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鲁东红:提振消费政策落到实处,需在三方面发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鲁东红  /  

鲁东红:提振消费政策落到实处,需在三方面发力

发布时间:2025-03-25 作者: 鲁东红 

大力提振消费,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首要任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城乡居民增收、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等8方面部署30项重点任务。

编者按: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之举。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研究员鲁东红接受《中国财经报》采访对于将提振消费的政策落到实处,更好发挥作用,在居民增收、消费品供给和消费环境、政策协同三个方面提出三点建议。(全文约220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bacbb7dc7883593dc8b6717f5f601fc0.jpg

▲本文3月20日刊发在《中国财经报》

大力提振消费,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首要任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城乡居民增收、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等8方面部署30项重点任务。

专家表示,随着《方案》的出台与后续的逐步落实,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将有效提振消费信心,加快释放消费潜力,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瞄准关键要素,精准施策提振消费

“对比以往刺激消费政策,此次《方案》亮点更突出、力度更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鲁东红表示,从导向看,《方案》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既注重从供给侧创新引领,又着力于从需求侧增收减负,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稳股市楼市。从内容看,《方案》全面且具针对性,覆盖消费各环节,从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到消费环境优化等均有涉及。同时,突出民生与消费融合,通过育儿补贴、提高养老金水平等举措,减轻民众负担,增强消费底气。此外,《方案》还关注新型消费,推动 “人工智能 + 消费”等,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鲁东红认为,从中长期看,《方案》通过“增收减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完善保障体系,可强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推动经济从投资与出口驱动,加快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破解关键堵点,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为适应服务消费快速发展和商品消费需求提质升级的趋势,《方案》明确,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鼓励供给创新、推动供给与消费有效匹配的政策思路。

服务消费为何如此重要?专家指出,从现阶段趋势看,我国消费结构仍处于升级进程,充分挖掘服务消费潜力已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参考国际经验,服务消费占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而不断上升,当国民收入水平达到高收入层次时,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升级路径基本遵循着“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的脉络。

鲁东红表示,《方案》强调“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推动医疗、教育、文旅等服务领域供给优化,叠加数字化技术赋能,将加速服务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方向升级,改变以往商品消费占主导的格局。同时,通过差异化补贴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以及脑机接口、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应用,引导消费结构向更环保、科技的方向转变。

回应市场关切,有效释放消费需求

《方案》提到的“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获网友“点赞”。《方案》出台后,包括大疆、海尔、美的在内的诸多知名企业相继推出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反内卷”措施,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强化政策协同,持续激活消费动能

专家认为,在多维政策的合力推动下,消费市场有望实现持续向好,为全年经济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财政发力支持提振消费正逢其时,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政策合力,有望形成激活消费增长引擎的长效机制。“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联动,与产业政策配合,形成‘补居民+促供给’双轮驱动。”鲁东红说,从《方案》中可以看到,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同作用显著。财政政策通过资金投入与政策工具,为消费提振筑牢根基。金融政策提供信贷支持,合理设置贷款额度、期限与利率,与财政贴息配合,降低居民与企业信贷成本。产业政策则从供给侧发力,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更契合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将提振消费的政策落到实处,更好发挥作用,鲁东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居民增收方面,可考虑建立更加长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动态调整最低工资与物价挂钩机制,并确保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减少贫富差距对消费能力的负面影响。二是在消费品供给和消费环境方面,未来可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如绿色消费、数字产品等,鼓励相关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加强消费品产业链条的建设和优化,降低中间环节成本,确保产品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三是在政策协同方面,应建立跨部门促消费政策协调小组,定期评估政策协同效果,依据反馈动态调整。强化政策执行监督,明确各部门执行考核指标,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