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5 作者: 刘锦涛
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各国正在不断探索生产与贸易的绿色化进程。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指出“要主动应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新的外贸增长点”。
作者刘锦涛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转自8月29日国际商报。
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各国正在不断探索生产与贸易的绿色化进程。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指出“要主动应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新的外贸增长点”。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其中强调要“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有关国家务实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鼓励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可见,开展绿色贸易不仅是加快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增长点。
绿色贸易,顾名思义,需要在贸易活动中遵循环境可持续原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的生产与出口。这种贸易模式不仅关注进出口增长,还强调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贸易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即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通过贸易促进全球环境的改善。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绿色贸易对中国而言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应对国际环境压力的需要。近年来,欧美国家对进口商品的环境标准日益严格,这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推动绿色贸易,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绿色贸易不仅是应对国际挑战的手段,也是推动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推动清洁能源、推广低碳技术,中国可以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提升中国的国际气候形象。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推动绿色贸易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与领导力,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贸易大国,为世界贸易绿色化、清洁化贡献了重要力量。2022年中国绿色进出口总额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3》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绿色贸易规模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从2013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3.18%。但也可以看到,绿色贸易还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例如目前全球范围内绿色贸易标准尚不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认证体系存在较大差异。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合规压力。这需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的制定,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绿色贸易标准体系。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绿色贸易的稳定发展。例如部分国家正在包装“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中国威胁论”等新型气候舆论陷阱,部分欧美国家有全盘否定气候变化的舆论热潮以及放弃或减缓碳中和的苗头。这就需要中国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形成有利于绿色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未来,应从多个层面发展绿色贸易新增长点,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布局,带动国内产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首先,绿色贸易的基础是绿色产业的发展,而绿色产业的核心在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应加大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培育新兴绿色产业。
其次,企业是绿色贸易的主体,其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绿色贸易的发展。中国企业应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广泛布局ESG领域的投资和创新,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绿色化。同时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
最后,需要持续培育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成为外贸出口增长新引擎。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29.9%,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超12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77%。“新三样”将助力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