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鲁东红: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要靠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鲁东红  /  

鲁东红: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要靠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11 作者: 鲁东红 

从就业形势来看,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1179万人,同时还有大量农民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因此,稳住就业大盘十分关键。

作者鲁东红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8日中国网


image.png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更好解决民生就业问题,仍然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稳住就业大盘十分关键


从就业形势来看,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1179万人,同时还有大量农民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因此,稳住就业大盘十分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要达到1200万人以上这个历史最高水平。


为此,报告强调,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措施,以及分类完善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同时承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而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正是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等方面的需要。据相关测算,目前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200多万人就业。5%左右的经济增速,意味着将可能带动超过1000万的就业人数。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提出将推动以旧换新计划,促进电动汽车、电子产品和其他大件商品的消费。高盛估计该计划可能会为今年的GDP增长率贡献0.6个百分点。


就业岗位与人才供需错配


一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但是此前出台的很多稳就业措施,多偏向于稳定存量,即通过减税降费、通过延迟五险一金等社保缴费,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不减员、不裁员。而今年应该从增量角度入手,去挖掘更多社会化岗位资源。


当前就业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性失衡问题。今年,将有1179万名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然而与之不相对称的是,一些用工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劳动力,尤其是一线普通工人、高技能人才以及技术工人最紧缺。


比如制造业领域人才缺口有3000万人,养老护理人员的潜在需求有1000多万人,现在只有30多万人。我国有500多万护士,每年会增加30万人,但是每千人口护士数量只有3.7人,发达国家一般是8-15人。


究其原因,一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正在削减属于年轻人的许多白领岗位,但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此前的大学扩招和产业结构变迁速度较慢等因素,导致就业岗位与人才的供需错配。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除了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之外,还要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


此外,待就业青年群体对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他们更希望获得稳定的工作。也因此,考研考公考编成为了他们的选择。面对这种情况,近期多所高校相继发出倡议书,呼吁应届毕业生积极就业。但是高校仅停留在一纸呼吁的做法显然不够。关键是高校更应当由此做好就业服务,让学生看到及时就业的好处和收益,进而调整人生的职业选择。


稳岗扩就业的建议


2023年,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3000亿元,并采取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城乡困难群众就业等针对性措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完成了当年设定的目标。


今年想要提供1200万人以上的就业岗位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问题。


首先,政府要把解决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通过开展就业辅导、职业规划交流、客观了解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个人就业目标,理性调整就业期望,不要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鼓励投身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投身到基层就业。针对就业结构性问题,比如技术工人短缺,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机制、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落实“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造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等。


其次,当前,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迅猛发展,为就业带来新空间,挖掘利用好这些新经济蕴藏的就业空间,需要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供需对接,健全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


最后,从长期来看,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要靠发展,把经济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经济增长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各类经营主体提振信心、增产稳岗、释放活力。2024年我国经济增量有望大于去年,这将为扩大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