%。
通过大幅对外加征关税,特朗普重新定义了美国的“解放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妄称,加征关税能增加收入、促进工业、保护美国利益和优先权,不利影响将像“不断缩小的冰块”逐渐消失。但实际上,“对等关税”不仅不能让美国人民得到“解放”,反而将亲手瓦解美国搭建的世界贸易体系,大幅增加美国人民的生活成本,为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的本质是,部分美国精英不满美国世界地位相对下滑现状,通过煽动民粹情绪与实施民粹政策,妄图保持其在世界上的绝对霸权地位。自二战结束后至今,美国依托自身实力搭建了以美国为中心,欧盟成员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盟友环绕,发展中工业国提供廉价生活品,资源国提供充足自然资源的“中心—外围”经济体系。
在该体系下,美国向欧盟成员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提供军事安全与科技保障,欧盟成员国、日本等向美国提供中高端货物与服务,发展中工业国与资源国向发达工业国提供廉价工业品与资源,所有国家购买美国金融资产,从而完成全球复杂经济金融循环。
这一体系是由美国亲手打造的,美国盟友是该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对等关税”将重创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贸易关系。加拿大总理卡尼称,特朗普关税将“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贸易体系,将对美反击”;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谴责关税“完全没有道理,并非朋友行为”。由200家美国领先公司CEO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称“普遍关税将对美国制造商、工人、家庭和出口商造成重大损害”。对于美国来说,特朗普政府的激进关税政策是在“单兵突进”,严重损害盟友利益,自断“手足”。
对于世界来说,贸易体系需要改革,但世界需要的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民主化、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特朗普不顾包括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反对强征关税,是在亲手敲响美国霸权丧钟。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