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义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格局大智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领域  /  

王义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格局大智慧

发布时间:2018-02-08 作者: 王义桅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世界局势处于大转型、大变革的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升华了传统中国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思想,阐扬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担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7日《光明日报》。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世界局势处于大转型、大变革的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升华了传统中国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思想,阐扬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担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世界情怀和天下担当

  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决议。9月,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决议,把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纳入其中。11月,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再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决议。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从人类文明史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共同使命化解利益冲突。“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着眼的是各国共同繁荣而非纠缠于国家利益的分歧和冲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了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的新方向,彰显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天下担当。以共同目标应对发展困惑。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当前,这种担心尤其体现在对全球发展前途的迷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西式全球化的狭隘,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事关人类最基本问题的响亮回答。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旨是,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从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传统领域拓展到全球公域——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在制度、精神层面上推动人类求同存异,推动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类新文明和世界新秩序的生成。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广泛共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感叹,在每一个时代,政治家们都尝试着寻求和平,然而“和平总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回望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国际秩序变迁背后的西方世界观始终无法突破一己的利益考量,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成为难以企及的梦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类整体观。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把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贡献给国际社会,并欢迎其他国家“搭便车、搭快车”,展现出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应有担当,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议程设置权、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凝聚起广泛共识,人类曾经难以企及的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梦想终将照进现实。吸收了中国“和合文化”的精髓,传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践,强调构建以平等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秩序的革新完善提供了新的话语体系和路径选择,已被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当今世界,极端思想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在逆风中艰难前行。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世界再次走到十字路口。面对由一系列不确定性构成的严峻挑战,新时代的中国成为世界的稳定之锚和繁荣之源。在推动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历史性关口,新时代的中国对人类命运展现出新的历史性担当。事实证明,“非友即敌、结盟对抗”的冷战思维已经过时,“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才是人间正道。

  3、“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落实

  面对人类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层出不穷的挑战、日益增多的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体现了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的中国智慧,推动各国在开展全球性协作中,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各方面热烈响应。如果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建设则是从实践角度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一带一路”通过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建设,正在消除当今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丝路精神,集中体现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开创21世纪国际与地区合作新模式。在“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下,传统地缘政治的牺牲品成了欧亚互联互通的香饽饽。“一带一路”空间重点走向可以用“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来概括。“六廊”就是六大经济走廊;“六路”就是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多国”就是培育若干支点国家;“多港”就是建设若干支点港口。可以说,强调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机统一的“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