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文:从全球看中国智库发展,知识分子力量空前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王文:从全球看中国智库发展,知识分子力量空前强大

发布时间:2017-07-13 作者: 王文 

7月9日,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应邀在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智库研修班上作了一场题为“全球转型与中国智库建设未来”的报告。王文教授分析了全球转型时期智库面临的重大机遇,他提到十八大以后的改革使我们官员比过去变得谦卑了,更需要知识分子讲真话、讲建设性的意见。他最后强调中国智库人亟待加强三大意识:问题意识、时效意识和家国情怀。

      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本文刊于7月12日微信公众号“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7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应邀在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智库研修班上作了一场题为“全球转型与中国智库建设未来”的报告。报告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龚廷泰教授主持。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专职、兼职及特邀研究员六十多人聆听了报告会。现将报告的内容摘登如下:


  我今天主要从全球视角下审视中国智库的建设。全球转型时期智库面临的重大机遇,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

  1 网络技术放大了新型智库的社会曝光度

  在互联网时代,智库得以借助互联网曝光度大大提升。互联网放大了每一位知识分子的思想力量,只要善用互联网,就不怕自己的思想没有影响力。人大重阳得益于网络时代,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发展,也没有重阳研究院的社会能见度。

  2  政治改革提高了新型智库的决策重要性

  政治改革重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重视基于调研的真实情况的研究的重要性。政治改革需要知识分子高效地为领导出具政策咨询的客观建议。十八大以后的改革,使我们官员比过去变得谦卑了,更需要知识分子讲真话、讲建设性的意见。今年上半年,人大重阳的学者至少200多次受邀参加各个部委不同层级的决策咨询会,很典型地折射了政府对智库的重视。

  3  经济转型增强了新型智库的舆论公信力

  对于经济转型,智库要善于发声,发挥公信力,反映真实情况。过去几年,无论是僵尸企业的调查,还是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或是目前中国真实经济状况的认识,人大重阳大量在国外《金融时报》、国内《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发声,发挥了一家严肃机构的舆论公信力,讲述社会和国家的真实情况。这是决策者非常愿意看到的。

  4  国家博弈加重了新型智库的战略执行感

  改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是智库的重要任务。人大重阳有两件具代表性意义的事情值得分享:(1)关于“一带一路”,我们去了五十多个国家宣讲;(2)去年南海仲裁案,在各界支持下,在华盛顿,人大重阳与卡内基合作,提前把“南海仲裁案就是废纸”的声音释放在美国政治中心。这个声音全世界多家媒体报道。

  5  中国崛起拉升了新型智库的国际权威度

  智库介绍中国法治、中国发展,都是有很大的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机构邀请中国学者出国参会、讲学,中国智库有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和权威度的机会。这是中国崛起的结果。

  基于此,当下中国社会对智库理解有三点不足(并不是不正确,而是不足够):大多数人认为,智库是从事研究的机构。智库是服务领导的机构。智库学者是高大上的人物。实际上,智库从事的是综合性的工作;在服务领导的同时,要服务民众和社会;智库也有很多下里巴人的人物,需要用“脚底板做学问”。

  从美国经验来看,智库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发展动向:

  1   市场推广费用的增加

  比如,传统基金会等美国著名智库每年推广费用占50%。

  2   智库人员的去学术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国智库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只有13%,这很让人惊讶。美国人发现,博士用到智库很难用,主要是可塑性不强。有时我也发觉,博士在他擅长的领域很厉害,但是不擅长的就会滞后。硕士却能学得很快,更容易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现在咨政、启民、孕才、伐谋四个方面。


  这里我只谈伐谋。所谓伐谋,就是对外传播,提升国际话语权。当下中国智库的伐谋能力普遍不足,未形成走出国门的全球组织力、主导他国的国际感召力、干预全球的话语塑造力及参与国际组织的人才输送力。因此,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智库应该、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主要通过途径是:设置全球议程,影响国际舆论,广交各国朋友,影响他国政策。


  关于未来,中国智库建设的目标就是影响力的提升,包括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智库的建设,不能照搬照抄美国经验,但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吸取一些美国的可用经验:

  1  首先,智库发展产业化

  美国智库在麻省大道上面,从企业研究所、卡内基等,一家一家智库挨着,这个概念就像产业园,领导到这边,就像采购商品一样。有产业规模就有产业效应,就会有政府投入、社会投入。中国智库产业目前只是美国产业的不到十分之一。

  2  其次,智库建设专业化

  什么专业的人做什么专业的事情。不能让博士搞会务。智库传播要找专业人士。

  3  最后,智库人才职业化,在薪资标准和考核上实现与市场接轨

  要以职业标准,在各方面考核,和市场接轨,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职业化的进程是美国智库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美国智库的学者是终身的,是有级别的,所有学者都是3年或者2年一聘,所以说,职业化是中国智库要跃升为顶级智库有的最重要、最难过的槛。这个要突破了,一下子就解放生产力了。

  中国智库人亟待加强三大意识:

  一是问题意识

  我们一些智库人研究的不是问题,或者是伪问题。

  二是时效意识,一定要快,还要扎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最快速度产生的报告,最快送到领导手里,领导肯定会后续什么事情都会想到你。

      三是家国情怀

  干这个行业,就要有更多的职业素养,不能天天想待遇、收入等,而是改善国家、提升社会发展的热衷与投入。(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