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5 作者: 刘锦涛
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的需求之下,金融业正在探讨如何转变投资策略以支持绿色低碳产业。从欧洲部分银行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并没有充分合理地评估棕色产业的转型风险,从而影响银行业的投资收益与投资决策,无形中阻碍了绿色转型所需资金的正常转移,并加剧了金融体系转型风险的积累。
作者刘锦涛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转自6月5日金融时报。
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的需求之下,金融业正在探讨如何转变投资策略以支持绿色低碳产业。从欧洲部分银行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并没有充分合理地评估棕色产业的转型风险,从而影响银行业的投资收益与投资决策,无形中阻碍了绿色转型所需资金的正常转移,并加剧了金融体系转型风险的积累。
对于金融体系而言,正确识别和评估棕色产业的转型风险,有助于银行以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在决策时减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虽然盲目从棕色产业撤资存在更大的风险,但投资活动向可持续发展领域过渡仍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如果金融业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综合效率,引导资金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助于降低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也能够促进资金顺利流向绿色转型所需的领域,推动实体经济走向低碳转型的循环发展路径。
棕色产业风险需重新审视
近期,《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现有的金融监管是否会对行业净零碳转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该研究显示,国际性或一些地区性的金融监管法规,普遍要求银行出于金融稳定的目的而使用统计模型评估企业与投资项目的金融风险。例如,巴塞尔协议会要求银行为那些经过模型估计后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持有更高的资本缓冲。从行业来看,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行业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化石能源行业的平均历史财务风险,在现有的金融风险评估模型中,普遍低于那些处于新兴市场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因此,银行业对于化石燃料行业设立的风险准备金要低于可再生能源行业。
监管框架下的资本缓冲等关键指标影响了银行业的管理激励和资源分配,欧洲大部分银行在开展绿色转型、剥离高碳资产、配置清洁投资的过程中,不得不提升风险准备金。且由于剥离高碳资产后拨备增加,欧洲最大的59家银行在保持未偿还贷款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撤资高碳资产并相应地重新投资低碳资产,据估计使其从2016年至2020年的利润损失总额达到280亿欧元。
由此可见,如果使用依赖于公司财务业绩与过去经营风险之间历史关系的模型来预测未来风险,往往会错误地评估棕色与绿色产业的真实风险,因为生态环境因素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财务指标加以衡量,而如果在既有的监管框架下绿色资产的风险估计相对较高,则可能会限制银行业对绿色资产的投资。因此,金融市场应当重新审视棕色产业与绿色产业的未来风险和收益,提升金融监管的综合效益,使其更好地支持与引导银行业开展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投资活动。
提升绿色投资决策水平意义重大
中国绿色融资超过90%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资金大量集中在银行端,银行业在中国“双碳”目标以及绿色转型的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投资已经成为金融界越来越重视的关键领域。气候环境问题与金融市场活动的相关性正在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因素影响了政策制定,从而改变了金融机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与价值评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本身的决策。
提升绿色投资的决策水平,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实现转型活动中的风险管理。在全球气候环境问题影响下,各国都在逐步降低化石燃料投资,推进能源清洁化进程,提升生产活动的环境兼容性。绿色转型进程影响了资产收益和风险的评估,高污染、高排放的棕色资产将面临除财务和经营之外的额外风险。例如,政策转向、碳市场配额约束、全球碳关税等。与此同时,绿色产业未来的潜在收益也需要进行评估和确定,但这尚未在当前的国际主流监管框架中予以完善和体现。
因此,金融业需要进一步建立面向棕色产业转型以及绿色产业投资的监管框架,金融机构也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投资决策水平,正确评估投资转型与资产配置的系统性风险来源,合理安排投资活动向绿色转型与过渡的进程。
建立引导低碳投资转型的激励机制
在中国“双碳”目标引领下,产业经济的绿色转型将成为一个长期过程,金融业也需要不断推进相关投资活动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转变,并建立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向低碳投资过渡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评估高碳资产的未来搁浅风险,提升低碳投资活动的潜在收益。
一是借助自愿减排市场发展进程,将生态价值效益探索与金融风险管理相结合。通过开发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将生态系统的环境价值纳入金融市场,实现生态效益的量化和评估,有助于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引入生态价值评估和风险管理工具,金融机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和项目的环境风险,科学评估投资项目的环境可持续性,从而提升转型风险管理的综合水平。
二是结合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建立棕色资产与绿色低碳资产的风险评估指标。例如,综合评估资产的碳排放水平和环境影响程度,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资源消耗情况等;引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开展ESG评估,包括企业的环境管理实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员工福利和社会影响等;根据政策方向和市场环境评估高碳资产在“双碳”目标下所处的发展周期。同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审核,建立完善的棕色资产与绿色低碳资产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是完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机制和管理体系,例如,将绿色投资增量管理和棕色投资存量管理纳入金融机构业绩评价指标,根据“双碳”目标的阶段性进程设立绿色投资配置目标,加强对棕色投资的监管力度,建立棕色投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