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5 作者: 林民旺
“一带一路”无疑是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企业利益并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的利益,不能随意挂钩。换言之,“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其它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衡量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好坏,对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不是唯一标尺。
作者林民旺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世界知识》2019年第10期。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包括中国在内,38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等国际机构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150多个国家、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余名外宾参加了论坛。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一份多达283项的成果清单。
同2017年首届论坛相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进展在本届论坛上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成果高度务实,聚焦“五通”,而不再是倡议的布局。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8月召开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所说的,“一带一路”已经完成了总体布局,今后要从“大写意”向“工笔画”发展。本届论坛上,各种合作项目的推进充分体现了这一意识。
其次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立意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说“一带一路”最初只是面对中国周边和欧亚大陆的经济合作倡议,现已朝着构建全球经济治理“中国方案”平台的方向发展。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相连通相结合“倒逼”自身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和均衡的世界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彰显了“中国担当”。
再者,“一带一路”的实施进程显示出中国作为后发崛起国的“学习心态”。“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遭遇外部各种诘难和抹黑,“马歇尔计划”“过剩产能转移”“债务陷阱”“腐败输出”“环境破坏”等指责不绝于耳。中国及时做出回应,并且让“一带一路”建设互利共赢的事实说话。习近平主席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坦荡回应了外部世界的各种质疑,强调“一带一路”倡导多边主义,致力于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进行合作;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致力于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
对于批评之声的回应,展现了中国的谦虚姿态。未来“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仍有一些可改进的地方。比如,对于不少“抹黑”和误解言论,中国需要了解其内在基础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有些国家认为一些项目不具有长远经济价值和合理性,担心其中蕴含中国的“战略野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咨询和评估机制来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把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得更加扎实、透明?再比如,当在某些国家的项目面对汹涌的西方质疑时,主要还是中国官员和企业家出面向媒体做说明,那些国家的高层和企业界站出来澄清的力度很不够,影响了说服力,我们能不能加强内部沟通协调?
“一带一路”项目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中国显然无法对所有项目都“大包大揽”,需要吸引第三方来共同投资建设,才能实现项目建设的持续性。在这样的过程中,使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保持开放透明是应有之义。那些因当地政府更迭需要进行项目“再谈判”的案例,更是凸显规则清晰、手续完备以及建立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履约执行机制的重要性。
在对外宣传中,“一带一路”部分经济走廊的所谓“战略重要性”被刻意夸大和拔高,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导致外界曲解了中国推动有关走廊建设的初衷,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也触发某些走廊沿线国在商业谈判中抬高对中方的要价。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外宣传中做到客观务实,“在商言商”,而不宜什么都往“地缘战略”上引。
还有一个问题是,“一带一路”无疑是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企业利益并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的利益,不能随意挂钩。换言之,“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其它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衡量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好坏,对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不是唯一标尺。
我们还要考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特别是中国对某些地区和项目投资的增长,中国在有关地区的战略灵活性是否会下降?是否可能由此打破我们在一些地区长期坚守的战略平衡呢?这个问题在南亚、中亚可能会越来越突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术界和政策界都有必要更加全面地研究和把握。(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