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锦涛:数字碳中和——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刘锦涛  /  

刘锦涛:数字碳中和——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03-13 作者: 刘锦涛 

如何在当前数字经济新形态下借助数字科技赋能产业绿色转型,正成为高效推动并实现低碳减排阶段性目标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锦涛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项目副主管、副研究员,本文转自3月9日中国青年网


如何在当前数字经济新形态下借助数字科技赋能产业绿色转型,正成为高效推动并实现低碳减排阶段性目标的关键所在。


本文字数约1600字,阅读需要2分钟。


0b57854293e48a50d1a8762550545806.jpg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逐渐进入实质进展阶段,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的价值和优势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逐渐明显。据《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提供的数据,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40%左右。而绿色发展目标所面向和覆盖的范围,正越来越多地扩展到那些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或者实现了智能化升级的行业。因此,如何在当前数字经济新形态下借助数字科技赋能产业绿色转型,正成为高效推动并实现低碳减排阶段性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碳中和进程催生数字新需求


碳中和目标的需求在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实现环境收益对污染成本抵消后的绿色“正增长”,当前碳中和进程的一大难点在于不同绿色发展政策对各类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收益或成本存在不确定性,实现碳中和所需的减排路径不够明晰,有待数字经济、能源经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为之提供数字支持。


一是需要实现碳排放足迹的核算。当前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带来了大量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碳足迹核算需求,充分量化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将为制定减排计划和政策提供了基础参考依据。


二是需要实现环境类投资带动的减排效益的测算。数字碳中和进程带来了碳减排政策与活动的效益测算需求,即每一单位的绿色资金投入将带来多大比例和份额的减排效果与环境收益。


三是需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动态监测。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碳减排的智慧管理和动态监测将为碳排放热点的识别、重点管控领域的确定、针对性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字依据。


二、数字碳中和赋能绿色发展普惠性


绿色发展目标不仅应当面向高耗能、高污染的支柱产业,更需要广泛覆盖到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等微观主体。借助数字碳中和的赋能,数字化转型将对提升绿色发展面向对象的细化以及绿色金融的普惠性带来重要价值。


当前,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将为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带来指数级的推动和增长,一是需求增长,双碳目标进程将产生海量数据,这带来了更多数字产业升级新需求,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与微观主体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息息相关;二是动力源增长,数字技术对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成为了各类企业开展数字创新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应对气候、生态、环境等问题符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绿色发展应当充分考虑到对小微企业与个人的普惠支持,以推进绿色产业和金融业的“业务下沉”,绿色发展的市场细化、行业细分、对象扩容、业务下沉等综合目标在数字碳中和基本方向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正向激励。


三、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未来走向


在当前低碳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数字碳中和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数字碳中和是低碳转型的一种创新方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行性,可兼顾降低碳减排成本和提高碳减排效益,并反作用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未来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将立足于能源清洁化和智能化的综合管理,通过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的数字衔接,实现能源优化分配和区域调度,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能源运用效率。


其次,数字碳中和是工业生产优化的重要抓手,可借助数字化升级动态调整和优化不同产业的排放因子测算,提升排放监测和管理效率。比如可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综合管理与碳排放追踪,提高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


最后,数字碳中和下的数字绿色金融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多创新机遇。数字绿色金融将为信用体系带来模式升级,例如借助对融资主体的环境数据建立信用评价,将环境影响与信用等级挂钩,将环境收益与融资成本挂钩,在生态文明顶层目标下提供充分符合环境需求的更为精准和高效的绿色融资支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