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作者: 陈甬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作者陈甬军系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3年3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其中,作为领头指标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我认为体现了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科学精神。
积极方面表现在,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以广东为代表的沿海省份抓经济的力度持续加大。加上一月份消费恢复等各项指标良好,国际多家机构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前景判断更为乐观,在近期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例如,摩根大通从4%调高至4.3%,惠誉从4.1%调高至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从4.4%调高至5.2%。其中最为乐观的是摩根士丹利,它们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5.7%。日前,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经济恢复性的增长态势很明确,只要政策发挥得当,可能还有上行空间。他还预测,中国居民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会达到6%,略高于经济增速。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廖群撰文称,中国经济今年有很大可能实现报复性复苏,GDP增速或达到7%。
根据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和机制特点,以上这些预测是有现实根据的。首先是党的二十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按照这个总体要求,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也提出“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次是一月份全国各地两会都提出了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与2022年相比,今年各地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置相对稳定,5%是一个下限。其中有8个省份增长目标定在6.5%及以上;最高的是海南,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9%。三是具备客观条件。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继续保持在5%-6%左右。从实践来看,正如廖群在上述文章中表示,主要基于两点判断,一是政策宽松的力度,二是经济外围环境的演变。
为什么在各方一片看好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的经济增长设定在5%左右?我认为主要是考虑积极进取与稳妥留有余地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在GDP总量超过120万亿元的基础上完成5%的增长并非易事。但又必须把5%作为一个台阶来设定,以与长远发展目标相衔接。另一方面,数值的具体设定又必须留有余地,宜粗不宜细。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发生较大影响,近来我国外贸市场的急剧变化就是一例。在总体判断上,正如日前党中央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在这个大环境下,把经济增长指标的设定留有一定余地是科学的表现。因此,今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既积极又稳妥,留出了余量。
应该认识到,今年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对此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做好基层 “三保”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努力做到这些,在2023年争取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实现新征程的开门红,必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利于长远目标实现。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