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晨:G20汉堡峰会 “中国底色”将依然绚丽突出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所处的时代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全球化、经济与金融监管、人口等领域,这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寻求内生动力变得更加困难。然而在G20平台上,这些不确定性也突出了新兴市场的作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劳动力、更大的发展潜力,这对于整合G20资源、助力G20升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晨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6日法制网。
2017年G20峰会将于7月7日至8日在德国汉堡举行。2016年底,德国接任中国成为G20主席国。从杭州到汉堡,G20举行地点的轮换颇有象征意义。德国和中国分别被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汉堡和杭州皆是重要的海港城市和外贸都市,而联结二者的,则是旨在寻求发展战略、基建、外贸、金融与人才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
在这一大背景下,G20汉堡峰会中的“中国底色”仍然突出。2017年,G20峰会主题为“塑造联动世界”,这与2016年对“联动发展、包容增长”的强调一脉相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新的波折与不确定性涌入全球治理格局,G20自身的活力似乎被稀释。事实证明,G20自身的发展与升级,离不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
首先,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增长的潜力存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眼下的G20面临双重任务:在对抗全球经济风险的同时,为世界经济的未来寻求新动力。全球经济迟滞的一大表征是经济创新能力与创新投入弱化,这在近几年的西方表现尤为显著。长期来看,走出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迟滞的出路是重振实体经济、让新兴市场的创新驱动经济充分释放活力与有效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看,2016年的杭州峰会不啻为一场“头脑风暴”,让各国就创新驱动增长取得了政策共识,这一点应在汉堡峰会中得到更多关注。目前看来,主席国的注意力被移民、气候变化、反恐融资与公共卫生等问题占据。但对创新驱动,如推进发展中国家及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等问题关注不够,而这将有助于改善全球产业结构。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有效市场、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最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具备全球创新领域的领导力。
第二,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是助推全球经济治理向更公平、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在可预见的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G20框架下平等参与、共同决策仍是全球治理的大势所在。
中国作为G20平台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9年间一直担任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引擎”这个角色。然而,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全球经济资源的再分配唯有通过各国发展的互联互通方可实现。发达经济体应努力避免负面溢出效应,而发展中经济体应全力发挥比较优势。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精华即在于实现经济体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方式是寻求多国利益的契合点,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贸易便利化与产业转型。这一倡议对发展中国家的聚拢效应应该已经呈现。
第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相关改革措施的有效执行力为G20机制的改革与升级带来启示意义。
过去数年间,一个愈发明显的挑战是G20机制缺乏约束力与执行力。各国提出的很多议题难以进入实施阶段,甚至很快被忽视。G20框架下仍然缺乏一个全球经济协调体系来执行相关行为准则、评估政策效果。总体来看,G20的议题设置仍由发达世界主导,G20需要生发更多的政治支持来确保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拥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的上升,对于将“西方治理”转变为“东西方共同治理”至关重要。建设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新发展银行等举措是对现有全球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这些经济与金融治理机制中的创新举措可为G20本身提供启示和参考。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所处的时代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全球化、经济与金融监管、人口等领域,这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寻求内生动力变得更加困难。然而在G20平台上,这些不确定性也突出了新兴市场的作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劳动力、更大的发展潜力,这对于整合G20资源、助力G20升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