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晓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带一路”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阳光倡议,共商、共建、共享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黄金法则,这六个字决定了“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鲜明的平等性、开放性和普惠性。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多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讨论。不过,对“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做什么、未来怎样,国内外仍存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也有不少是误解乃至曲解。这些都是对“一带一路”的“理解赤字”。“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了消除“理解赤字”,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向下一个五年,有必要对其内涵(是什么)、外延(做什么)及其演进动力不断更新解释。
领域更宽、地域更广、程度更深
“一带一路”核心精神起源于中国古代。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凝聚在那一条条实质性的贸易通商之路上的,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从古代看今天,如果将“一带一路”内涵加以概括,应当是“国际合作,共同发展”这八个字——共同发展是“一带一路”的目标和宗旨,而国际合作则是“一带一路”的实现途径和手段。从这八个字当中可以提炼出两个核心关键词——“开放”和“发展”。“一带一路”内涵是以开放的国际合作带动中国自身,实现所有参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从开放、发展的内涵出发,“一带一路”建设要更加开放包容,其外延内容要更为丰富,走向“更宽、更广、更深”——领域更宽、地域更广、程度更深。
领域更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牵涉面甚广,且具有挖掘和探索的深度,其领域已经扩大到了整体上的基础设施、政策、贸易、金融、融资、国际产能合作以及海上合作等。突出地表现为“四条丝绸之路”。
——“蓝色丝绸之路”。201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将建设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
——“冰上丝绸之路”。2017年12月,随着俄罗斯亚马尔项目奠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正式启航。“冰上丝绸之路”穿越北冰洋,跨越北极圈,将东亚与欧洲连在一起。此外,南极也有潜力成为“一带一路”远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极地强国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
——“天基丝绸之路”。2015年3月,中国航天支撑的“天基丝路”正式启动。卫星通讯、遥感、导航等通过空天将不同国家连在一起,将建设航天强国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
——“数字丝绸之路”。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这将建设网络强国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
领域范围虽然在不断扩大,但并不是完全发散的,它们依旧归并到一个主题,即开放发展。外延服务于内涵,外延的扩大使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大,使其不再局限于狭义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的发展,世界的平衡可持续发展等。
地域更广。在“一带一路”最先被提出来之时,普遍观点是“一带一路”在国内主要关涉西部省份和沿海省份,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流传着“一带一路”十八省的概念,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在国内部分,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都有参与进来,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国外部分,不仅是欧亚大陆,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甚至是加勒比地区都不会被拒之门外,任何有意愿加入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战略概念。所谓“包容”,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发达国家,尤其是一些重点国家,比如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都保持合作态度。即使其政府对“一带一路”持疑虑、阻挠乃至反对态度,也可以通过企业合作、民间合作推动。对于那些与中国在传统地缘政治上有一定歧见乃至理念上的冲突的国家,我国也能用开放和包容去接纳,这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一带一路”的地理范围十分广泛,甚至没有明确的边界线,它包含国内各省市,以及所有愿意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
程度更深。“一带一路”倡议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必须要在项目上“精耕细作”,确保这些项目扎扎实实地完成,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效益。
程度更深意味着要更多地与当地社会打交道,让老百姓感受到“一带一路”带给他们的实惠。今后,涉外企业应当进一步“俯下身去”,将企业社会责任(CSR)浸润到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塑造良好的“中国名片”,为其项目以及其他中资企业的项目推进减少无形阻力。
程度更深还体现在推动合作的方式上,要双边、多边“双管齐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上海合作组织以及由中方牵头推动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等,都是典型的国际多边机制。借由这些充满不确定性和机遇的多边场合,中国甚至能谋求与一些非建交国家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非建交国家大多在拉美与加勒比地区以及南太平洋地区。通过太平洋岛国论坛、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多边论坛对接“一带一路”,不仅可以带动非建交国家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还能够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建交。巴拿马不会是最后一个例子,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像巴拿马这样的国家与我建交,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积极应对阻力,寻求“最大公约数”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进入“深水区”,“动了一些人的奶酪”,各方面矛盾容易暴露乃至激化。在此情况下,要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深化各方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与支持。具体地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国内国外联动,让老百姓看到实惠。中国仍然并且将较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中国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当前的第一要务是国内发展。另一方面,要追求共赢而非孤立的发展,即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全面对外开放,以开放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完善,带动周边乃至世界发展环境的优化,为自身创造条件与机遇。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的国内部分与国际部分应有更充分的互动,破除“一带一路”只是在国外做项目的成见,让国内老百姓真正看到“一带一路”的实惠,建立“获得感”。
第二,提供“公共品”,推动规则制定。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中国承担起大国责任,出资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为参与的欠发达国家及地区提供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扮演了“公共品”的提供者这一角色。通过提供“公共品”,获得制定规则的权力。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的能力,已经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中国将不再是适应外部形势,而是要主动地塑造外部形势。例如,推动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将成为中国更多涉入民商事争端规则制定的突破口。
第三,积极应对阻力,寻求“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倡议自正式提出起,就面临着部分国家的质疑甚至是实际阻力,他们指责中国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经济影响力的地缘范围,稳固自身国际地位甚至是把控国际贸易合作话语权。正是因为这些误解和指责的存在,“一带一路”倡议一直以来都在寻求“最大公约数”、“去地缘化”,通过求同存异来达成合作和战略对接。如果强调地缘限制,“一带一路”遭遇的阻力和抵触会更强,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的战略眼光和格局。因此,强调发展,强调共同性,强调超越欧亚大陆的普适性,才是众望所归的正确方向。
第四,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与市场之间如何互动,如何把“一带一路”做成对市场有利、对企业有利的互利共赢项目,是一个巨大挑战。在这方面,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成功案例。中巴经济走廊最初设想为以公路、铁路及能源管线等实体为主的地理连通,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巴基斯坦对发展电力的迫切需求,以及某些市场主体尤其是电力企业追求利润的积极态度,间接塑造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内涵,使之由最初在地理上把喀什和瓜达尔联系起来的走廊,演变成现在大部分的投资金额都集中在电力领域的局面。尊重市场主体的主动性,能带来规划之外意想不到的收获。(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