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燕玲:廓清认识误区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张燕玲:廓清认识误区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发布时间:2015-09-09 作者: 张燕玲 

在经济全球化的21 世纪,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群雄并起,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出现深刻变化,加强亚欧非美的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们回望历史寻求先民智慧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到“丝绸之路”上。于是,呼唤“丝绸之路”复兴的声浪就逐渐高涨起来。

  作者张燕玲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15年第32期《新华每周财经分析》。


  从2000 多年前开始,以中国丝绸贸易为先驱的亚欧大陆的先民陆续开拓出多条沟通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文化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阻断了亚欧联系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逐渐衰退。欧洲工业化之后,“丝绸之路”日趋式微,遂几乎完全淡出历史舞台。用现在的眼光看,古代的“丝绸之路”模式,是亚欧先民以血汗凝结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伟大创新,堪称历史上众多国家经济融合发展的典范。在经济全球化的21 世纪,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群雄并起,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出现深刻变化,加强亚欧非美的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们回望历史寻求先民智慧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到“丝绸之路”上。于是,呼唤“丝绸之路”复兴的声浪就逐渐高涨起来。


  一、“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仅一年多,在高层的推动下,我国周边及沿途很多国家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到“一带一路”项目的实际运作中。此前我国和周边国家及沿途国家在建的基础设施双边项目,自然转入“一带一路”构建中来,根据需要,有些项目追加投资,提档增型;一批成熟的项目同时开工;在谈的项目加快了步伐。没有项目的国家纷纷组团来访,争取尽早分一杯羮。


  自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来,班子成员频繁出访东南亚、俄罗斯和中东欧地区,释放善意,消弭疑虑,增进互信。国内各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性极高,很多项目已经开工。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已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还未走出去的企业也在秣马厉兵,准备到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国有银行及民营银行为构建国际金融大动脉,已经开始大规模网点布局,开局良好。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亚投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等加速建设,有的已投入运营。


  国内媒体反应迅速,深入地解读和传播“一带一路”造福人民的宗旨、合作共赢的理念及全球共享的愿景,使“一带一路”宏伟构想形成世界與论的热点,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广泛地深入人心。各类智库十分活跃,围绕“一带一路”举办各种主题论坛及研讨会,还建立了“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和“智库合作联盟”,在愿景阐释到项目推进过程中如何攻坚克难的问题研究方面,贡献良多。


  二、认识差距成为“一带一路”项目推进的主要障碍


  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构想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对“一带一路”意义的误解和误读影响共识的形成。


  在国外,一些唱衰中国论者习惯性地将“一带一路”与“中国威胁论”挂钩,宣称中国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国内市场过剩产能的转移、油气资源的多样性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等;一些国际友人担心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是要分割他们传统的国际资源和市场。


  在国内,有些企业对“一带一路”情况不明,底气不足,影响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一带一路”海量的施工项目,有的企业手握一把项目计划书,却畏首畏尾,不敢参与竞争;有的企业找不到自身的正确位置,对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程度、参与项目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心中无数,处于观望状态。此外,一些被国家确定为节点城市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有一种“大干快上”冲动,想借“一带一路”之力拉动本地区、本企业经济腾飞。


  三、廓清认识误区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正确解读和传播“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是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和21 世纪地区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外国一样,进行的国际合作都是互利、互助、共担、共享的。因此说,“一带一路”建设,既不是中国一己之私的“家天下”,也不是中国毫不利己的“包打天下”,而是既利人又利己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要在国内外反复讲清这些道理,才能以正视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为推动“一带一路”事业的发展传播正能量。


  其次,要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经过多年市场经济风雨的考验,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能牢固地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开拓进取,谋求发展。但也有少部分企业管理者,遇到大的市场动荡,就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寄希望于政府分配项目,解决资金。这种“找市长不找市场”老毛病如不彻底解决,就会缺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勇气和积极性。企业只有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软硬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一带一路”建设要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地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空前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肯定不能一蹴而就。资金的有限及有效利用,项目收益及循环使用,都必须慎重考虑,科学计划、科学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最关键的是分清项目的轻重缓急,科学排序,逐步推进。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龙头企业建设项目、上游企业建设项目、接近成熟企业建设项目以及特殊情况下紧急安排的建设项目等,都应作为紧急项目优先安排,并在优先安排各项中再优中选优,以保证真正急重项目早安排、早施工、早见效。在此基础上,通过两国智库交流形成统一的论证结果,传导给所在国项目主管方,更容易达成共识,做出科学调整,有利于加速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第四,要为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企业提供及时、全面、配套的国内和国外服务支持。配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其中,最重要是人文服务和法律服务。人文服务内容庞杂,可简单分为国内服务和国外服务两大块。国内服务主要分为人员培训和智力支撑,所在国服务包括所在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研究和咨询服务,企业形象设计与传播服务,社会环境的融入与问题处置,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评估和处置,与所在国其他外企关系的处理,在所在国进行的法律诉讼等。法律服务主要包括相关国家法律咨询服务,在投资、劳工、环境、经营、贸易等方面法律风险规避服务等。(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