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9-11-21 作者: 王文 

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现代智库应运而生。智库作为一种智慧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泉源,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本文刊于2019年11月20日光明网。


智库是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作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智库不是新出现的事物,其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就有很多种叫法,如门客、军师、谋士、参谋、顾问等,这些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现代智库应运而生。智库作为一种智慧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泉源,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距今已有几个年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目前仍存在着缺乏超越时代的智库建言思想、国际话语权不高、需要“去伪存真”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缺乏超越时代的智库建言思想


“尽管近几年中国新建了许多各种类型的智库,但是尚缺少超越时代的智库建言思想”。王文认为,虽然近年来很多智库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决策层的肯定,但是中国智库的主流仍是偏重于阐释,缺乏对政策突破有推动力的优质思想产品,缺乏能让决策者有重大启发与修正意义的战略建议,更缺乏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思想作品问世。


在提到群众对中国智库的认识时,王文说道,广大群众对智库的认知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神化智库,认为智库学者就是中央智囊,“知天晓地、直通天庭、指点江山、雄论天下”;二是矮化智库,认为智库学者多是“砖家”,“巧舌如簧、忽悠民众、胡说八道、招摇撞骗”。如何建立智库学者的社会公信力与美誉度,是一个既考验智库学者本身的能力、远见与修为,也考验决策者和社会思潮文化的包容性的问题。


中国智库需提升国际话语权


王文认为,当今世界,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普遍希望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然而,放眼全国,能够流利地用外文讲好中国故事并令对方信服的中国智库学者并不多,具有全球号召力且让外界愿意倾听的中国学者更少,这直接导致了在顶级的国际论坛上,接受发言邀请的中国学者数量相对不足。如何提升智库学者自身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智库学者对理论的阐释能力,是当前智库学者转型升级的重心所在。


在王文的理解中,智库学者应该像是一个行走世界的公共外交者。目前在国内主办的各种论坛中,仍存在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太重、交流互动太少、思想含量太低等弊病,这些也间接地导致了中国智库在全球的影响力未能全面释放。


王文阐释,一个顶级的智库,需要有全球组织力、国际话语权、世界人脉库。只有站在全球层面上的思考与互动,才能为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为国家深化改革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如何进一步推动外事制度改革,让中国智库的全球组织力进一步发挥,是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质增效的关键。


去伪存真,“真”智库将会脱颖而出


近年来,由于“智库”一词的使用过于广泛,很多猎头公司、咨询机构在进行自我宣传时,都标榜自己是“著名智库”;与此同时,由于经费压力,一些智库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营,甚至权力寻租,这些都是对“智库”名称的盗用和污名化。


王文说,智库工作是一项快节奏的工作,不如学术研究自如,智库研究的待遇也不算高,不如商业机构的待遇诱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伪存真,一批“真”智库将会逐渐脱颖而出。


王文谈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为国效力、为民请命、家国情怀浓厚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们继承了“学得文武艺,货予帝王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士大夫情结,很纯粹地钻研于现实与政策的解决方案,游走在各国论坛与国际场合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虽然此类的优秀智库学者不多,但却凝结了“真”智库的价值观精华,也将带动较长时期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智库优化进程。(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